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汉后期第一将领 魏延英明毁在小说手里

Posted 政权

篇首语:案头见蠹鱼,犹胜凡俦侣。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蜀汉后期第一将领 魏延英明毁在小说手里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蜀汉后期第一将领 魏延英明毁在小说手里

2、一世英名毁在儿子和司马迁手里 秦穆公的另一面

蜀汉后期第一将领 魏延英明毁在小说手里

  在《三国演义》这部小说出现之前,尊刘贬曹的情况远没有这么严重。但是自从罗贯中完成了这部作品之后,刘备成了全国人民的大救星,曹操则成了一代奸雄。但是这仅仅是文学作品,与真实的历史存在着很大的差距。现在很多人会把一系列文学作品作为历史剧去思考,这本身就是错误的。在三国人物中,魏延绝对是一个命苦的人。也不知罗贯中对他有什么成见,以至于把魏延从头黑到尾。但在真实的历史中,魏延的作用很大,甚至超过了刘备的三弟张飞。  

  一、刘备破格提拔魏延,张飞颇感意外

  魏延加入刘备集团之后,一直被刘备视为下一代的主力培养。刘备盘踞收取西川时期,魏延和黄忠是主力。关羽和张飞则协助诸葛亮留守荆州,至于赵云那是被严重神化的人物,赵云在三国时期并不起眼。刘备占领西川之后,张飞和魏延负责对于北方的曹操,此时年轻的魏延已经开始崭露头角。处于对马超的不信任,在马超领兵出征时,魏延通常作为助手跟随。这第一是协助马超,第二就是监视。诸葛亮对魏延的偏见,在历史中找不到任何的记载,更何况诸葛亮和赵云一样都是被严重神化的人物。刘备占据益州、荆州之后,荆州有关羽,益州则是张飞和魏延。马超和黄忠虽然地位高于魏延,但实际效能上则远不如魏延。

  在经过汉中之战以后,刘备击败了曹操,成功夺取了汉中地区的控制权。汉中地区对刘备集团至关重要,这片地区即是拱卫西川的屏障,又是进军关中的跳板。选择何人镇守这片地区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当时张飞是热门人选。荆州交给了关羽,汉中自然要交给张飞,这两个人对刘备绝对忠诚。众人已经提前向张飞表示祝贺,张飞也感觉舍我其谁。但是刘备在考虑到张飞的一系列缺点之后,决定破格提拔魏延。最终任命魏延镇守汉中,这个命令下达以后,包括张飞在内的众人都十分意外。刘备的这个命令等于是将魏延提升了两级,之前的魏延只是那几位大将的副手,现在则超越了张、黄、马等人,成为了独当一面的统帅。在具体效能上,甚至可以与关羽并驾齐驱。

  二、名将凋零之后,魏延成为蜀汉政权唯一的大将

  刘备的事业在达到顶峰之后,开始急转直下。首先是关羽战败、荆州失守,为了夺回荆州,刘备决定亲自率领全国的主力进攻孙权。但是就在刘备出征的前夕,黄忠病逝、张飞被杀,刘备一时之间丧失了所有的大将。马超和魏延在北方防御曹操,两个人谁也不能动。最终刘备被名将陆逊击败,6万多军队全军覆没。在此之后,刘备的事业一跌不振。而且祸不单行,就在刘备病倒以后,四虎大将中的唯一硕果仅存者马超病逝。此时蜀汉政权中,军队只剩下了不到4万,至于主要的将领只剩下了魏延。赵云在诸葛亮主政时期才开始被启用。在这样的局面下,魏延成了诸葛亮手里的救火队长。

  在诸葛亮一系列的军事行动中,魏延均扮演了重要角色,他的地位一直在赵云之上。但是在姜维投降之后,情况又发生了变化。诸葛亮把姜维看做下一代的接班人来培养,而姜维和魏延存在着矛盾。诸葛亮并没有过分偏袒姜维,不过护短是难免的。诸葛亮与魏延的矛盾主要集中在军事行动上,魏延建议奇袭,而诸葛亮主战稳扎稳打。奇袭虽然可以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但是一旦失败,极大的损失是贫弱的蜀汉政权无法承受的。因此诸葛亮一再否决威严的建议,两个人的矛盾开始激化。当时的魏延已经是仅次于刘禅和诸葛亮的三号人物,他在军队中的威望也相当高。

