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 苏联·发达社会主义论

Posted 社会

篇首语:内心简单,知足常乐,便是余生最美好的养生。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苏联 苏联·发达社会主义论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苏联 苏联·发达社会主义论

苏联·发达社会主义论

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发展阶段的一种理论。“发达社会主义”一词,最早是由列宁在1918年3月写的 《苏维埃政权的当前任务》一文初稿中提出的,后来又几次重申。列宁虽明确把发达社会主义社会作为社会主义社会一个未来的发展阶段,但他并未对此作进一步的系统说明。在列宁去世后的40余年中,苏联主要强调的是由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实际上否定了社会主义社会的长期性,故这期间对发达社会主义理论没有进行更多的研究。60年代中期开始,勃列日涅夫为了否定其前任 “全面开展共产主义建设”的冒进理论,提出了重新认识苏联目前所处发展阶段和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进程的任务。1967年11月,勃列日涅夫在纪念十月革命50周年的报告中首次作出了苏联已建成发达社会主义社会的判断,此后,苏联党和理论界广泛开展了对发达社会主义问题的探讨和说明,逐渐形成了一个较系统的理论。这一理论大致包括下述要点: 1. 关于发达社会主义阶段的根据。苏联党和理论界认为,早在列宁在世的时候就曾提出过建设社会主义要很长时间的论点,实践表明,苏联社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仍然没有超出社会主义的范围,社会主义的原则和规律仍然在起作用。因此,不能把社会主义看作是一个转瞬即逝的过程,而应当把它看成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阶段。这个历史阶段不能象过去人们通常理解的那样,简单地把它视为一种过渡的社会形态,是一种资本主义痕迹与共产主义因素的混合体,而应当看到,它本身具有相对的独立性,有自身的既不同于帝国主义也不同于共产主义的稳定基础,有在自身基础上发展、完善的过程。由社会主义社会的长期性和相对独立性所决定,社会主义必然有一个从不成熟到成熟的漫长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可以按其成熟程度,划分为基本上建成社会主义阶段和发达社会主义阶段。2. 关于发达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特征。苏联党和理论界一般认为,发达社会主义社会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第一,在经济领域,发达社会主义阶段不同于它以前的社会主义发展阶段,尽管生产关系的性质和经济规律相同,但所创造的生产力的规模却在成倍地增长。在实践上逐步解决了把现代科技革命的成就同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优越性结合起来的任务,发展经济的方法发生了从粗放方法向集约方法的转变,已有可能加快增加消费资料生产,消除比例失调,把提高人民福利作为主要任务,保证全体社会成员得到全面自由的发展。在生产关系方面,集体所有制在向全民所有制接近,城乡各类劳动者的收入水平逐渐接近,精神刺激具有愈益重要的意义。第二,在政治领域,发达社会主义社会政治制度的主要特征是全民国家、全民党。作为过渡时期国家制度的无产阶级专政,在建成社会主义社会以后,逐渐变成全民国家,并且失去了镇压剥削阶级及其残余反抗的职能,这时期全民国家的主要职能是保证法制和法律秩序,对国民经济实行集中管理,加强防御能力,为广泛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创造条件。在发达社会主义社会的政治制度中,党是核心。但这时的共产党已经成为全体人民的政治先锋队。第三,在社会领域,发达社会主义的社会单一性日益明显,形成了新的历史共同体。一切社会集团——工人阶级、集体农民、社会主义知识分子的日益接近,使他们间的界限逐渐消除。工农、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差别大大缩小,各民族也互相接近,形成了新的人们的历史性共同体——苏联人民。第四,在精神领域,人民的文化教育水平大大提高,社会成员的知识差别大大缩小,共产主义世界观成为全体人民完整的意识形态。第五,在对外关系上,同“社会主义大家庭”其他国家实行政治经济一体化,是发达社会主义的“先决条件”。苏联党和理论界认为,苏联进入发达社会主义社会是60年代和70年代初。3. 关于发达社会主义社会的历史地位。苏联党和理论界认为,发达社会主义社会是在社会主义范围之内的、社会主义的原则和规律起支配作用的社会主义的高级阶段。它在各方面已经成熟,是通向共产主义的合乎规律的阶段。发达社会主义阶段的任务是不断完善和成熟社会主义关系,建设共产主义。“发达社会主义论”的提出,是对苏联前领导人急于建成共产主义理论的修正,但它在对苏联社会发展程度的判断上也有激进的因素。

相关参考

苏联 苏联·70年代末“发达社会主义”理论形成

70年代末“发达社会主义”理论形成勃列日涅夫时期对苏联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阶段的理论概括。“发达社会主义”概念最早在1918年列宁曾用过。六十年代中后期至八十年代初,这一概念被重新提出,并经过长期论证

苏联 苏联·一国建成论

苏联·一国建成论斯大林提出的关于一国可以建成社会主义的理论。(参见“联共(布)关于一国能否建成社会主义问题的争论”)

苏联 苏联·1962年6月苏联提出“国际分工论”

1962年6月苏联提出“国际分工论”苏联掠夺和剥削东欧及发展中国家的一种理论。最早于1962年6月提出。当时经互会通过了《国际社会主义劳动分工基本原则》的纲领性文件,把国际分工理论作为经互会的基本原则

苏联 苏联·60年代末勃列日涅夫提出“有限主权论”

60年代末勃列日涅夫提出“有限主权论”苏联关于处理社会主义国家之间关系的一种理论。苏联等5个华沙条约国出兵捷克斯洛伐克前,苏联曾发表过一系列宣言和声明,提出了有限主权概念。1968年苏联出兵捷克斯洛伐

苏联 苏联·一国胜利论

苏联·一国胜利论由列宁提出的、与马克思恩格斯的共同胜利思想相对称的一种无产阶级革命理论。19世纪中叶,马克思、恩格斯根据当时的情况曾经认为:无产阶级革命是世界性的革命,应该有世界性的活动场所;资本主义

苏联 苏联·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苏联·社会主义法治国家1988年苏共第十九次代表大会确定的苏联政治体制改革的基本目标之一。“法治国家论”产生于欧洲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其核心内容是权力分立、法律至上和保护公民的权利与自由。长期以来,苏共

苏联 苏联·1977年10月7日苏联通过新宪法

1977年10月7日苏联通过新宪法又称“发达社会主义宪法”。1977年10月7日,苏联最高苏维埃第七次非常会议通过《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宪法(根本法)》。新宪法由前言及9编21章174条组成。新宪

苏联 苏联·俄罗斯联邦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

苏联·俄罗斯联邦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简称俄罗斯联邦,苏联15个加盟共和国中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经济最发达的一个。位于欧洲东部和亚洲北部,临北冰洋、太平洋和芬兰湾。陆疆与挪威、芬兰、波兰、中国、蒙古和朝

关于《论十大关系》的读书笔记

1956年mzd发表了著名的《论十大关系》的讲话。在讲话中,mzd以苏联的经验为鉴戒,总结了我国的经验,论述了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十大关系,提出要调动国内外一切直接和间接的力量,建设社会主义

苏联到底有多发达,14个人类史上第一,你知道几个

在19世纪末期,沙皇俄国国内的小伙伴儿们对外太空非常感兴趣,一本科幻小说《从地球到月球》在翻译成俄语后,风靡了俄国的太空爱好者圈子,法国著名科幻作家儒勒·凡尔纳可能做梦也没想到,他的一篇著作在法国没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