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 苏联·列宁

Posted 布尔什维克

篇首语:幼敏悟过人,读书辄成诵。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苏联 苏联·列宁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苏联 苏联·列宁

苏联·列宁

弗拉基米尔·伊里奇·列宁,马克思和恩格斯事业的继承者,列宁主义的创始人,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伟大领袖和导师,苏联共产党和苏维埃国家的缔造者,俄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原姓乌里扬诺夫,1870年4月22日生于新比尔斯克 (今乌里扬诺夫斯克) 一个知识分子家庭。1887年中学毕业,进入喀山大学法律系学习,很快就因参加革命学生运动被捕并被流放。1888年回到喀山,参加了马克思主义小组。1889年移居萨马拉(今古比雪夫) ,组织了当地第一个马克思主义小组。同年通过法律考试,获得从事律师工作的资格。1893年移居彼得堡,为在俄国建立马克思主义政党而进行了大量的工作,很快成了当地马克思主义者公认的领袖。1894年写了《什么是“人民之友” 以及他们如何攻击社会民主主义者? 》,全面批判了民粹派的政治纲领,提出了建立工农联盟的思想和建立革命政党的主张。1895年,创立彼得堡 “工人阶级解放斗争协会”,同年12月被捕,后来被流放到西伯利亚东部3年,在那里与克鲁普斯卡亚结婚。流放期间,写成30多篇著作,其中有《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阐述了俄国革命的不可避免性。1900年初流放期满,他自愿合法地流亡国外,侨居慕尼黑,12月直接领导出版了 “星火报”; 同月,写了《 中国的战争》,揭露了沙皇俄国侵略中国的罪行,表现了对中国人民深切的同情和崇高的国际主义精神。1901—1902年,他写了《怎么办? 》等,并协助筹备召开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大会于1903年在布鲁塞尔和伦敦召开。在那次大会上,他成为布尔什维克的领袖。1904年,他在日内瓦创办了布尔什维克报纸《前进报》。1905年俄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后,写了《社会民主党在民主革命中的两种策略》,创立了使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的理论,并于11月回彼得堡领导武装起义,12月又去芬兰领导布尔什维克的坦默福斯会议。1907年,他在伦敦出席了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五次代表大会。1908年,他在巴黎领导了该党第五次代表会议。从这年开始,他在第二国际中任俄国支部代表。1910年,他出席了第二国际哥本哈根代表大会。1912年1月,他在布拉格领导了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六次代表大会。在这次大会上,布尔什维克成为一个独立的政党。此后,他来到克拉科夫,领导了《真理报》和第四届国家杜马中社会民主党党团的工作。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他侨居瑞士,直至1917年3月。在此期间,领导布尔什维克党坚持无产阶级国际主义,揭露了第二国际机会主义者的社会沙文主义面目。1915年8月写成《论欧洲联邦口号》,第一次提出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或一个国家内获胜的理论. 1916年又写成《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1917年4月,从瑞士回到彼得堡,在党的第七次代表会议上提出了《四月提纲》,指出一切革命的根本问题是政权问题。7月,因受临时政府迫害而转入地下,但仍继续担任党的领导。8—9月,写成《国家与革命》。9月,他致函中央委员会,强调立即为夺取政权采取措施。10月,秘密地从芬兰回到彼得格勒,在布尔什维克党中央委员会会议上提出关于武装起义的决议草案。11月6—7日,亲自领导了十月武装起义,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十月革命胜利后第2天,列宁在全俄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上当选为第一届苏维埃政府 (人民委员会) 主席,领导苏联人民镇压已被推翻的地主资产阶级的疯狂反抗,亲自拟定、颁布苏维埃政权的各项法令,为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巩固新生的苏维埃政权进行了艰苦卓绝的工作。1918年3月,在列宁的坚持下,苏维埃政府同德国签订了布列斯特和约,使苏维埃俄国赢得了宝贵的喘息时间。4月,发表《苏维埃政权当前的任务》,制定了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纲领。7月,外国武装干涉和国内战争开始,在极端艰难的条件下,列宁领导苏维埃各族人民,粉碎了帝国主义的武装进攻和国内反动阶级的叛乱。1918年8月,列宁遭到社会革命党分子暗害,受重伤。11月,就任工农国防委员会主席。1919年1月,呼吁创建第三国际,3月召开了共产国际成立代表大会。列宁是大会主席团成员,会上他作了报告。1920年春,他写成《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批判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左”的思潮,论述了马克思主义在策略问题上的一系列重要原理。12月,在第八届全俄苏维埃代表大会上提出“共产主义就是苏维埃政权加全国电气化”的著名论断。1921年3月,在俄共 (布) 第十次代表大会上,又领导全党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转到新经济政策的轨道。他在《十月革命四周年》一文中,强调党在建设社会主义整个历史时期中应考虑个人利益原则,舍此就无法建成共产主义。1922年11月,在共产国际第四次代表大会上作了题为《俄国革命五周年和世界革命的前途》的报告。此后,他在病中口授了《论合作制》、《论我国革命》、《怎样改组工农检查院》、《宁肯少些,但要好些》等重要著作。这些著作内容非常丰富,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首先,它们清除了第二国际机会主义者们的思想垃圾,驱散了人们心头上的疑团,解决了在民族国家的范围内能够建成社会主义的问题,从而为布尔什维克党领导人民前进指明了方向; 其次,它们共同形成了列宁关于社会主义建设计划的理论内容,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学说,对于今天的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仍具有借鉴意义和指导作用。1923年5月,因健康恶化,前往莫斯科郊外的高尔克村休养,1924年1月21日病逝。列宁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被压迫人民和被压迫民族的解放事业,献给了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他同企图篡改马克思主义的形形色色的机会主义分子进行了坚决地斗争,同时强调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他结合实际,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把马克思主义推进到一个崭新的阶段,创立了列宁主义。著作有《列宁全集》55卷,《列宁文集》38卷等。

