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 伊朗·1989-1991年伊朗务实派与强硬派发生争议
Posted 总统
篇首语:再长的路,一步步也能走完;再短的路,不迈开双脚也无法到达。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伊朗 伊朗·1989-1991年伊朗务实派与强硬派发生争议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伊朗 伊朗·1989-1991年伊朗务实派与强硬派发生争议
1989-1991年伊朗务实派与强硬派发生争议
这场争议实质是伊朗领导层内的权力斗争在方针政策和意识形态上的反映。务实派,亦称自由派,以拉夫贾桑尼和哈梅内伊为首,主张讲求实效,实行集体领导,与西方增加接触,重建伊朗经济,加强私营部门力量。强硬派,又叫保守派,以穆赫塔希米和穆萨维为首,主张对经济部门实行更多的国家控制,抵制西方渗透,对内对外扩大伊斯兰原教旨主义的影响。两派观点分歧在霍梅尼当权时期已经存在,霍去世后分歧表面化。1989年7月底,拉夫桑贾尼当选总统,拥有更大实权,精神领袖哈梅内伊与他密切配合,推行务实而温和的内政外交策略。他挑选的内阁成员中,排除了前内阁总理穆萨维、前内政部长穆赫塔希米和前新闻部长雷萨里等强硬派领导人。但在270个席位的议会中,强硬派占有明显优势,牵制总统政策的实施。站在强硬派一边的霍梅尼的儿子曾警告拉夫桑贾尼总统不要把国家领入歧途。1990-1991年,两派在如何继承霍梅尼精神遗产、专家会议职权、西方贷款、外国领导人来访等问题上已爆发数次公开舌战。目前力量对比,务实派占优势。
相关参考
最近,伊朗核问题再次成为国际社会的一大焦点。以色列则在其中扮演了积极而强硬的角色,不断强调用武力摧毁伊朗军事设施的可能。这种咄咄逼人的气势,让不少总是莫名同情伊朗的国人感到反感。一些媒体因而将犹太人古
1949年10月伊朗民族阵线成立1949年10月,伊朗第16届议会选举期间,由伊朗党、伊朗劳动党、伊斯兰教保卫者协会等民族资产阶级党派合并成立了伊朗民族阵线。创始人为穆罕默德·摩萨台。该党主张维护国家
1979-1981年伊朗扣押美国人质事件1979年11月4日晚,伊朗政府对当天学生占领美使馆一事发表声明,认为学生的行为反映了伊朗国民对美国无视伊朗政府关于不要让巴列维国王到美国治病的要求而表达的自然
1951-1954年伊朗石油工业国有化运动二战前,伊朗丰富的石油资源被英国等帝国主义国家垄断。二战后,伊朗反帝民族运动高涨。1950年,英国欲强迫伊朗议会通过对《1933年石油租让协定》的《补充协定》
1941年8月25日英、苏两军进入伊朗1941年8月25日,英、苏为杜绝伊朗建立亲德政权而把军队开进伊朗。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德国希望把伊朗拉到轴心国一边,大力宣传两国是同一民族,伊朗遂对不曾在本国进
1977年底-1979年伊朗伊斯兰革命这是伊朗推翻巴列维王朝、以伊斯兰教占领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一次革命。1963年,巴列维国王推行旨在使伊朗现代化的“白色革命”,引起社会矛盾激化。1977年底至197
1928-1938年伊朗开通纵贯南北的大铁路伊朗国王礼萨·沙赫掌权后,为了发展民族经济,计划改善交通、市政、教育等的落后状况,横贯伊朗大铁路的修建是其中的部分内容。1928年,伊朗政府征收特别间接税,
1979年2月霍梅尼重返伊朗伊朗宗教领袖霍梅尼1979年2月结束长达15年的流亡生活回到德黑兰,最终推翻巴列维王朝,在伊朗结束长达2500年的君主统治。鲁霍拉·穆萨维·霍梅尼(1902-1989)生于
1962年伊朗推行白色革命60年代初至70年代中后期,伊朗国王穆罕默德·巴列维推行了“自上而下”的既不流血也不损害自由的社会经济改革,被称为白色革命。1962年底,巴列维国王在德黑兰举行的一次全国农村
1946年1月19日伊朗向联合国指控苏联1946年1月19日,伊朗首相易卜拉掀·哈基米指令出席第一届联合国大会的伊朗代表团团长赛义德·哈桑·塔吉扎就“苏联干涉伊朗内政“向联合国正式提出指控,伊朗成为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