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之洞恼羞成怒,直呼慈禧为老寡妇?

Posted 张之洞 寡妇 慈禧

篇首语:既然选择远方,就注定风雨兼程。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张之洞恼羞成怒,直呼慈禧为老寡妇?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张之洞恼羞成怒,直呼慈禧为老寡妇?

在风雨飘摇的晚清,篡改朝纲的慈禧俨然有了武则天的手腕和气势,满清臣子,不得不跪拜在他的石榴裙下,不敢怒也不敢言,稍稍惹她不开心,乌纱帽丢了是其次,突然暴毙可就划不来了,慈安太后就是很好的前车之鉴。

所以,张之洞能够扶摇直上,为官一生只迁不贬,要说没有慈禧的“宠幸”谁也不信。

但是女人干政,所施政令,常常让官员们心里滋生一句“妈卖比”,纵然稳重如张之洞,有一次竟然也脱口而出三个字:“老寡妇!”

这是为什么呢?

1900年,慈禧拉拢义和团对抗列强,准备坐收渔翁之利。

那边列强也不是吃醋的,坐下来商议了一下,放出风声说要送给光绪一份大礼,让慈禧归政。

慈禧就跟踩到尾巴的老鼠一样,立即暴跳如雷,她提上裤子,咬牙切齿道:“拼了。”

太监李莲英舌头一卷,吩咐下去,连夜赶出一封《宣战诏书》,勒令各地总督们赶紧带上兵马,进京勤王,与列强干仗了。

总督们皆知慈禧尿性,全当是寡妇夜啼。

但总得抗旨有理吧?于是李鸿章、张之洞等联合起来倡导“东南互保”,声称宣战诏书是义和团的阴谋。

张之洞命幕僚拟了一封电报,幕僚们措辞严谨:“臣罪侍东南,不敢奉诏。”张之洞看完后,抽了口烟,当着幕僚们的面说道:“得治一治老寡妇的嚣张气焰了。”

于是,张之洞改了几个字:“臣坐拥江南,死不奉诏。”

东南总督们没有奉命北上,后世对此褒贬不一。

因为慈禧的狗急跳墙,义和团喊着“扶清灭洋”口号,大肆破坏铁路,打砸火烧外国大使馆以及教堂,这直接导致了八国联军侵华。

战争一旦打响,慈禧老寡妇麻溜的很,道了句风紧扯呼,撒丫子再一次出逃紫禁城。

后来的事情我们也知道了,清政府与列强签订了近代赔偿最大金额的丧权辱国条约《辛丑条约》!

相关参考

张之洞为何叫慈禧老寡妇

读史的乐趣,莫过于:当眼睛掠过史料时,脑海中自动跳出当时的景象。近日,祥哥在读徐梵澄的《蓬屋说诗》时,就看到这样一则记载,读来让人忍俊不禁,又惊诧万分!原文是这样的:“有云:‘臣罪侍东南,不敢奉诏。’

张之洞如何征服慈禧,一夜之间竟连升四级

 张之洞如何征服慈禧,一夜之间竟连升四级?  通过推翻东乡惨案、力阻崇厚卖国、扳回午门冤案这一系列重大事件,慈禧越来越看好张之洞,她始终没有放弃破格提拔张之洞的想法。随着张之洞的表现越来越出

解密张之洞征服慈禧太后 一夜之间连升四级

窥透慈禧,迎合上意从正五品的左春坊左庶子,升为从四品的翰林院侍读学士,其实是正常升迁,并不是破格提拔,没有体现慈禧对张之洞有多么倚重,张之洞似乎有些失望。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慈禧觉得张之洞是一介书生,他

慈禧太后托孤的唯一汉大臣竟是张之洞

张之洞大有作为的时期是19世纪80年代至20世纪的前10年。这个30年,是中国延续几千年的封建制度行将灭亡,是中华民族必须作出新的选择的30年。张之洞恰逢在这个30年中任两广总督和湖广总督,这使他有机

历史人物 张之洞如何征服慈禧

  从正五品的左春坊左庶子,升为从四品的翰林院侍读学士,其实是正常升迁,并不是破格提拔,没有体现对有多么倚重,似乎有些失望。这是为什么呢?因为觉得是一介书生,他没有做大官和做大事的经历。>  张之洞确

张之洞是如何征服慈禧,一夜之间连升四级的

一夜之间,张之洞连升四级!这实在是一个升官奇迹!在封建社会,官员每升一级,都要经过数年或更长时间的历练,张之洞虽然没在正四品、从三品、正三品的职位上历练过,但他以前的升迁速度太慢了。他太憋屈了,他是那

政治谋略 张之洞巧谏慈禧——讲究分寸,游刃有余

张之洞巧谏慈禧——讲究分寸,游刃有余清朝同治、光绪年间,号称“清流”的言官是朝廷中的一景。这些言官经常激浊扬清,讥讽时政、抨击权贵,尤其喜欢为难那些手中掌握大权的地方督抚。时人使清流谐音将他们称之为“

张之洞送慈禧的 ”降魔杵”有何妙用

慈禧,晚清的真正统治者,年轻时的慈禧也是个美人坯子,不然不会被咸丰帝宠爱有加的。1835年11月29日慈禧来到这个世界,17岁被选入宫,封为兰贵人;19岁晋封懿嫔;21岁三月生下同治帝,晋封懿妃;22

历史人物 张之洞为什么送慈禧翡翠棒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慈禧的文章,欢迎阅读哦~说到这个慈禧也是有说不完的话题的,今天给大家说说另外一件事情吧,那就是慈禧话说对一般的宝物还是不怎么上眼的,毕竟他什么样的宝贝没见过呢?但是有一件宝

晚清重臣张之洞的汉阳铁厂的产品质量为什么较差

日前,在陕西略阳县发现了晚清汉阳铁厂生产的钢轨,算起来也有一百多年的历史,网友直呼,汉阳铁厂的钢杠杠的。汉阳铁厂创建于1891年,1894年建成投产,是中国近代最早的官办钢铁企业;1908年,汉阳铁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