  三、魏延谋反其实是一场冤案

  在诸葛亮去世以后,姜维、杨仪与魏延的矛盾升级。双方均上奏刘禅称对方谋反,刘禅自然是一个头两个大。此时刘禅身边的蒋琬、费祎则认为姜维和杨仪不会谋反,既然不是他们二人谋反,那就一定是魏延谋反。客观的说,这个判断十分的武断,他们双方最多是想打垮对方而已。说魏延勾结魏国,这更不可能。魏延已经是蜀汉政权中级别最高的将领,投降曹魏以后,他的地位只会低不会高。更何况魏延与曹魏征战多年,他即便想投降,曹魏政权也不会接受。最终魏延被马岱斩杀,而马岱是马超的堂弟,当年魏延与马超的关系很差。魏延谋反一案是一个被流传了600多年的冤案,这场事件的实质是蜀汉政权内部的一次权力斗争。

一世英名毁在儿子和司马迁手里 秦穆公的另一面

秦穆公是春秋战国时期少有的英明君主。但凡做君王的,英明睿智就容易刚愎自用,雄壮勇武难免残忍暴虐,秦穆公却是个少有的例外。他雄才大略却礼贤下士知错必改,雄壮勇武却宽仁大度常常以德报怨。有史为证:

珍惜人才。百里傒是虞国的亡国之臣,被晋献公当做奴隶送给秦国。百里傒逃跑被楚国人拿获。秦穆公素闻百里傒有才能,想用重金将他赎回,又担心楚国人醒悟不给,便派人对楚王说:“我家的陪嫁奴隶百里傒逃到这里,请允许我用五张黑色公羊皮赎回他。”楚王不察,便送还百里傒。此时百里傒已经七十多岁了,秦穆公亲自解除了对他的禁锢,与他探讨国家大事。百里傒推辞说:“我乃亡国之臣,不值大王询问?”秦穆公道:“虞君不用子,所以亡国。此非子罪也。”秦穆公坚持向百里傒询问治国之道,君臣畅谈数日,收获良多,之后秦穆公便授百里傒以国政。在那个君臣父子讲门第论出身的年代,如此不以贵贱,不论出身,唯才是举,传为千古美谈。

敢于担当,知错必改。秦人的祖先最早受封于甘肃天水一带的犬丘,四面是秦岭大山,土地贫瘠,人口凋敝。秦国人审时度势,只有向东发展,才能得地利不断壮大。秦穆公三十三年,派孟明视、西乞术和白乙丙率兵东进取攻打郑国,结果三将兵败被俘。论起这次兵败,直接责任完全是因为三将擅自更改进攻目标,不去攻打郑国,却袭占了友邦晋国的滑邑,于是晋君震怒,发兵来攻,已而大败。

如此,秦穆公完全可以推卸责任,将三将问罪处斩。可是他却没有这么做,而是主动承担失败的责任。秦穆公亲自穿着白色的丧服,到郊外迎接三位败将,公开承认错误:“孤以不用百里傒、蹇叔言以辱三子,三子何罪乎?子其悉心雪耻,毋怠。”之后秦穆公恢复了三个人的官职俸禄,更加厚待他们,这才有后来三将破釜沉舟,大败晋军的胜利。

以德报怨。晋国内乱,公子夷吾在秦穆公的帮助下继位为晋惠公,即位之后却背弃诺言,不肯割让河西八城给秦国。有人谏言叫秦穆公趁其立足未稳,发兵攻打晋国,秦穆公没有采纳。三年后晋国大旱,派人来向秦国借粮。有人又建议不予粮食,“因其饥而伐之”。秦穆公又没有采纳,而是决定支援晋国粮食以解百姓饥荒。水陆并进,“以船漕车转,自雍相望至绛。”然而,秦穆公的这些善举却并没有换来晋惠公的感恩戴德。

