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说白族的本主崇拜是白族的宗教信仰
篇首语: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为何说白族的本主崇拜是白族的宗教信仰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为何说白族的本主崇拜是白族的宗教信仰
本主崇拜是白族独有的一种宗教信仰。本主又叫本主神,白语称“武增”,又称“老谷”(男性始祖)、“老太”(女性始祖),各地还有“武增尼”、“增尼”、“东波”等。这些称呼有祖先和主人的含义,但并不是单纯的祖先崇拜。一般认为,本主崇拜源于原始社会社神的崇拜和农耕祭祀。它在南诏时期即已形成,并且是南诏、大理国时期白族的一种重要的宗教信仰。以后又历经数百年的发展,本主数量不断增加,文化内容越发丰富,才形成如今的本主崇拜格局。
白族人意识中认定的本主的社会功能是:本主就是村社保护神,是掌管本地区、本村寨居民的生死祸福之神。认为本主能保国护民,保佑人们平安吉祥、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白族村寨几乎都建有本主庙。庙内供奉泥塑或木雕的本主神像。据1990年统计,大理白族自治州境内共有本主庙986座。
本主崇拜是一种多神崇拜,各地或各个村寨本主庙内都塑有自己的本主神。也有的几个村寨甚至几十个村寨共同信奉一个本主。本主管的对象也不同,有管“阴间”和人间大小事务的,有管“阴间”兵的,有管人间疾病的,有管牲畜的,等等。为数众多的本主神大体可分如下几种类型:
自然本主 如石头、树疙瘩、水牛、猴子、白骆驼等;
神灵本主 如山神、谷神、猎神、龙王、太阳神等;
英雄本主 杜朝选、段赤诚、白洁夫人等;
民间人物本主 如大理南门本主;
帝王将相及祖先本主 南诏、大理国王及高级将领细奴逻、阁罗凤等;
外族人本主 如郑回、杜光庭;
佛教与道教神祇本主 如观音老祖、关羽、李靖等。
每个本主神,都有典雅的封号,都有口传或成文的传说故事。
白族的本主崇拜有两个基本特点:
一是以本主为中心的多神崇拜。任何本主庙以本主为主要崇拜对象,其他配神为次要崇拜对象,各种配神有其独有的宗教功能。如子孙娘娘送子嗣,财神管发财致富,龙王司雨等。他们的神力是对本主神力的有效补充,两者神力相结合,起到了保佑白族人民物质生产生活正常进行与精神需求的作用。体现了白族对崇拜对象世俗需求的功利目的。
二是本主崇拜中主要崇拜对象是祖先和对人民做过好事,促进了本民族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人物,或是其道德情操受到人们敬仰的人物。
本主崇拜具备人为宗教的基本特征和一般宗教组织的雏形。其表现为:1.本民族对本主的崇拜几乎是全民性的,不信者少。2.每个本主都有其固定的庙宇和供奉的神像。本主庙高大辉煌,自成院落,是村中的宏伟建筑。
3.本主庙有专人或专门组织管理,领导组织公共祭祀活动。4.除个人日常祭祀外,每年有两次按一套固定仪式祭祀本主的庙会。一次是春节期间迎送本主,另一次是庆祝本主诞辰或忌日。5.有祭祀礼仪和《本主经》,还有一套清规戒律和道德规范。要求人们忠于国家、孝敬父母长辈、尊老爱幼、勤俭劳动、不做坏事等。
朝奉和迎送本主时,全村男女老幼皆身穿节日盛装,杀猪宰鸡,舞龙耍狮,烧香焚纸,燃放鞭炮,尽情献祭,以求本主祛鬼驱邪,消灾解难,保佑国泰民安。
本主崇拜与白族社会的政治、历史、哲学、生产生活、文化艺术、风俗习惯等交织在一起,深深扎根于白族人民的思想意识中,形成独具一格、丰富多彩的本主文化。
相关参考
白族人民普遍信仰佛教和道教。白族的本主信仰体现了儒、佛、道融合的思想。传入白族地区的道教在民间有一些法事,比如说白族人新房子落成一年了。要为房子做生日。说这个房子没有建成以前,这里是一片空地,有鬼魂、
白族人在一生中,都离不开鸡。鸡可以作为人的替身、作为人的“保护神”、作为重大誓约的见证……婴儿一出生,亲朋就要送“出生礼”,其中就有大红公鸡一、二只。男孩出生未满周岁期间,逢“本主”会期,要到“本主”
雄鸡是白族先民崇拜的图腾。大理三月街民族节节徽的图案就是一只振翅欲飞的雄鸡。白族先民把雄鸡作为民族的图腾有悠久的历史,如今,在白族聚居区的民间风俗活动中也找得到它的踪迹。雄鸡在婚姻中的应用。当白族人家
大理白族的刺绣工艺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其中以挖色镇的白族刺绣艺术最具有代表性,挖色镇的白族刺绣艺术在当地流传广泛,有着厚实的群众基础,并有较强的艺术性和观赏性。许多作品充满了浓郁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
白族的龙头三弦,其形制奇特,音色圆润,常为白族民歌和说唱伴奏,深受白族人民喜爱。流行于剑川、鹤庆、洱源、大理、云龙和兰坪等地。传说洱海边住着一位白族老人,他有三个儿子,大郎贪财,二郎好吃懒做,三郎爱弹...
大理白族大本曲是用汉文记录白族语言的唱本,因有一定人物、情节,所以又称为本子曲。它是大理白族特有的一种古老的民间益艺,每逢节日,一人说唱,一人三弦伴奏,其唱词中大理白语、汉语混用,以大理白语为主,汉字
白族地区节日多、庙会多、歌会多。从春节到正月十八,几乎天天有节日,夜夜耍龙灯。从正月到开秧门的几个月内,月月有庙会,各村各寨都要迎送神主,过本主节,非常热闹。此外还有三月街、蝴蝶会、绕三灵、火把节、石
白族挑花工艺品。流行于云南大理。系围腰头的带子。带端呈扁矛形,带面由宽而窄,与腰头加接处最窄。中老年妇女常用黑、蓝色布料,少数用彩绸,较长且宽大。青少年女子喜用白、蓝色,一般用布料较短且窄。均用挑花装
扎染古称“绞缬”,是我国一种古老的纺织品染色技艺,大理叫它为疙瘩花布、疙瘩花。因主产地在大理,染布者大多是白族,故尔人们又把它叫做大理扎染、白族扎染。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市周城村和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的大
扎染古称“绞缬”,是我国一种古老的纺织品染色技艺,大理叫它为疙瘩花布、疙瘩花。因主产地在大理,染布者大多是白族,故尔人们又把它叫做大理扎染、白族扎染。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市周城村和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的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