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颇族的音乐特点 景颇族文化艺术

Posted 景颇族

篇首语:只给君子看门,不给小人当家。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景颇族的音乐特点 景颇族文化艺术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景颇族的音乐特点 景颇族文化艺术

景颇族有丰富、优美的口头文学,有反映景颇族起源、迁徙历史的叙事长诗;有反映景颇族与大自然作斗争的故事;也有神话、寓言、谚语、谜语等。

历史传说、故事等多与音乐相结合,又说又唱,词曲优美动听;情歌内容广泛,形式新颖活泼,能表达细腻复杂的思想感情,具有丰富的想像力和较高的意境,在景颇族的口头文学中占有重要地位。景颇族人爱好音乐和舞蹈,乐器有木鼓、牛角号、箫笛、三比(管乐器)、象脚鼓、口弦、鋩锣、钹、小三弦。

擅长集体舞,男女老幼都喜欢参加。舞蹈一般有欢庆性的、祭祀性的和娱乐性的三种。在新屋落成、战争胜利后跳欢庆性舞蹈。在祭“木代”(最大的天鬼)或老人死亡后为死者送魂时跳祭祀性舞蹈;在生产劳动之余和节日时跳娱乐性舞蹈。

景颇族舞蹈突出的特点是具有群众性,有的集体舞上千人参加,其中有60多岁的老人,也有10岁以下的少年儿童,跳起来通宵达旦,气势豪壮。着名的“目脑”(意为大伙跳舞),现已发展成景颇族一年一度的盛大节日。“目脑纵歌”是一种上千人一起跳的大型舞蹈,伴以雄浑的木鼓声,气势磅礴,表现了群舞的高度水平。景颇男子擅长刀术,平时常以耍刀为戏。妇女善编织,能织出多彩的图案花纹数百种,其中大多是动植物,精美艳丽。棉织品图案精美,富有民族特色。各种银饰都达到较高的工艺水平。

相关参考

景颇族舞蹈与音乐简介 景颇族文化

景颇族的舞蹈分为祭祀性、狩猎性、生产劳动性和欢庆性等五类。祭祀性舞蹈有"总戈"、"布滚戈"、"金再再"等,动作粗犷豪放,形象生动。狩猎性舞蹈

景颇族舞蹈与音乐简介 景颇族文化

景颇族的舞蹈分为祭祀性、狩猎性、生产劳动性和欢庆性等五类。祭祀性舞蹈有"总戈"、"布滚戈"、"金再再"等,动作粗犷豪放,形象生动。狩猎性舞蹈

景颇族织锦图案有何特点 景颇族文化

织锦图案绝大多数是由点、面、线组成。织锦图案上的点可以是各种形状的点。线也可以是粗、细、直、曲、折、弧等多种多样的线,曲折线居多,弯弧线极少。各种线同时使用,加上间隔的变化,色彩的对比,线的形态是多姿

景颇族说什么语言 景颇族谚语的特点

景颇族谚语是景颇族语言中的精华之一,它反映景颇族群众的生活和斗争的经验,折射出该民族独特的历史文化和生活环境,表达民族精神和民族性。像狮子一样的凶猛,像布谷鸟一样的选择时机是景颇族山寨流传最为广泛的一

景颇族历史 景颇族基督教信仰有何特点

  景颇族历史景颇族基督教信仰有何特点  景颇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聚居于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民族。根据2001年统计,德宏州的景颇族人口12.51万人,占全国景颇族总

景颇族人穿什么衣服 景颇族服饰风格

景颇族筒裙的特点勤劳的景颇族妇女心灵手巧,他们用毛线织成的筒裙,是她们艺术才能的集中表现。景颇族妇女从小就训练有素,一般七八岁就开始学纺织,到了十五六岁已是织筒裙的能手了。景颇族妇女以那娴熟的技巧,织

景颇族基督教信仰有何特点 景颇族历史

景颇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聚居于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民族。根据2001年统计,德宏州的景颇族人口12.51万人,占全国景颇族总人口的95%以上。景颇族是个跨境居住的民族

景颇族祭祀祖先的活动 揭秘“木脑纵歌”

集中居住在我国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景颇族,系属于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的景颇语支。据古籍记载和传说,景颇族先民是我国古老“寻传蛮”中的一部分。最早居住于青藏高原南部的山区,唐代时沿横断山脉南迁到澜沧...

景颇族服饰特点 景颇族人穿什么衣服

景颇族服饰风格介绍景颇族的服饰风格粗犷豪放。景颇族男子多穿黑色圆领对襟上衣,下身着短而宽大的黑裤,包黑布或白布头巾,头巾两边以彩色小绒球作为装饰。出门时肩上挂筒帕,腰间挎长刀,简直就是一个气宇轩昂、矫

景颇族文化艺术发展史简介 景颇族文化

景颇族主要居住在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陇川县、盈江县、潞西县、瑞丽县和畹町市。在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泸水县的片马、岗房、古浪及临沧地区的耿马县,思茅地区的澜沧县也有少量分布。只顾族有“景颇”、“载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