两年后秦国粮食歉收,向晋国借粮,晋惠公却采纳大臣的建议,“因其饥伐之,可有大功”,发兵攻秦。两军战于韩地,结果秦军大胜,还俘获了晋惠公夷吾。对此忘恩负义之人,此时秦穆公正可以杀之以解心头之恨。可是他却没有这么做,而是以诸侯之礼待之,与晋国订立盟约,送其回国。晋惠公夷吾受此感动,回国之后履行诺言,把晋国河西的土地赠与秦国,并派太子圉到秦国作人质。秦穆公也开疆扩土,使秦国东部边界抵达黄河。

宽仁恤民。秦穆公丢失了一匹良马,岐山下的农民抓到了杀吃了。官吏拿住杀马吃肉之人,要加以法办。秦穆公闻报说:“君子不能因为牲畜的缘故而伤害人。我听说,吃了良马肉如果不喝洒会伤身体。”于是下令,不仅赦免了这些人的罪过,还派人赐酒。想想今天一些土豪,养条狗咬了人叫人踢几脚,还要仗势打人,秦穆公何其宽大仁慈、体恤百姓?

雄才大略,英勇威武。秦穆公经常身先士卒,带领士卒在战场上厮杀。与晋惠公韩地一战,秦穆公杀入敌阵,因负伤而身陷重围,差点丢了性命。在秦国的发展战略上,他审时度势,不是一味抱残守缺,在东进战略一时受阻时,巧妙地寻找敌之薄弱点开拓发展,“三十七年,秦用由余谋伐戎王,益国十二,开地千里,遂霸西戎。”

这样一个贤明君主,死后却没能获得应有的赞誉,究其缘由,毁在儿子和司马迁手里。

司马迁在记载了秦穆公的丰功伟绩之后,跟着写道:“三十九年,缪公卒,葬雍。从死者百七十七人,秦之良臣子舆氏三人名曰奄息、仲行、鍼虎,亦在从死之中。”用活人殉葬,有史可考,商、周两朝十分盛行。考古发掘的殷墟侯家庄商王大墓有164具殉葬者尸体。商王妃妇好墓有16具殉葬尸体,小小的曽侯乙的墓中,也有21具殉葬尸体。周天子更是无一例外用活人殉葬。烽火戏诸侯的周幽王,一个亡国之君,也用了一百多人殉葬。齐桓公、吴王阖闾也都用活人殉葬。孔子听说有人用陶俑代替活人殉葬,还气愤地大骂:“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你们都断子绝孙了吗?怎么能拿陶俑糊弄先人?

周天子,诸侯列国的殉葬黑白不提,却单单在秦穆公传后加一段殉葬的记载,甚至杜撰一首歌谣来加强读者的印象。“秦人哀之,为作歌《黄鸟》之诗。君之曰:‘秦缪公广地益国,东服强晋,西霸戎夷,然不为诸侯盟主,亦宜哉。死而弃民,收其良臣而从死。且先王崩,尚犹遗德垂法,况夺之善人良臣百姓所哀者乎?’”这就是司马迁的能耐,几个字,一两句话,一点小零碎就能把一个人一生的丰功伟绩一举颠覆,这种例子我已经在《真秦始皇》和博文中列举了许多,在此不赘。如果硬要将此零碎当真,在那个没有报纸录音的年代,天下大乱改朝换代,秦国人骂他们政府君王的话,竟然流传六七百年传到司马迁耳朵里,我们只能叹服秦国政府对反对党的开明,秦国人保护文化遗产的成功。

其实,殉葬这个事情多半都是子孙后人要表忠心,想使坏。毛先生山崩没说要躺在天安门广场,华国锋要表忠心修个纪念堂,叫毛先生至今快40年了还不能入土为安超生转世。秦始皇病死在沙丘平台,没有留下任何确凿的遗言,秦二世害怕诸多的后妈质疑他的皇位,便弄了个殉葬好铲除后患。秦穆公有四十个儿子,太子即位为秦康公,叫三位良臣殉葬一箭双雕,既铲除了制约他的老臣,以免自己动手有风险还坏了名声,又警告了诸多的弟弟休要有非分之想。

