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拉克 伊拉克·20世纪七八十年代伊拉克发展教育事业
Posted 政府
篇首语:厌伴老儒烹瓠叶,强随举子踏槐花。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伊拉克 伊拉克·20世纪七八十年代伊拉克发展教育事业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伊拉克 伊拉克·20世纪七八十年代伊拉克发展教育事业
20世纪七八十年代伊拉克发展教育事业
伊拉克政府十分重视发展教育事业。1970年颁发的临时宪法和1974年革命指挥委员会的法令明文规定,政府对各阶层公民实行免费教育(包括大、中小学和幼儿园),除对全体学生免费提供课本、文具用品外,还对幼儿园和小学生免费提供午餐。
1976年革命指挥委员会颁发《义务教育法》,规定满6岁的儿童必须接受小学教育。据1985年统计,小学有9914所,学生274.6万人,适龄儿童的入学率达百分之百。中学2109所,学生100万人。伊拉克中、小学教育成绩显著,受教育人数逐年增加。目前,全国已全面普及了初等教育。此外,伊拉克还大力发展中专教育,伊拉克实行初级阶段义务教育后,高中毕业生数量大增,远远超过7所大学的容纳量。为此,政府大力推行双轨制,即开办职业高中和各类技校,以减轻大学压力,此类学校教育设备由教育部提供。1972年设立了技术学院机构,直属高教科研部,专门培养具有设计和施工能力的中级技术干部。据1986年统计,各类中专学校226所,当年在校生达12万人,与高等学校在校生人数大体相等。
相关参考
1952年底伊拉克阿拉伯复兴社会党成立阿拉伯复兴社会党是一个地区性的资产阶级民族主义政党。20世纪30年代后期,叙利亚发生了阿拉伯复兴运动。1939年复兴党公认的创始人米歇尔·阿弗拉克(1910年生于
1988年8月20日两伊战争结束两伊战争是20世纪80年代伊拉克与伊朗之间发生的大规模战争。长期以来,伊拉克与伊朗存在着错综复杂的矛盾和冲突。第一是边界争端。阿拉伯河全长204公里,是两国的边界线,伊
20世纪80年代初,以色列与伊拉克冲突日渐激烈。以色列在做好了一系列精心准备后,决定轰炸位于伊拉克首都巴格达的原子反应堆。他们精心计算了时间,决定在下午太阳偏西时正式轰炸,因为
1941年6月伊拉克排犹事件伊拉克是阿拉伯国家中犹太人最多的国家之一。犹太人大都聚集在巴格达,20年代,巴格达的犹太人占该市总人口的1/3。40年代讲阿拉伯语的犹太人达到12万。30年代后期,伊拉克泛
1937年7月8日伊朗签署《萨德阿巴德公约》1937年7月8日,伊朗、土耳其、阿富汗、伊拉克四国在德黑兰萨德阿巴德王官签订条约,即《萨德阿巴德公约》。20世纪20年代,伊朗意欲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
1914-1918年英国占领伊拉克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占领伊拉克,取代了统治伊400年的奥斯曼帝国。早在20世纪初期,伊拉克的民族主义者就成立了一些反对奥斯曼帝国统治的秘密团体。1915年,这些秘
1914-1918年英国占领伊拉克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占领伊拉克,取代了统治伊400年的奥斯曼帝国。早在20世纪初期,伊拉克的民族主义者就成立了一些反对奥斯曼帝国统治的秘密团体。1915年,这些秘
伊拉克 伊拉克·1982年伊拉克扫盲运动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奖
1982年伊拉克扫盲运动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奖为促进国家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伊拉克政府在全国掀起一场大规模的扫盲运动。1978年5月颁布了《全国义务扫盲法》,对象是230多万(其中女性占70%)15-4
伊拉克 伊拉克·1980年9月22日-1988年8月20日伊拉克进行两伊战争
1980年9月22日-1988年8月20日伊拉克进行两伊战争1980年9月22日至1988年8月20日,伊拉克和伊朗进行了持续8年之久的战争。这是战后发生在海湾地区时间最长的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两伊双
伊拉克 伊拉克·1987年7月20日伊拉克宣布接受联合国第598号决议
1987年7月20日伊拉克宣布接受联合国第598号决议1987年7月20日,联合国安理会一致通过要求两伊立即停火的第598号决议。其要点包括:双方立即全面停火,并将所有军队撤到国际公认的边界线内;派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