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午谷奇谋是什么

Posted 子午

篇首语:时间会告诉我们,简单的喜欢,最长远;平凡中的陪伴,最安心。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子午谷奇谋是什么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子午谷奇谋是什么

2、魏延提出的子午谷奇谋是什么

子午谷奇谋是什么

子午谷奇谋是什么?谁提出的子午谷奇谋

  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北伐曹魏,名将魏延提出了著名的子午谷奇谋。子午谷奇谋是什么?谁提出的子午谷奇谋?

  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北伐曹魏,名将魏延提出了著名的子午谷奇谋:魏延亲自率领万余精兵从子午谷快速赶到达长安,一举拿下长安和潼关,而诸葛亮大军出斜谷进兵长安、潼关,两军异道会师于潼关。诸葛亮一向用兵谨慎,认为此计过于凶险且难以成功,故弃而不用。后世有人认为诸葛亮过于谨慎,不用魏延的子午谷奇谋是大大地失策,错过了绝好时机;也有人认为,诸葛亮不采用的原因是,诸葛亮根本不打算攻打长安,他的目标应当是先取凉州,然后步步为营、逐步蚕食曹魏。

  子午谷,南北纵向,长约三百三十公里,北起陕西省长安县西南秦岭山中,南至石泉县;北方出口称“子口”,南方出口称“午口”。子午谷悬崖绝壁,栈道无数,其险要的原因乃在于秦岭。秦岭又称为终南山,山势西高东低,为长江、黄河两大流域的分水岭。子午谷围于其中,其山势之险峻,途径之恶劣,则可想而知。《资治通鉴》记载:“子午:褒中县,属汉中郡,为王莽所通。

 

  诸葛亮首次北伐,大将军魏延提出子午谷奇袭之计,率领五千精兵由子午谷快速到达长安城下,一举拿下长安,由诸葛亮率领大军由斜谷赶到长安支援。诸葛亮认为此计过于凶险且难以成功,故弃而不用。从现在开始魏延认为诸葛亮过分谨慎。后人也以此作为魏延之后谋反的理由之一。也有人认为,诸葛亮不采用的原因是,诸葛亮根本不打算攻打长安,他的目标应当是凉州。

魏延提出的子午谷奇谋是什么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魏延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

延曰:“闻夏侯楙少,主婿也,怯而无谋。今假延精兵五千,负粮五千,直从褒中出,循秦岭而东,当子午而北,不过十日可到长安。楙闻延奄至,必乘船逃走。长安中惟有御史、京兆太守耳,横门邸阁与散民之谷足周食也。比东方相合聚,尚二十许日,而公从斜谷来,必足以达。如此,则一举而咸阳以西可定矣。” ——魏略

诸葛亮:“关于你的子午谷奇谋,亮问你几个问题,你若是回答上了,亮就考虑你的计划。”

魏延:“丞相请讲,末将洗耳恭听。”

诸葛亮:“夏侯楙乃是夏侯惇之子,夏侯惇跟随曹操南征北战,拔矢啖睛,名动天下,俗话说,虎父无犬子,魏将军如何肯定夏侯楙“怯而无谋”?曹睿亦知人善任,亮不认为他会把镇守长安的重任交给一个纨绔子弟,夏侯楙还是驸马,他要是逃了,如何向曹睿交代?即便文长到达长安,如何保证,夏侯楙一定会弃城而逃?这是亮不能理解的第一个地方。“

魏延:“……”

诸葛亮:“长安城中,除了有夏侯楙以外,还有御史、京兆太守等官吏,夏侯楙是驸马,弃城而逃自然没有生命危险,其他人敢逃不怕魏国朝廷怪罪牵连家人?即使夏侯楙真的如同文长所言弃城而逃,能否保证长安吏民献城而降?这是亮不能理解的第二个地方。”

魏延:“……”

诸葛亮:“文长且看,从汉中到长安的进军路线,尤以子午谷最难行军,子午谷崎岖难行,亮安从坦道,都不能保证十天之内到达长安,更何况文长从子午谷进军呢?文长想要在10天之内到达长安,只能快马加鞭、争分夺秒,文长如何保证在10天之内把这1万兵马完好无损的带到长安?这是亮不能理解的第三个地方。”

魏延:“……”

诸葛亮:“依照文长的计划,要从子午谷到长安,得依靠奇袭,然而文长真的能够保证此行的机密性么?假如魏国识破文长的计划,率军堵在子午谷口,再另派一军暗中堵住文长退路,子午谷口一夫当关万夫莫开,那时候文长别说夺取长安,全身而退都是奢望,稍有不慎就是全军覆没,文长如何保证在魏国不发现的前提下,经过子午谷到达长安?这是亮不能理解的第四个地方。”

魏延:“……”

诸葛亮:“长安的战略地位有多重要,文长应该清楚,大汉若能够攻取长安,就可以“还于旧都”,北伐就成功了大半,亮知道长安重要,魏国就不知道长安重要么?魏国兵多将广,不想大汉一般兵力捉襟见肘,即使亮真的拖住了魏国主力部队,长安守军,保守估计也不下万人,文长率领这1万兵马,有5000人是负责运输粮草的,有战斗力的不过5000,何况长安城高池深,假如长安守军不愿投降,文长如何攻破长安?难道魏延要寄希望于长安守军不战而降么?这是亮不能理解的第五个地方。”