秦穆公是无辜的,没有任何证据显示是秦穆公要用活人、良臣殉葬。

相关参考

魏延是蜀汉后期第一名将却被小说家毁了600多年

在《三国演义》这部小说出现之前,尊刘贬曹的情况远没有这么严重。但是自从罗贯中完成了这部作品之后,刘备成了全国人民的大救星,曹操则成了一代奸雄。但是这仅仅是文学作品,与真实的历史存在着很大的差距。现在很

蜀汉历史第一大冤案,魏延究竟为何要“谋反”

魏延是一位效忠蜀汉,深得刘备依赖和重用的良臣。魏延出身行伍,早年领部属随刘备入蜀,想为光复汉室建立一番功绩,因而屡立战功而不断升迁。汉献帝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刘备夺取汉中,封汉中王,迁治成都,

唐朝一将领,没有多大名气,为何能在凌烟阁24功臣中位列第二

古代的开国皇帝,在登基称帝后,都会对有功之臣进行封赏,不仅要给他们加官进爵,还会按照功劳的大小进行排位。比如汉高祖刘邦,就把萧何排在众功臣之首;汉明帝刘庄继位后,命人在云台为当年的二十八位功臣画像,以

三国蜀汉名将魏延简介 魏延为何要造反?

三国蜀汉名将魏延简介魏延为何要造反?  魏延人物生平简介  魏延字文长,是三国时期蜀汉名将,深受刘备器重。刘备入川时因数有战功被任命为牙门将军,刘备攻下汉中后又将其破格提拔为镇远将军,领汉中太守,镇守

诸葛亮为何临死前还要遗计马岱杀死魏延

每每看点评三国的文章,当提到三国里谁死得最冤的时候,四大叔魏延(为什么叫魏延四大叔呢?额,估计得是八零后以上年纪的朋友才知道,哈哈)都排第一,为什么呢?四大叔可是五虎将死后,蜀汉的第一将啊,也就是和我

揭秘魏延谋反一案的历史真相

魏延是蜀汉历史上著名的将领之一,可以说继关张马黄赵之后,他是当之无愧的蜀汉第一猛将,以其智勇双全,为蜀汉的伐魏大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是他的死却成为蜀汉乃至三国历史上最大的冤案,没有之一。按照小说

诸葛亮临终留一秘密特工,除掉一谋臣和一猛将,却为蜀汉延寿30年

无论在小说《三国演义》还是在正史《三国志》中,魏延都是蜀汉后期在军事上的中流砥柱。但根据小说的说法,魏延因「”脑后有反骨”,并不受诸葛亮信任。诸葛亮死后,更是秘密派遣马岱作为内应,一刀砍死了意图反叛的

一场绝地之战,结果却让一将领遗臭万年,其实他背了一个很大的锅

长平之战是我国历史上,影响非常深远的一场战争。这一场决定天下大势的战役,成为了秦国横扫六国的开端。战争总是残酷的,有人胜利,自然也就有人失败。这场战争成就了武安君白起,让他一跃成为了战国第一名将,同时

魏延简介,为什么反

  魏延(?——234),字文长,义阳(今河南省信阳市浉河区三里店)人。三国时期蜀汉名将,以部曲身份随刘备入蜀,因屡立战功而深受刘备信任,刘备称汉中王后拔魏延为督汉中镇远将军,领汉中太守;蜀汉建立后升

蜀汉被冤死的大将魏延,他为何不得不死

人常说少不看三国,我却时常翻看,因为《三国志》文言较为难以理解,我翻看的是《三国演义》,对好几个人物都印象颇深,今天要说的是这个被冤死的蜀汉大将——魏延,还被夷三族!以至后期蜀中无人,还出了一个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