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关羽究竟葬身于何处

Posted 关羽

篇首语:搓绳不能松劲,前进不能停顿。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揭秘关羽究竟葬身于何处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揭秘关羽究竟葬身于何处

2、隋炀帝杨广葬处大揭秘,他究竟葬于何地

揭秘关羽究竟葬身于何处

关羽是三国时期的着名将领,位列蜀汉“五虎上将”之首,逝世于公元220年。关羽死后头葬在河南洛阳,身子葬在湖北当阳。现在洛阳、当阳各有一处关羽墓,民间盛传,关羽“头枕洛阳,身卧当阳,魂归山西。”

在湖北当阳县西北,为蜀汉关羽尸骸葬地,始建于东汉,称“汉义勇武安王祠”,嘉靖十五年整修陵庙,始名关陵。 关陵位距当阳市城区3公里处,是埋葬蜀汉名将关羽尸骸的地方。东汉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关羽败走麦城被吴兵所杀,孙权怕刘备报杀弟之仇,将关羽首级献与曹操,企图嫁祸于人,将其正身以侯礼葬于当阳城西北。关陵开始是座土冢。自隋唐以来,历代皇帝为关羽加封,使其成为武圣人,直至关帝,他的陵园随之扩大,形成宏伟规模。明嘉靖十五年(公元1536年),已成陵园建筑群,始名“关陵”,沿用至今关陵建筑群以宫墙相连,全是红砖黄瓦,富丽堂皇。两侧分设八角亭,春秋阁,碑廊等。正殿为主体建筑,前檐悬“威震华夏”金匾。寝殿内有台湾同胞捐资铸塑的高3.6米,重800千克的关公铜像。寝殿后的墓冢,高7米,周长70米,L石为垣,加上石雕栏杆,刻有“巨龙如海”等图案。墓前碑亭中,立有“汉寿亭侯墓”碑。整个陵园风景幽丽,古柏参天,远山近水,四季常新,加之三国故事脍炙人口,关公品德世人景仰,于是常有海内外旅游者结伴而来,拜谒凭吊。

2006年05月25日,关陵作为三国时期古墓葬,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关陵,占地70余亩。中轴对称式帝陵规制。陵冢为一圆形封土堆,高7米,围70余米,石墙、石栏环抱。南宋时墓前建一祭亭;元初修建墓门、墓道。明成化三年,当阳令黄恕奏准敕建庙宇;大规模关陵群体建筑则落成于明嘉靖十五年。

关陵建筑群以宫墙相连,全是红砖黄瓦,富丽堂皇。陵园中轴线上,由前而后依此排列着神道碑亭,华表,石坊,三圆门,马殿,拜殿,正殿,寝殿,陵墓。两侧分设八角亭,春秋阁,碑廊等。正殿为主体建筑,前檐悬“威震华夏”金匾。殿内供奉关羽父子和周仓的大型塑像,造型生动,威风凛凛,气概不凡。寝殿内有台湾同胞捐资铸塑的高3.6米,重800千克的关公铜像。寝殿后的墓冢,高7米,周长70米,L石为垣,加上石雕栏杆,刻有“巨龙如海”等图案。墓前碑亭中,立有“汉寿亭侯墓”碑。整个陵园风景幽 丽,古柏参天,远山近水,四季常新,加之三国故事脍炙人口,关公品德世人景仰,于是常有海内外旅游者结伴而来,拜谒凭吊。

关陵位于当阳市区西北3公里,占地70余亩。中轴对称式帝陵规制。陵冢为一圆形封土堆,高7米,围70余米,石墙、石栏环抱。南宋时墓前建一祭亭;元初修建墓门、墓道。明成化三年,当阳令黄恕奏准敕建庙宇;大规模关陵群体建筑则落成于明嘉靖十五年。

至今时人依旧传颂李清照的名句“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我们探寻关陵的地址,也是以另一种方式来表达对关羽的怀念。

