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 问-什么是“真福八端”-
Posted 教
篇首语:对所学知识内容的兴趣可能成为学习动机。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基督教 问-什么是“真福八端”-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基督教 问-什么是“真福八端”-
问:什么是“真福八端”?
答:“真福八端”简称“八福”,是“登山训众”的第一部分,指明八种人是有福的。见《马太福音》第5章第3—11节,经文如下:
“虚心的人有福了,因为天国是他们的;
哀恸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得安慰;
温柔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承受地土;
饥渴慕义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得饱足;
怜恤人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蒙怜恤;
清心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得见上帝;
使人和睦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称为上帝的儿子;
为义受逼迫的人有福了,因为天国是他们的。”
天主教通用的《圣经》中的译文如下:
“神贫人是有福的,因为天国是他们的;
良善人是有福有,因为他们将得福地;
哭泣的人是有福的,因为他们将受安慰;
有义德的饥渴的是有福的,因为他们将得饱饫;
哀矜人的是有福的,因为他们将受哀矜;
心里洁净的是有福的,因为他们将看见天主;
和睦的人是有福的,因为他们将称为天主子;
为义而被窘难的是有福的,因为天国是他们的。”
把两种译文对照起来看,“八福”的含意就容易明白了。“虚心的人”(“神贫人”)指“心里贫穷”,不贪财、不骄傲、“清心寡欲”、“宁静淡泊”的人;“哀恸的人”(“哭泣的人”)指“以世界为涕泣之谷”,对世俗无所贪恋,愿意早日解脱的人;“温柔的人”(“良善人”)指心地善良、与世无争、甘心吃亏的老实人;“饥渴慕义的人”(“有义德的饥渴的人”)指如饥似渴地追求真理(“义德”)的人;“怜恤人的人”(“哀矜人的人”)指在物质和精神方面帮助别人的人;“清心的人”(“心里洁净的人”)指心怀坦荡、诚实无欺、灵魂洁净的人;“使人和睦的人”(“和睦的人”)一译“缔造和平的人”,指排难解纷、息事宁人、反对战争的人;“为义受逼迫的人”(“为义而被窘难的人”)指为信仰基督(追求真理)而遭受迫害的人,特别是指殉道者。
相关参考
问:什么是教父?答:教父(FathersoftheChurch)是古代基督教著作家的泛称,意为教会的父老。他们的著作在神学上具有一定的权威,对后世基督教教义和神学有较大的影响,是研究基督教史和神学史的
问:什么是“原罪”?答:“原罪”(OriginalSin)是基督教重要神学命题之一,也是基督教重要教义之一。据《创世纪》第2—3章记载,亚当、夏娃被造后,住在伊甸园中过幸福的生活。上帝给他们立了诫命:
问:什么是基督教?答:基督教(源于希腊文Χрτστ′οs——受膏者)是世界上传播最广、信徒人数最多、影响最大的宗教。它与佛教、伊斯兰教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基督教于公无1世纪中叶产生在罗马帝国东部地区的
问:上帝是谁?答:上帝是基督教对神(God)的称谓。神是宗教幻想出来的主宰物质世界的,超自然的,具有人格和意识的存在。对神的信仰和崇拜是一切宗教的核心。基督教(新教)使用中国原有的词汇把“神”译作“上
问:什么是《圣周》?答:《圣周》(HolyWeek)是指耶稣在世的最后一周,即复活节前的一周,从棕枝主日算起。
问:什么是大公会议?答:大公会议(EcumenicalCouncil)系指基督教的世界性主教会议。从公元325—787年,基督教教会先后召开了七次大公会议,以解决教会内部的分歧,主要是神学问题的论战。
问:什么是《圣经》?答:每一种宗教都有自己的经典作为教义、教规、神学理论等的依据,如佛教有《大藏经》,伊斯兰教有《古兰经》,道教有《道藏》等。基督教的经典就是《圣经》。
问:什么是祈祷?答:祈祷(Prayer),亦称祷告。在基督教里,它是人与上帝相通的手段,表达人对上帝和基督的宗教感情和态度,祈求上帝和基督给予自己以恩赐和保佑,表示人向上帝和基督悔罪,表达人对上帝和基
问:什么是景教?答:景教是唐代传入中国的基督教聂斯托利派,又称波斯经教、弥施诃教。公元428年聂斯托利派与当时的基督教正统派分裂后,开始从罗马帝国向东方传播,并逐渐在叙利亚、波斯等地流传。约公元5—6
问:基督教学生运动是怎么回事?答:19世纪末,由世界基督教学生同盟倡导的国际性新教学生运动。它是19世纪后半叶各种学生运动,特别是学生志愿传教运动的产物。在每个国家它都以坚定基督教信仰,按照基督教的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