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魏延位列五虎上将,关羽还会不满吗

Posted 将军

篇首语:知识是为老年准备的最好食粮。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如果魏延位列五虎上将,关羽还会不满吗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如果魏延位列五虎上将,关羽还会不满吗

2、历史人物 关羽为何不满黄忠被封五虎上将

如果魏延位列五虎上将,关羽还会不满吗

如果魏延位列五虎上将,关羽还会不满吗?

  刘备拿下益州,称汉中王后,封关羽为前将军,张飞为右将军,马超为左将军,黄忠为后将军,赵云为翊军将军,因陈寿在《三国志》中将五人共同列为一传,姑且称为“五虎上将”。

  关羽得知黄忠与自己同列,非常不满,说大丈夫不与老兵为伍,试想,如果魏延取代黄忠,位列五虎上将,关羽还会不满吗?

  关羽不满黄忠为后将军的理由是,黄忠是一个老兵。

  《三国志 费诗传》记载:先主为汉中王,遣诗拜关羽为前将军,羽闻黄忠为后将军,羽怒曰:“大丈夫终不与老兵同列!”不肯受拜。

  既然说是老兵,就说明在关羽眼里,黄忠没有什么战功,年纪又大,关羽看不起。不肯接受刘备的任命,后来,费诗说,君侯您和汉中王就像一个人,在汉中王眼里,其他人能比得上你吗?关羽这才接受任命。

  事实上,黄忠虽然老一点,但是,人家战功也大,每次冲锋陷阵,黄忠都是冲在最前面,勇冠三军,定军山一战,刀斩夏侯渊,立下大功,封后将军完全够资格。

  试想,如果把黄忠换成魏延,关羽能满意吗?

  我想,关羽应该是满意的,为什么这么说呢?理由是什么?

  首先,魏延不是老兵,人家年轻,血气方刚,其次,魏延是有战功的,正史记载,魏延带着部下跟随刘备进入益州,多次立下战功,被刘备封为牙门将军。

  《三国志 魏延传》记载:以部曲随先主入蜀,数有战功,迁牙门将军。

  如果这个理由还不够充分,那么,还有一个理由可以证明关羽不会有意见。

  那就是魏延被刘备任命为汉中太守,镇守军事要地汉中,当时,连张飞都以为会派自己,结果刘备却任命了魏延,如此重要的任务,关羽也没有说不满的话。

  要知道,对刘备来说,军事要地汉中的重要性仅次于荆州,按理来说,张飞应该是不二人选,但是,刘备偏偏选了魏延,关羽没有说什么,可见,他也是认可魏延的。

  以魏延的勇猛和军事才能,魏延完全有资格位列五虎上将。

  如果按演义中说的,那就更有意思了,黄忠被封为五虎上将,关羽说,翼德吾弟也;孟起世代名家;子龙久随吾兄,即吾弟也:位与吾相并,可也。黄忠何等人,敢与吾同列?大丈夫终不与老卒为伍?

  《三国演义》第七十三回:云长问曰:“汉中王封我何爵?”诗曰:“五虎大将之首。”云长问:“那五虎将?”诗曰:“关、张、赵、马、黄是也。”云长怒曰:“翼德吾弟也;孟起世代名家;子龙久随吾兄,即吾弟也:位与吾相并,可也。黄忠何等人,敢与吾同列?大丈夫终不与老卒为伍?”遂不肯受印。

 