相关参考

苏联 苏联·1922年12月列宁口授“政治遗嘱”

1922年12月列宁口授“政治遗嘱”列宁晚年病重期间给党的代表大会口授的一组重要信件,通常称为列宁的“政治遗嘱”。列宁给代表大会的信由1922年12月23—26日口授的一组信件和1923年1月4日口授

苏联 苏联·苏共列宁执政时期党章

苏联·苏共列宁执政时期党章十月革命后,列宁在世时通过了2部党章,即1919年第八次全国代表会议和1922年第十二次全国代表会议的党章。苏共党章在党的全国代表会议上通过,迄今在苏共历史上仅这么2次。这2

苏联 苏联·1924年1月24日列宁逝世

1924年1月24日列宁逝世1924年1月21日,列宁在莫斯科市郊哥尔克村去世,终年54岁。俄共(布)中央发表了《告全党和全体劳动人民书》。23—26日,数十万人在工会大厦圆柱大厅向列宁遗体告别。苏维

苏联 苏联·1900年12月列宁创办《火星报》

1900年12月列宁创办《火星报》列宁流亡国外时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该报是第一个全俄马克思主义的秘密报纸,由列宁创办。创刊号于1900年12月在莱比锡出版,以后各号前后在慕尼黑、伦敦和日内瓦出版。参加

苏联 苏联·1946年8月14日《星》和《列宁格勒》杂志事件

1946年8月14日《星》和《列宁格勒》杂志事件《星》和《列宁格勒》是苏联颇有影响的两家大型综合性文学杂志,均在列宁格勒出版。1946年第5、6期发表了苏联作家米·米·佐琴科的讽刺小说《猴子奇遇记》,

苏联 苏联·1932年10月10日第聂伯列宁水电站建成

1932年10月10日第聂伯列宁水电站建成苏联第一个五年计划重点建设工程。1927年3月投建,总设计师伊·加·亚历山大罗夫。1932年10月10日,在乌克兰境内第聂伯河上以列宁命名的电站建成,其装机容

苏联 苏联·1942年8月肖斯塔科维奇的《第七(列宁格勒)交响乐》问世

1942年8月肖斯塔科维奇的《第七(列宁格勒)交响乐》问世肖斯塔科维奇(1906—1975),苏联著名音乐家。1925年,他创作了第一部交响乐,次年首演成功。二、三十年代,他相继创造了《第二(十月)交

历史百科 列宁纳坎的“世界末日”——苏联亚美尼亚大地震

列宁纳坎的“世界末日”——苏联亚美尼亚大地震1988年12月7日11时41分,列宁纳坎——苏联亚美尼亚共和国第二大城市的天空中,突然响起了一声非常刺耳的呼啸,整个大地颤抖起来。第一次震动持续了1分多钟

苏联 列宁逝世前后俄共(布)党内的斗争

列宁逝世前后俄共(布)党内的斗争1923年3月初,列宁再次发病,失去知觉,不能视事。此后,病情时好时坏,始终未能重返工作岗位,至1924年1月21日溘然去世。列宁逝世前后,俄共(布)党内连续发生的两次

历史人物 列宁简介 苏联缔造者列宁的人物生平介绍及死因

  ,原名弗拉基米尔·伊里奇·乌里扬诺夫,是他的笔名。世界著名的革命家、政治家、思想家、理论家、实践家。他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维埃政权的缔造者,布尔什维克党的创始人,俄国十月革命的领导人,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