隋炀帝杨广葬处大揭秘,他究竟葬于何地

隋朝第二代皇帝隋炀帝杨广公元604年至公元618年在位,年号「 ”大业”,在位共14年。杨广之死从古至今未有争议,但杨广死后葬身何地却一直没有确定答案。 隋朝末年,国家纷争不断,社会动荡不安。隋炀帝杨广又死于宇文化之手,所以杨广死后葬身的地方几乎没有人去看顾。渐渐荒废。唐天宝年间及唐末时,一度无法寻到杨广葬身之陵。甚至还有《炀帝陵》这一首诗哀叹此事。那么,杨广究竟葬在哪里了呢? 清嘉庆年间(1807年),曾有著名学者阮元对此做过调查,确定了隋炀帝陵冢,并且将他的陵墓重新修整竖了一个碑。史料对当时的情况记录了下来,嘉庆维扬志图,在雷塘之北画了一座墓碑,碑上刻有隋炀帝陵四个字,距离现在还不久,不应该迷失。于是问城中人,但是却没有人知道,嘉庆十二年,元径墓庐,偶然遇见一个老农,问故址。老农说陵现在还在,士人称它为皇墓墩,从这往北,走二里许。行到陵下,陵地大约还剩四五亩。陵土高七八尺,周围二三亩许,老农说,土下又隧道、铁门,西北向,年幼时掘土还能看见。这座陵就是现在江苏省扬州市北9公里槐泗镇雷塘乡槐二村炀帝陵,此地现在竖有一座北,此碑高1.6米,宽0.8米,厚0.12米。碑心刻着「 ”隋炀帝陵”四个字,右侧有「 ”大清嘉庆十二年在籍前浙江巡抚阮元建右”。左侧有「 ”扬州知府伊秉绶题”。陵墓高大约5米,坟上杂草很多,墓旁还有种植的百余株刺槐,四周则是纵横交错的田地和渠道,陵区和陵寝附近,都用石条砌成,农田和陵区分界线很明显,整个陵墓保存的还是比较完整的。 这样一看,这个地方就是隋炀帝的陵墓所在地了,但是事实真是这样吗? 有学者对此提出了疑问,他们认为陕西省宝鸡市武功县西原罗家堡上坐南面北的一座陵冢,才是真正的隋炀帝之陵。这一批学者和专家指出杨广原先葬在吴公台,唐朝将江南平定之后又改葬到雷塘。后李渊称帝念及毕竟是表亲,杨广若是葬在江南,又于心不忍,于是命李世民将杨广迁到京师重地。最终将杨广葬在距离泰陵5公里的地方,即武功县西原的罗家堡,据说陵南曾有石人、石马等,甚至有士兵把守。但不久这些石刻又被迁到了陵的北边。 但是墓向为何朝北边,有的人说是因为杨广作恶多端,荒淫无道,所以杨坚的灵魂不让他见到阳光以此惩罚他。这个说法并不可信,但是有一个事实存在,武功县确实有一座炀帝陵,那么,这两个地方的陵冢哪一个才是真实的呢?一时难以确定,两个说法都需进一步考证。

相关参考

揭秘人称杀人魔王的张献忠究竟葬身何处?

在四川,一直撒播着“杀人魔王张献忠,张献忠吃人”的说法,主要因为张献忠其时就活动在蜀中一带,乃至变态地大肆屠杀百姓。听说张献忠竟然把屠杀百姓当成了一种乐趣,不但杀掉,还要吃掉。作为疯狂屠杀四川人的元凶

隋炀帝杨广葬处大揭秘,他究竟葬于何地

隋朝第二代皇帝隋炀帝杨广公元604年至公元618年在位,年号「”大业”,在位共14年。杨广之死从古至今未有争议,但杨广死后葬身何地却一直没有确定答案。隋朝末年,国家纷争不断,社会动荡不安。隋炀帝杨广又

究竟师承何处呢? 揭秘法家代表人物商鞅

商鞅是法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战国时代背景下,各诸侯国为了本国家的利益,纷纷展开利益保卫战,此时,法家思想深受统治者的认同。战国时期的秦国,商鞅变法也是以法家思想作为理论基础,让商鞅根据秦国的各方面展开变

究竟师承何处呢? 揭秘法家代表人物商鞅

商鞅是法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战国时代背景下,各诸侯国为了本国家的利益,纷纷展开利益保卫战,此时,法家思想深受统治者的认同。战国时期的秦国,商鞅变法也是以法家思想作为理论基础,让商鞅根据秦国的各方面展开变

揭秘:清王朝的龙脉究竟在何处

苏子河畔,启运山脚下的永陵是大清皇帝爱新觉罗氏族的祖陵,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的父亲、祖父、曾祖等皇室族亲的陵墓。人都说沈阳是“一朝发祥地,两代帝王都”,那永陵则是清王朝皇族的“祖坟”。众多的影视剧中总会出

诸葛亮高超的军事水平究竟师从何处? 揭秘

诸葛亮是一介文人,初出茅庐就明见三分,但是这只能说明他是一位喜欢钻研时政的青年,其本质和现在铁血的众多2B青年们没有区别。只不过考虑到三国时期资讯不发达,诸葛亮凭几乎闭门造车或者偶尔和其他2B中青老年

揭秘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究竟秘密葬在何处?

辽阔的鄂尔多斯草原,屹立着元太祖铁木真的陵和庙。今日为后人顶礼膜拜的位于伊金霍洛旗的成吉思汗陵墓和位于乌兰浩特市的成吉思汗庙,却仅仅是为了纪念成吉思汗而建立的衣冠冢。人人都想知道,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究竟

王昭君死后葬身何处?她在匈奴过得好吗?

  西施、王昭君、貂蝉、杨玉环四人被誉为中国古代四大美人,在这四个人里面,最受世人爱戴与牵挂的非王昭君莫属。  传说中的昭君有“落雁”之容,她本名王嫱,出生在西汉一户平民之家,

揭秘元朝历代皇帝们究竟将陵墓藏在何处?

古代帝皇为了让后世人能知道记住他们,专门为自己在死后修建了陵墓。秦始皇墓,明十三陵、清代的陵寝都是的埋葬了死去的皇帝。而秦始皇墓的规模之大,陪藏品之多也是令世人惊叹。然后,有个朝代的君主陵墓,却从未被

揭秘元朝历代皇帝们究竟将陵墓藏在何处?

古代帝皇为了让后世人能知道记住他们,专门为自己在死后修建了陵墓。秦始皇墓,明十三陵、清代的陵寝都是的埋葬了死去的皇帝。而秦始皇墓的规模之大,陪藏品之多也是令世人惊叹。然后,有个朝代的君主陵墓,却从未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