魏延:“……”

诸葛亮:“即使夏侯楙城而逃,文长占据长安,夏侯楙逃亡之前,完全有时间烧毁长安粮草,魏军一旦烧毁粮草、坚壁清野,文长如何维持这1万兵马的军粮?难道文长要寄希望于魏军把大把的粮草完好无损的献给你么?这是亮不能理解的第六个地方。”

诸葛亮:“文长说魏军到达长安,需要二十天。但是如果魏军快马加鞭,提前赶到长安,以文长这区区兵力,如何抵挡魏军?这是亮不能理解的第七个地方。”

魏延:“……”

诸葛亮:“即使文长这一路奇兵顺利夺取长安,亮这一路正兵,毕竟要面对曹魏大部队的阻击,未必能够按照约定时间,与文长将军汇合,假如亮的大军没能与文长如期汇合,文长又该怎么应对呢?这是亮不能理解的第八个地方。”

魏延:“……”

诸葛亮:“子午谷奇谋,不失为一个好计划,但是,这个计划过于凶险,环环相扣。只要其中一环出现问题,我军将满盘皆输。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敝。亮实在是赌不起呀。”

魏延:“是末将考虑不周,丞相恕罪。”

相关参考

详解 ”子午谷奇谋”

在三国历史上,魏延的「”子午谷奇谋”是一个著名的话题。这一奇计具有突出的创新性、冒险性和超人的胆略,虽未被诸葛亮采用,却一直受到后世读史者的关注。千百年来,关于此计谋是否可行的争论一直没有停息。直至今

历史上魏延的子午谷奇谋是个好主意吗

三国时魏延的子午谷奇谋是正确的。事情是这样,蜀汉丞相诸葛亮在平定南中之后,与东吴孙权交好,锐意进取想北伐曹魏。这时候,大将魏延建议,让他自己带五千精锐士卒,另外五千士兵作为后勤,悄悄沿着子午道进军。十

”子午谷奇谋”的真正问题,是蜀军实力不济

作者:罗杰新「”子午谷奇谋”的战略背景,是蜀汉首次发动北伐,此举出乎曹魏的意外,后者完全没有准备。《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裴松之注”:魏略曰:始,国家以蜀中惟有刘备。备既死,数岁寂然无声,是以略

魏延提出的子午谷奇谋是什么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魏延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延曰:“闻夏侯楙少,主婿也,怯而无谋。今假延精兵五千,负粮五千,直从褒中出,循秦岭而东,当子午而北,不过十日可到长安。楙闻延奄至,必乘

诸葛亮为什么不采纳魏延的子午谷奇谋

魏延,三国中比较有争议的人物,被孔明说有反骨,死前还在算计人家,其实从刘备入川开始,魏延是少数得到刘备和诸葛亮同时赏识的将领,魏延也不负众望,将汉中守的固若金汤,子午谷奇谋更是直观的反应了,魏延的军事

诸葛亮为什么不用名将魏延的子午谷奇谋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曹魏时,大将魏延给他出了个奇谋。这就是后世津津乐道的「子午谷奇谋」。但诸葛亮觉得该计划太过冒险,否决了,为此,魏延怏怏不乐,暗地里也曾不止一次讥讽诸葛亮太过谨慎,贻误了战机。对于魏延的

魏延的子午谷奇谋是否可行

蜀汉后期,人才出现凋零的情况,叱咤风云的五虎将均已去世,好在诸葛亮智谋过人,精力也还可以,苦苦支撑着刘备留下的烂摊子。此时的诸葛亮,事无大小亲力亲为,恨不得一天有四十八小时,幸亏还有一位名将可用,他就

诸葛亮为啥杀魏延,不是因为反骨,而是子午谷奇谋的隐秘

诸葛亮是谁?那是蜀国从起家到发达的第一精神领袖,刘备都不行,刘备的一生很有争议,甚至他的仁义都能受到质疑,而诸葛亮却人质疑,无论是学识还是忠心,都受到了广大的褒奖。魏延又是谁?他是一个一心投奔巴蜀的将

诸葛亮北伐时为何不采用魏延的子午谷奇谋,究竟是自私还是胆小

三国时期诸葛亮北伐相信大家都知道,这件事发生于刘备去世以后,诸葛亮为了振兴汉室,打造一个强大的蜀国而进行了北伐。当时的诸葛亮六出祁山,不过都被曹魏的司马懿给挡住了,最后还死在了北伐的道路上,真的是鞠躬

诸葛亮为何北伐

三国时期,诸葛亮在汉中大会诸将,准备出兵北伐曹魏,期间大将魏延提出著名的“子午谷奇谋”。大意是诸葛亮率主力,从斜谷向关中进军,而魏延率精兵1万,从山势险峻,但路程较近的子午谷出发,从而偷袭长安,与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