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 问-有的书上把“十诫”的第3诫写作“不枉誓”,或把“不可妄称上帝的名”解释为“即不许以上帝的名义发假誓”。这是为什么-

Posted 上帝

篇首语: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基督教 问-有的书上把“十诫”的第3诫写作“不枉誓”,或把“不可妄称上帝的名”解释为“即不许以上帝的名义发假誓”。这是为什么-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基督教 问-有的书上把“十诫”的第3诫写作“不枉誓”,或把“不可妄称上帝的名”解释为“即不许以上帝的名义发假誓”。这是为什么-

问:有的书上把“十诫”的第3诫写作“不枉誓”,或把“不可妄称上帝的名”解释为“即不许以上帝的名义发假誓”。这是为什么?

答:对于“十诫”中的第3诫,《出埃及记》第20章第7节是这样写的:“不可妄称耶和华你上帝的名,因为妄称耶和华名的,耶和华必不以他为无罪。”(中国天主教使用的译文为:“不可妄呼你上主天主的名,因为凡妄呼他名的人,上主决不让他们免受惩罚。”)我在前面介绍“耶和华”这个名字的来源时曾经说过:古希伯来人尊重自己的保护神(或民族神),不敢直呼其名,所以用“JHWH”来代替,读作“阿特乃”(’adhona y,意为“我主”)。这种情况和我国封建社会中老百姓应该避讳帝王的名字一样。第3诫“不可妄称上帝的名”就是这个意思。后来有人把这一条演绎成“不枉誓”或“不许以上帝的名义发假誓”,这是历史发展的结果,不存在是非问题。

相关参考

基督教 问-天主教使用的“十诫”经文是怎样的-

问:天主教使用的“十诫”经文是怎样的?答:前面讲过,对于“十诫”条文的分法,神学家们有不同的看法,天主教遵行奥古斯丁的分法,其条文汉译如下:一、钦崇一天主万有之上;二、毋呼天主圣名以发虚誓;三、守瞻礼

基督教 问-既然“十诫”是上帝亲自颁布的,为什么神学家对其条文还有争议呢-

问:既然“十诫”是上帝亲自颁布的,为什么神学家对其条文还有争议呢?答:据学者们研究,《圣经》上原来没有“十诫”(Decalogue)这个词,希伯来原文中用“十句话”一词来指“上帝十诫”。“十诫”的内容

基督教 问-为什么有些书上称“犹大王国”为“犹太王国”呢-

问:为什么有些书上称“犹大王国”为“犹太王国”呢?答:把“犹大王国”称为“犹太王国”是不恰当的。第一、犹大王国的国民以犹大支派为主体,其统治者属大卫家族,他们以此为标榜,故自称“犹大王国”;第二、当时

基督教 问-有一本关于《圣经》的工具书上说“……后来大卫与拔示巴又生了所罗门,押沙龙,暗嫩和他玛……”对吗-

问:有一本关于《圣经》的工具书上说“……后来大卫与拔示巴又生了所罗门,押沙龙,暗嫩和他玛……”对吗?答:不对。据《撒母耳记下》第3章第2—3节,第12章第24节,第13章第1节所记,暗嫩是大卫的长子,

基督教 问-有一本关于《圣经》的工具书上说,以萨迦是“雅各和妻子拉结生的儿子”,对吗-

问:有一本关于《圣经》的工具书上说,以萨迦是“雅各和妻子拉结生的儿子”,对吗?答:不对。按《创世纪》记载,以萨迦是利亚(拉结的姐姐)为雅各生的第五个儿子。既然是关于《圣经》的词典,就应该以《圣经》的记

基督教 问-有一本书上称摩西为“使徒摩西”,对吗-

问:有一本书上称摩西为“使徒摩西”,对吗?答:不对。“使徒”是基督教对耶稣的12门徒的专用称谓。“使”是“差遣”的意思,“徒”是指“门徒”,合起来是奉耶稣差遣去传福音的门徒。除12门徒外,后来只有保罗

基督教 问-有一本书上说“安息日即星期五”,对吗-

问:有一本书上说“安息日即星期五”,对吗?答:不对。可能是印错了。

基督教 问-何谓东正教教理问

问:何谓东正教教理问答:东正教教理问答(Православныйкатехиэис)是一部简明扼要阐述东正教教义的书。主要内容有宗教信条、十诫、圣事、祈祷等。通常以问答体裁编成,供教徒初学教义之用。在

基督教 问-什么是教理问答,其内容如何,它始于何时-

问:什么是教理问答,其内容如何,它始于何时?答:教理问答(Catechism)亦称要理问答。顾名思义,它以一问一答的体裁阐述基督教教义,是基督教教会劝人信教的初级宗教读物。其内容主要包括教会信条、十诫

基督教 问-“洁净圣殿”是怎么回事-

问:“洁净圣殿”是怎么回事?答:这是耶稣来到耶路撒冷后为反对祭司贵族和法利赛人而采取的第一个激烈的行动。当时祭司们为了赚钱,允许一些小商贩在圣殿院子里和走廊上摆摊做买卖,有的兑换银钱,有的卖鸽子等祭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