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 苏联·基洛夫

Posted 布尔什维克

篇首语:成家后,你要明白,你赚钱的速度不仅要快于你花钱的速度,还要快于父母变老的速度。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苏联 苏联·基洛夫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苏联 苏联·基洛夫

苏联·基洛夫

谢尔盖·米洛诺维奇·基洛夫,苏联20——30年代的杰出政治活动家,党和国家著名领导人。原姓柯斯特里科夫,1886年8月27日生于维亚特卡省乌尔茹姆城的一个劳动人民家庭,1894年上小学,1897年进市立中学读书,1901年被保送到喀山机工学校学习,毕业以后到托姆斯克城当绘图员,同时在托姆斯克工艺学院附设的普通教育讲习班学习。他边工作,边学习,边参加革命活动,于1904年年底参加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的布尔什维克小组,从此成为一名职业革命家。1905年彼得堡“流血星期日”事件发生后,基洛夫是1905年1月18日托姆斯克工人武装示威游行的组织者之一,积极地投人了反对沙皇专制制度的斗争,当选为俄国社会民主工党托姆斯克委员会委员。1905年秋天,他领导了泰加铁路工人的罢工,并取得了胜利,又和其他同志组织了一个秘密印刷所,从事革命宣传活动; 1908年6月16日来到伊尔库茨克,在那里由于他积极展开活动的结果,恢复了遭到破坏的布尔什维克组织。为了躲避警察的追捕,他曾多次化名改姓,1912年4月26日第一次用“基洛夫”的笔名在报上发表文章,这就是他的名字的由来。在1914——1918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基洛夫为了实现布尔什维克的变帝国主义战争为国内战争的口号,进行了坚持不懈的斗争,团结了北高加索地区布尔什维克的力量,揭露了孟什维克和社会革命党人背叛革命的行径,提高了该地区广大工农群众的觉悟,为即将到来的革命高潮准备了条件。1917年俄国二月革命以后,基洛夫被选为弗拉基高加索委员会委员。在革命工作中,他充分发挥了宣传和组织才能,积极参加和组织弗拉基高加索的工人和士兵代表苏维埃工作。由于以基洛夫为首的弗拉基高加索布尔什维克党人的斗争,使该地区的苏维埃的领导权在十月革命前夕就转到了布尔什维克手中。1917年10月,基洛夫被推选为出席第二届全俄苏维埃代表大会的代表,并参加了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的准备工作。彼得格勒武装起义胜利后,党中央派基洛夫回到弗拉基高加索组织苏维埃政权工作。1918年2月26日,在庇雅季高尔斯克召开了捷列克地区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多数代表拥护以基洛夫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人的主张,并以压倒多数通过了关于承认人民委员会政权的决议。1919年2月,基洛夫被任命为阿斯特拉罕边区临时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5月被任命为红军第十一军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7月被任命为南方集团军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1920年1月被任命为北高加索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6月被任命为苏维埃政府驻格鲁吉亚的全权代表,受命率领苏维埃共和国代表团出席在里加城举行的苏波和平谈判会议,签订了停战和平协定,同年10月中旬回到北高加索,他与奥尔忠尼启则一起继续领导北高加索布尔什维克党和各族人民为巩固党的组织和苏维埃政权的斗争。1921年3月召开的俄共 (布) 第十次代表大会上,他当选为俄共(布) 中央候补委员; 1921年7月又当选为阿塞拜疆共产党 (布) 中央委员会书记,并在他领导下集中全力组织巴库工人和各族劳动人民为恢复石油工业和农业展开了斗争。基洛夫是南高加索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创始人之一,在他和奥尔忠尼启则共同努力下,于1922年由阿塞拜疆共和国、阿尔明尼亚共和国、格鲁吉亚共和国联合成立南高加索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并通过了加入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的决议。1923年4月,在俄共 (布) 召开的第十二次代表大会上,基洛夫当选为中央委员,1925年12月调到列宁格勒工作。在1925年苏联国民经济基本恢复的历史关键时期,基洛夫在联共(布)第十四次代表大会上痛斥了托洛茨基分子和 “新反对派”的谬论,以坚定不移的信心捍卫了工业化方针,并到列宁格勒各区、各工厂和各级党组织、工会、共青团等各种集会上展开了宣传联共 (布) 第十四次代表大会所作的各项决议和揭露 “新反对派”反中央的活动,捍卫了党中央的路线。1926年2月,在列宁格勒州召开的党第二十三次特别代表会议上,基洛夫当选为列宁格勒州委第一书记,同时兼任联共 (布) 中央西北局书记。从此之后,在基洛夫领导下,广大党员和群众,为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为把列宁格勒州从消费地区转变为生产地区而进行了英勇斗争,作出了突出贡献。到1927年,列宁格勒的工业已经大大超过战前水平,在三年中已基本上完成了第一个五年计划所规定的指标。基洛夫从1930年起担任联共(布) 中央政治局委员,从1934年起又兼任联共(布) 中央委员会书记,成为苏联共产党员和全体劳动人民最爱戴的领导人之一,在群众中享有很高的威信,但却遭到人民的敌人的仇恨。1934年12月1日,昂尼德·尼古拉也夫以党证为掩护,混进斯莫尔尼宫,枪杀了基洛夫。基洛夫在他的一生中,刻苦钻研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并善于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原理和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因而在俄国革命实践中作出了卓越贡献。他还参加了《苏联国内战争史》一书的编辑工作,并和斯大林、日丹诺夫一起审阅过《苏联近代史教程》、《苏联通史教程》,发表过《关于苏联历史教科书提纲的意见》和《关于近代史教科书的提纲的意见》。

