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 伊朗·1945年11月阿塞拜疆实行民族自治
Posted 政府
篇首语:人总要找点事情做,让自己忙起来,忙起来才知道生活不易,才明白平时的忧伤都是矫情。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伊朗 伊朗·1945年11月阿塞拜疆实行民族自治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伊朗 伊朗·1945年11月阿塞拜疆实行民族自治
1945年11月阿塞拜疆实行民族自治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伊朗政府多次呼吁苏、英、美三国军队撤出伊朗。9月25日,三国正式宣布撤军。撤军声明发表不到24小时,伊朗北部苏联占领区内的阿塞拜疆发生群众运动,政府机关被占领,政府军队遭袭击。以赛义德·贾法尔·皮谢瓦里为首的阿塞拜疆民主党宣布成立。11月20-21日,大不里士举行了全民大会,大会声明:本届大会为建国大会;阿塞拜疆实行民族自治;成立民族委员会来管理内政。11月17日,伊朗哈基米政府照会苏联政府,强烈抗议苏联插手伊朗内政,支持阿塞拜疆民主党的分裂活动。同时向美、英发出照会,呼吁它们主持公道。政府派遣2000名宪兵赴大不里士,被苏军拦截于加兹温郊外。12月12日,阿塞拜疆民族议会召开,赛义德·贾法尔·皮谢瓦里受命组建阿塞拜疆民族政府。民族政府声明:承认伊朗中央政府,奉行它颁布的与阿塞拜疆自治相抵触的法令和措施;阿塞拜疆语为国语,开办民族大学;发展经济,调整土地关系。民族政府用和平及胁迫的方式使驻阿塞拜疆的伊朗政府军交出武器。该政府重新确定了地主与农民的关系,做了有利于农民的多项变革。1946年5月底,伊、苏达成协议后苏军全部撤走。10月,伊朗为召开第15届议会举行大选,政府发布命令:为了监督选举和维持秩序,特派军队分赴全国各地。阿塞拜疆民主党强烈反对此举。11月24日,政府武装部队兵分两路进攻阿塞拜疆,12月10日,进入该省,宣布戒严。阿塞拜疆民主党实施的一切措施均被取消,民族政府的参予者受到镇压。国王任命阿里·曼苏尔为驻阿塞拜疆总督,阿塞拜疆自治共和国被取缔。
相关参考
1979年11月6日巴扎尔甘辞职1979年11月6日伊朗伊斯兰共和国临时革命政府总理巴扎尔甘在担任9个月政府首脑后辞职。迈赫迪·巴扎尔甘(1906-)生于阿塞拜疆省。曾获巴黎大学热动力工程硕士学位。1
伊朗伊斯蘭共和國(伊朗),位於亞洲西南部,東鄰巴基斯坦和阿富汗,南靠波斯灣和阿拉伯海,西界土耳其和伊拉克,中北部緊靠裏海、東北部與土庫曼斯坦接壤,西北與阿塞拜疆和亞美尼亞爲鄰。伊朗舊稱“波斯”。波斯,
伊朗 伊朗·1943年11月伊朗独立地位被《德黑兰宣言》承认
1943年11月伊朗独立地位被《德黑兰宣言》承认1943年11月20日,伊朗首相索希利被告知美国、苏联、英国首脑将在德黑兰召开会议。12月1日三国发表《德黑兰宣言》,其中有关伊朗的论述指出:“美利坚合
1979年11月4日伊朗学生占领美国使馆事件1979年11月4日中午,百余名伊朗穆斯林学生冲进美国驻德黑兰使馆,扣留其中100名工作人员为人质,内有66名是美国人。事件爆发后,伊朗巴扎尔甘政府辞职,伊
1979年11月4日伊朗扣留美国人质事件1979年2月,伊朗国内发生革命,巴列维王朝被推翻,什叶派宗教领袖霍梅尼回国执政,并要求美国引渡前国王巴列维回国受审。1979年11月4日,伊朗首都德黑兰有数百
1980年11月12日伊朗军队空袭科威特两伊战争爆发后,沙特阿拉伯、科威特等海湾阿拉伯国家站在伊拉克一边。由此伊朗和科威特之间常发生争执。1980年11月12日和16日以及1981年6月,伊朗方面三次
1986年11月“伊朗门事件”美国向伊朗秘密出售武器,以换取被扣押的美国人质获释的秘密行动。此事使里根政府陷入严重的政治危机。因人们将其与导致尼克松下台的水门事件相提并论,故被称为伊“朗门事件”。19
1949年10月伊朗民族阵线成立1949年10月,伊朗第16届议会选举期间,由伊朗党、伊朗劳动党、伊斯兰教保卫者协会等民族资产阶级党派合并成立了伊朗民族阵线。创始人为穆罕默德·摩萨台。该党主张维护国家
1989年7月28日伊朗宪法修正案通过1989年7月28日,伊朗公民投票通过了对宪法的48项修正案。该宪法是伊斯兰革命后于1979年12月颁布的,它规定实行政教合一制度,神权统治高于一切。在10年的实
1979年4月22日伊斯兰革命卫队建立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由在推翻国王政权过程中自发形成的民兵组成,正式成立于1979年4月。伊朗伊斯兰共和国成立后,霍梅尼为首的领导人对前国王军队不信任,对军队实行了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