世界历史 美军强渡莱茵河
Posted 部队
篇首语:如果不想在世界上虚度一生,那就要学习一辈子。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世界历史 美军强渡莱茵河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世界历史 美军强渡莱茵河
美军强渡莱茵河
1945年3月23日夜10时30分,美军装甲部队先遣队,在卡尔·廷默曼上校指挥下,穿过刚刚酷战过的阿登高原地区,到达了莱茵河畔的雷马根镇。当另外一支部队准备在一条小河上建立桥头堡时,廷默曼手下的人惊奇的发现,在莱茵河上有一条完好无损的桥梁,这就是鲁登道夫大桥。这是德军撤退时没来得及炸掉的。他们迅速登上桥梁向东岸奔去,突然,桥上的战士都潜入水里隐蔽起来。原来德军在一个桥墩下埋设了饵雷,一声爆炸使大桥发出咯咯的响声,然而大桥却奇迹般地保存下来。美军迅速在河对岸建立了桥头堡。当美军总部得到这一报告时,下令所有的部队趁此良机向雷马根挺进。大量的部队和装备源源渡到河东岸。
到3月26日,盟军已在莱茵河上架起了7座桥梁,河的下游和中游的两栖坦克部队也登上河对岸。渡河部队与事先空降的伞兵部队相会合,向东北方向迂回前进,在鲁尔工业区包围德军18个师,共32.5万人,经过18天激战,德军被迫投降。与此同时,盟军已将主要兵力集中到中央方面,向易北河中、下游和奥地利推进。
相关参考
强渡怒江战役,是中国远征军第十一集团军1944年(民国三十三年)6月至7月在云南西部怒江西岸对日军第三十三军所部的进攻作战。怒江战役是中美联合作战的产物,由美军提供渡江工具、对日军阵地实施全天候轰炸,
德军开进莱茵兰1936年3月7日,希特勒在德国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几乎一年时,他派大批军队跨过莱茵河,进入莱茵兰地区。这是一次军事冒险行动,一方面为德国向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扩张解除后顾之忧;另一方面也
世界近代史··《莱茵报》德国资产阶级民主派的报纸。全称《莱茵政治、商业和工业日报》。1842年在科伦创刊。初由资产阶级自由派主办,旨在推动德国工商业的发展,后被具有反普鲁士专制制度倾向的激进派所掌握。
世界近代史··《新莱茵报》世界上最早的马克思主义报纸,全称是《新莱茵报·民主派机关报》。1848年5月31日在德国科伦出版,6月1日正式发行。马克思任主编,重要的社论和文章多由马克思和恩格斯执笔。在德
易北河会师1945年2月以来,东线的苏军完成了维斯瓦河至奥得河战役,对柏林构成了严重威胁。西线英美联军击退了德军在阿登的反击,渡过莱茵河,完成了对鲁尔工业区敌人的包围,将主力集中到中央方向上,日夜兼程
民族大迁徙罗马人征服高卢之后,在帝国的北部,相当于今天欧洲的北起波罗的海、南到多瑙河、西至莱茵河、东至维斯杜拉河之间的广大地区,生活着日耳曼人,人口大约有500多万。那时,他们还处于原始社会阶段,以畜
LegioIGermanica是一个罗马军团,在奥古斯都(公元前27年-公元14年)的早期赢得了赞誉,但因胆怯而被剥夺了头衔。该军团驻扎在下莱茵河,于公元14年叛变,然后在巴达维亚起义期间成为罗马的叛
克雷莫纳战役罗马在屋大维死后,群雄并立,混战连年。公元69年4月,平民和近卫军拥立的皇帝奥托,与罗马军和莱茵河居民拥立的皇帝维提里乌斯,在意大利北部波河中游的克雷莫纳城发生一次战斗,从此结束了罗马混战
世界近代史··《马赛曲》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革命歌曲。原名《莱茵河军队战歌》,1792年由工兵上尉鲁日·德·里尔创作,在共和军中广为流传。当时由于奥普联军的武装干涉,法国革命形势危急,马赛义勇军高唱
1.红军强渡乌江的历史意义红军强渡乌江的历史意义:占领遵义后,红军得到了宝贵的休整时间,为中央政治局会议的举行创造了良好的条件。1935年1月1日,中共中央在瓮安猴场作出了。决定指出:“建立川黔边新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