相关参考

苏联 苏联·苏联肃反运动

苏联·苏联肃反运动30年代在苏联发生的一场涉及全党、全军和全国的清洗运动。起因于基洛夫遇刺事件。1934年12月1日,联共(布)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列宁格勒州委书记基洛夫在斯莫尔尼宫的走廊

苏联 苏联·1934年12月1日基洛夫遇刺事件

1934年12月1日基洛夫遇刺事件谢·米·基洛夫(柯斯特利柯夫)(1886—1934),苏联政治活动家。1904年加入俄国社会民主工党。1917年参加彼得格勒十月武装起义。1921年当选为俄共(布)中

苏联 苏联·斯维尔德洛夫

苏联·斯维尔德洛夫雅可夫·米哈伊洛维奇·斯维尔德洛夫,俄共(布)主要组织者和苏维埃国家缔造者之一。1885年6月4日诞生在尼日尼·诺夫哥罗德的一个雕刻手工业者家庭,童年和少年时代求知欲和好奇心很强,从

苏联 苏联·1940年8月瓦维洛夫案件

1940年8月瓦维洛夫案件尼·依·瓦维洛夫(1887—1943),是苏联著名的生物遗传学家、植物学家和农业专家。青年时代就读莫斯科农学院,1917年当选为萨拉托夫大学农学系教授,1920年被任命为苏联

苏联 苏联·1917年8月25日科尔尼洛夫叛乱

1917年8月25日科尔尼洛夫叛乱俄国资产阶级和地主的反革命叛乱。发生于1917年8月25日。叛乱首领是俄军最高总司令、沙皇将军科尔尼洛夫。他调动了第3骑兵军扑向彼得格勒,要求执掌军事和民事大权。布尔

历史人物 伏罗希洛夫简介 苏联红色元帅伏罗希洛夫生平 伏罗希洛夫是怎么死的

  中文名:克利缅特·叶夫列莫维奇·伏罗希洛夫  外文名:Климе́нтЕфре́мовичВороши́ло  国籍:苏联  出生地:顿巴斯叶卡捷琳诺斯拉夫省  出生日期:1881年2月4日  逝

历史百科 一场大规模进行的“肃反”运动——苏联的“大清洗”

一场大规模进行的“肃反”运动——苏联的“大清洗”1934年12月1日,斯大林的亲密合作者,联共(布)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基洛夫在列宁格勒被刺身亡。事发后,斯大林急赴列宁格勒亲审凶手。根据刺杀基洛

苏联 苏联·苏联共产党1964年10月中央全会

苏联·苏联共产党1964年10月中央全会1964年10月14日在莫斯科举行。苏共中央主席团以苏斯洛夫为首的多数派背着赫鲁晓夫筹备了这次全会,会议的主要内容是更换党的最高领导人。苏斯洛夫等主持了会议。全

历史百科 肃反浪潮席卷苏联——季诺维也夫和加米涅夫被判死刑

肃反浪潮席卷苏联——季诺维也夫和加米涅夫被判死刑30年代,因联共(布)中央书记基洛夫被暗杀而引起的大规模肃反运动,曾经如凶猛的浪潮,席卷了整个苏联。1936年8月25日,季诺维也夫和加米涅夫被枪决。格

历史人物 鲍里斯·米克哈洛夫个人资料

鲍里斯·米克哈洛夫www.cha138.com姓名:鲍里斯·米克哈洛夫性别:男国籍:苏联生日:1938年鲍里斯·米克哈洛夫毫无疑问是前苏联最杰出的摄影家。在大约30年的摄影生涯中,他拍摄了大量可称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