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 伊朗·1941年8月25日英、苏两军进入伊朗
Posted 条约
篇首语:总有一些人路过你的人生,微不足道又无比重要。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伊朗 伊朗·1941年8月25日英、苏两军进入伊朗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伊朗 伊朗·1941年8月25日英、苏两军进入伊朗
1941年8月25日英、苏两军进入伊朗
1941年8月25日,英、苏为杜绝伊朗建立亲德政权而把军队开进伊朗。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德国希望把伊朗拉到轴心国一边,大力宣传两国是同一民族,伊朗遂对不曾在本国进行殖民扩张的德国抱有好感。1929年2月,伊、德两国在德黑兰缔结《友好条约》、《侨务条约》及《航海和通商条约》。伊朗在航空、铁路、海军、武器生产等方面接纳大量德国专家和教官,许多德国间谍因此混迹其中。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伊朗政府宣布中立。苏、英两国对处于苏联腹部、拥有石油资源的伊朗与德国的密切关系深感不安,确信有在伊朗建立亲德法西斯政权的可能;苏德战争爆发后,盟国的合作需要畅通无阻地使用伊朗的交通线。1941年6月26日,7月18日和8月16日,苏、英3次照会伊朗政府要求驱逐在伊朗工作的所有德国人及其家属。伊朗政府的复照均认为其严守中立,不对任何一方采取敌对行动;且伊朗各部门需要德国专家,他们人数有限,处于伊朗政府监督之下,不会造成威胁,故不能接受苏、英的要求。1941年8月25日凌晨,伊朗受到英、苏的南北夹攻。北方苏军5000人,由诺维科夫将军指挥,兵分三路,分别从阿拉斯河、里海岸边和沙赫南下,南部英军由驻中东英军司令阿奇伯德·韦维尔将军指挥,兵分两路北上。一路渡过阿拉伯河攻打阿巴丹,一路出击南部产油区。苏、英军的推进受到伊朗军队的抵抗。8月28日,国王礼萨·沙赫下达全面停止军事抵抗的谕旨。31日,英、苏两军会师,9月,控制了伊朗的交通干线和产油区。伊朗内阁倒台,国王逊位。其后,新政府实际上加入了盟国反轴心国的行列。
相关参考
1941年8月25日英苏军队同时开入伊朗1941年8月25日,英苏两国军队为防止德军占领和利用伊朗,分别从南北出兵进入伊朗。苏军第44、47、53集团军由外高加索和里海以东地域发起进攻。英军第8师、第
1983年5月4日伊朗人民党被取缔1983年5月,与霍梅尼合作推翻巴列维王朝的伊朗人民党被伊斯兰共和国当局取缔。伊朗人民党成立于1941年9月,前身是1920年成立的伊朗共产党。1944年8月召开第一
伊朗 伊朗·1941年9月16日穆罕默德·礼萨·巴列维继承王位
1941年9月16日穆罕默德·礼萨·巴列维继承王位穆罕默德·礼萨·巴列维,1941年9月16日继承王位,1979年2月11日被推翻,在位37年。1919年10月27日,礼萨·巴列维出生于德黑兰。192
1979年8月3日伊朗专家制宪会议组成伊朗伊斯兰共和国成立伊始,为制订确立政府和国家基本形式的宪法而组建的委员会。1979年6月18日,伊朗制订了新宪法草案。政府宣布:公众首先对草案进行一个月的辩论,
1937年7月8日伊朗签署《萨德阿巴德公约》1937年7月8日,伊朗、土耳其、阿富汗、伊拉克四国在德黑兰萨德阿巴德王官签订条约,即《萨德阿巴德公约》。20世纪20年代,伊朗意欲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
伊朗 伊朗·1942年1月29日伊朗签署伊英苏《三国同盟条约》
1942年1月29日伊朗签署伊英苏《三国同盟条约》1941年9月,刚继承王位的穆罕默德·礼萨·巴列维令首相福鲁吉与英国、苏联就三国关系问题举行谈判。当时战争结局尚不明朗,伊朗对与英、苏结盟犹豫不决。1
1953年8月摩萨台与国王抗争代表激进民族利益的首相摩萨台与代表王室保守势力的君主巴列维之间,以石油国有化运动为背景展开的权力斗争。摩萨台(1879-1967),50年代初伊朗石油国有化运动的主要倡导
伊朗 伊朗·1951年5月-1952年7月伊朗与英国的石油争端
1951年5月-1952年7月伊朗与英国的石油争端1951年4月,伊朗摩萨台政府决定实施石油国有化法案。在伊朗拥有石油特权的英国企图用谈判和武力威胁使伊朗妥协,但均未能奏效。5月25日,英国将两国石油
伊朗 伊朗·1988年7月18日伊朗正式接受联合国598号决议
1988年7月18日伊朗正式接受联合国598号决议1988年7月18日伊朗宣布接受联合国安理会598号决议,长达8年的两伊战争于8月20日宣告停火。1987年7月20日,联合国通过598号决议要求两伊
1980年9月-1988年8月伊朗—伊拉克战争1980年9月至1988年8月,伊朗和伊拉克进行了8年旷日持久的战争,简称“两伊战争”。两伊之间在领土、民族和教派方面,都存在着很深的矛盾。长期以来,两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