  那要是黄忠换成魏延,关羽就更不会反对了,因为关羽率军攻打长沙,是魏延砍死韩玄,献城投降关羽的,魏延和关羽的关系好着呢,根本就不会反对。

历史人物 关羽为何不满黄忠被封五虎上将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本站小编带来了一篇关羽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公元~219年,刘备在汉中之战中战胜曹操后,上书朝廷,进封汉中王。在刘备称王后,随之授封有功之臣,关、张、马、黄、被封为四方将军,关羽为前将军,黄忠为后将军,马超为左将军,张飞为右将军,赵云被封为翊军将军,魏延被封为镇北将军。其中关、张、赵、马、黄在《三国演义》中,逐步转变成了五虎上将。> >不过关羽关于魏延被封镇北将军沉默不语,惟独对于马超和黄忠显露出不满,这是什么原因?为什么关羽一得知马超来头便表示不服而且要挑战马超呢?在马超投奔刘备并且随同刘备入川后,经闻此事之后的关羽随即派关平送书信到成都,声称要跟马超较量一番,一较高下,后来还是诸葛亮致信劝阻,方才打消了关羽的想法。>尽管《三国志》中未说到关、张、赵、马、黄五虎上将有关情节,不过的确有关羽听闻马超来降,约其单挑比试一下的表述。关羽为何要与马超比试一番?原因是因马超在当时名气太响,关羽担忧他的到来会危及自己在蜀汉当中的影响力。> >那么为什么关羽会有如此的担心呢?我们看马超的世家,马超乃伏波将军马援的子孙,其父马腾是雄霸凉州的军阀。这样的绅士放到东汉末期那样一个非常重视出身的时代,也是出身尊贵了,且马超不仅是个二世祖,在他父亲惨遭曹操杀害,马氏家族遭到操夷灭三族后,他举兵反曹,曾杀的曹操割须弃袍。并且马超本人被称之为锦马超。>这样一个能力外表均是一等一的人进入了刘备集团,作为元老的关羽自然会觉得他这样发展下去能否会危及自己的权力。因而下书约他单挑,给他一个下马威,亦证明自己的立场。> >黄忠授封后关羽的心态尤为不霄一顾。尽管三国当中未提及这一点,但三国演义中亦有“黄忠何能敢与吾同列?大丈夫终不与老卒为伍”。实际上,问题决不是由于黄忠年老,尽管当时黄忠虽年过七旬,然而关羽也已近花甲了,这两个人的年纪在当时也属年长老翁了。若说关羽鄙视黄忠,是因岁数,那岂不是自己轻视自己?>那么关羽为何不服黄忠呢?首先黄忠与马超一样属途中投奔刘备,基础未稳却地位很高。归降刘备之后黄忠在作战中表现勇猛,身先士卒,后来定军山之战又斩了夏侯渊,名震一时。尽管根基不足,但地位却即刻攀升。这让关羽意识到了一丝压力。>再一个便是刘备集团内部的派别斗争。刘备起家时带的人马是涿郡派别,在没有第二个阵营之时还是没问题。但,刘备占领荆州以后便收复了一部分人,这些均属荆州阵营。作为涿郡派系元老的关羽自然会为了确保自己的声望因而不服黄忠。>魏延被封镇北将军是刘备进位汉中王后,认为魏延有能力,就让他镇守汉中,破格提拔为镇北将军。那么为何关于对他没意见呢?《三国演义》中,关羽没对魏延表达不满,是由于黄忠与马超同时被封作为五虎上将,因此关羽指出他们无法跟自己同列才表达不满。然而魏延不是五虎将,魏延的地位便小于关羽。因此关羽未对魏延表达不服之类的负面心态。>《三国志》中尽管镇北将军位高权重,魏延和黄忠是一同来降的,魏延也是属荆州阵营的人。可是魏延看到诸葛亮时说的话,便已决定了魏延日后的悲剧。因不会危及到关羽,就是魏延脑后有反骨。那个时候终究是迷新的,再结合魏延杀上级韩玄时毫不犹豫,一个对于上司不忠,脑后有反骨的形像,大致便坐实了。>魏延本身的能力在那个之前还不是很引人注目。因此综合以上关羽相信魏延危及不到自己的位置,因此也就没有意见。>关羽忠义无双不假,但是陈寿也在《三国志》里说,他刚而自矜,说明他是一个比较在意自己地位的人,随随便便来一个就跟自己平起平坐,心中自然会显露出不满,这才是为什么关羽会有如此立场的主因。

相关参考

揭秘三国五虎上将排名关羽位居榜首

NO.1关羽位列五虎之首,文韬武略兼而有之。字云长,本字长生,河东解良人(今山西省临猗西南)人。温酒斩华雄,千里走单骑,水淹七军,单刀赴会足见其胆色过人,但其人待人过于孤高,傲慢有时让他失去理智,最终

蜀国真有五虎上将吗

蜀国真有」五虎上将「吗?《三其国演义》大家在熟悉不过了,人们对它的评价是「七分史实,三分演义」,说明该书还是基本忠于史实的。那么,《三国演义》中刘备进位汉中王一回中有关「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为

《三国》五虎上将,去掉一个让魏延顶替,换掉谁更合适?

《三国》五虎上将,去掉一个让魏延顶替,换掉谁更合适?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在看小说或者是电视剧的时候蜀国有这样五个虎将,在整个历史上也是相当有名的,这就是五虎上将,但是蜀国并不只是有这五

刘备设立五虎抬高黄忠是为打压关羽吗

当前部司马费诗到达荆州,关羽问:“汉中王封我何爵?”在关羽看来,汉中王是自己义兄,自然要给一个大大的官爵。费诗说,是五虎上将之首。关羽没有生气,问,是哪五虎。当费诗说是关张赵马黄之后,关羽大怒,表态不

三国刘备设立五虎抬高黄忠只是为了打压关羽吗

虽然演义不是正史,但是大体上却能够体现正史当中刘备的政治智慧。当前部司马费诗到达荆州,关羽问:“汉中王封我何爵?”在关羽看来,汉中王是自己义兄,自然要给一个大大的官爵。费诗说,是五虎上将之首。关羽没有

如果孙权不杀关羽,将其放回益州,刘备还会讨伐东吴吗

夷陵之战,又称彝陵之战、猇亭之战,是三国时期蜀汉昭烈帝刘备对东吴发动的大规模战役,是中国古代战争史上一次著名的积极防御的成功战例,也是三国「”三大战役”的最后一场。公元221年七月,在刘备称帝建立蜀汉

五虎上将关羽原本姓冯

五虎上将关羽原本姓冯?  毛泽东说,关羽本姓冯,指“关”为姓。冯姓文化研究者及相关书籍也称,关羽原名冯贤。  记者查询正史并未找到关羽的具体出身。  不过,关姓文化研究者引用碑

揭秘关羽究竟葬身于何处

关羽是三国时期的着名将领,位列蜀汉“五虎上将”之首,逝世于公元220年。关羽死后头葬在河南洛阳,身子葬在湖北当阳。现在洛阳、当阳各有一处关羽墓,民间盛传,关羽“头枕洛阳,身卧当阳,魂归山西。”在湖北当

五虎上将关羽原本姓冯?

毛泽东说,关羽本姓冯,指“关”为姓。冯姓文化研究者及相关书籍也称,关羽原名冯贤。记者查询正史并未找到关羽的具体出身。不过,关姓文化研究者引用碑文等称,关羽本就姓关,其父为关毅,民间对关羽本姓的争议,是

五虎上将关羽为何会排第一

话说刘备刘玄德得了成都进位汉中王,加封百官,其中以关、张、赵、马、黄为五虎上将。一直奇怪,这五员上将一直没有真正的分过输赢,那么这排行的依据是什么呢?不过以在下之见,这种排名还是有一定道理的。(一)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