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富汗 阿富汗·1933年11月8日查希尔·沙阿即阿富汗王位
Posted 阿富汗
篇首语: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阿富汗 阿富汗·1933年11月8日查希尔·沙阿即阿富汗王位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阿富汗 阿富汗·1933年11月8日查希尔·沙阿即阿富汗王位
1933年11月8日查希尔·沙阿即阿富汗王位
1933年11月8日,穆罕默德·查希尔·沙阿即位为阿富汗国王。查希尔·沙阿,1914年生于喀布尔,普什图族人伊斯兰教徒。其家族从1834年起统治阿富汗。1933年11月其父遇刺身死后继承王位。早年就读于伊斯蒂克拉尔学院。1924年随父赴法国留学,毕业于蒙彼利埃大学。1930年回国,在喀布尔学伊斯兰教义,并按照王室传统,在喀布尔皇家步兵军官学校受训。1932年任助理国防大臣,1933年任代理教育大臣。同年11月8日继承王位。1973年7月出访意大利时,因达乌德发动军事政变而遭废黜。同年8月24日在罗马宣布退位,从此留居意大利。
相关参考
1919年8月8日《拉瓦尔品第条约》签订1919年5月3日,阿富汗爆发了第三次反英战争。阿富汗政府军在部落武装的支持下进行了近一个月的战斗,阿曼努拉鉴于阿英力量相差悬殊,战争的延长对阿富汗不利等因素,
1919年8月8日《拉瓦尔品第和约》签署《拉瓦尔品第和约》,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英国承认阿富汗独立的双边条约。英国与阿富汗在第三次英阿战争停战后开始进行双边谈判。1919年8月8日,阿富汗代表阿里
1919年5-8月阿富汗第三次抗英斗争1919年5月6日,英国殖民军向阿富汗宣战。阿富汗埃米尔于7日宣布“杰哈”(圣战),团结了边境两边的各部族力量,向英国宣战,第三次抗英战争开始。战争开始后,英军主
1937年7月8日伊朗签署《萨德阿巴德公约》1937年7月8日,伊朗、土耳其、阿富汗、伊拉克四国在德黑兰萨德阿巴德王官签订条约,即《萨德阿巴德公约》。20世纪20年代,伊朗意欲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
1982年1月24日“三党联盟”的成立三党联盟即阿富汗圣战者伊斯兰联盟。由民族解放阵线、伊斯兰革命运动和伊斯兰民族阵线3个组织于1982年1月24日联合而成。主要领导人是盖拉尼·纳比和穆贾迪迪。该联盟
1988年5月苏联开始从阿富汗撤军苏联出兵占领阿富汗,引起世界各国的同声谴责,在政治上和道义上陷于空前的孤立。1988年2月8日,苏共中央总书记戈尔巴乔夫就阿富汗问题发表声明:苏联将从1988年5月1
苏联在勃列日涅夫执政期间于1979年12月悍然出兵阿富汗,在阿富汗抵抗力量的打击下,九年来部队伤亡5万多人。苏共中央总书记戈尔巴乔夫于1988年2月8日宣布苏联从阿富汗撤军的新计划,包括撤军的时间表以
1937年7月8日《萨阿德巴德公约》签署《萨阿德巴德公约》,一译《萨亚达巴德公约》,又称为《近东协约》。全称为《土耳其、阿富汗、伊拉克和伊朗互不侵犯条约》。此条约系英国为防御德国和意大利在近东的扩张而
1928年11月巴恰·伊·沙库叛乱1928年11月,阿曼努拉颁布了一项关于改革服饰的命令,规定喀布尔居民以及到首都访问的阿富汗人都必须穿着全套西服。有些人虽身穿西服,但仍舍不得扔掉他们传统的头镟。据说
美国打阿富汗是一石三鸟:1、转换国内矛盾。2001年9月11日,美国的世贸大厦遭遇“恐怖袭击”(美国人宣城的“恐怖袭击”,有可能自导自演),死伤数千人人,美国国内群情激愤,民族主义兴起。为了转移人民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