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 德国

Posted 联邦

篇首语:星星使天空绚烂夺目,知识人们增长才干。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德国 德国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德国 德国

德国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地处欧洲中部。东邻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南毗奥地利、瑞士,西界荷兰、比利时、卢森堡、法国,北接丹麦并濒北海和波罗的海。海岸线长1333公里。面积356945平方公里,人口7907万(1990年)。居民以德意志人为主,少数民族有丹麦人、吉普赛人和索布族人。大多数居民信仰基督教新教和天主教。通用德语。行政区划分为16个州 (原东德及西柏林占6个)。首都柏林,人口341万。波恩是联邦议会、政府所在地。

早在公元前,日耳曼人就在今德国地区居住。10世纪初形成德意志国家。962年建立德意志民族的神圣罗马帝国。13世纪中期步入封建割据时代。1848年爆发资产阶级民主革命。1871年普鲁士王国重新建立统一的德意志帝国。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帝国瓦解。1919年2月建立魏玛共和国。1933年希特勒上台后建立德意志第三帝国,继而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1945年5月战败后被美、苏、英、法四国占领,后分别成立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国。1989年民德政局急剧变化,德国重新走向统一。1990年10月3日,民德正式加入德意志联邦共和国,两德重新统一。

德国是议会共和制国家。联邦总统为国家元首,联邦总理为政府首脑。外交、国防、货币、海关、邮电属联邦管辖。1990年12月2日,全德举行首次大选,联盟党和自民党获胜继续执政。现任总统魏茨泽克,总理科尔。议会由联邦议院和联邦参议院组成,任期分别为4年和1年。

德国是世界最发达的工业国之一,是欧共体内最大的工业生产基地和市场。两德统一后国力更加雄厚。1990年度国民生产总值达15203亿美元,居西方第3位,人均国民生产总值19594美元。主要工业部门有机械、化工、电气、汽车、光学仪器等。

相关参考

德国 德国·1918年11月11日德国缔结停战协定

1918年11月11日德国缔结停战协定1918年8月,德国军队在战场上节节败退。在国内,反战罢工浪潮席卷各地城市。9月,德国军方正式要求德国政府进行停战谈判。10月4日,成立了以巴登亲王马克斯为帝国宰

德国 德国革命爆发

德国革命爆发19世纪中后期,普鲁士经过3次王朝战争,统一了德国,并确立了容克资产阶级在德国的统治,使德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德国资本主义保留了浓厚的封建残余:政治上,保留了半专制主义的君主制度,

德国 德国·1949年5月《德国基本法》获得批准并生效

1949年5月《德国基本法》获得批准并生效1945年法西斯德国战败投降后,美、英、法、苏分别占领了德国,建立了4个占领区,并由4国组成盟国管制委员会,接管德国的最高权力。美、英、法3个占领区(统称西占

德国 德国统一

德国统一战后,东西方特别是美苏之间长期而全面的对抗,致使德国统一的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1949年,联邦德国和民主德国先后建国,1955年两德分别加入北约和华约,1973年又同时加入联合国,1975年一

德国 德国·1940年12月德国制订巴巴罗萨计划

1940年12月德国制订巴巴罗萨计划巴巴罗萨,意即“红胡子”,是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腓特烈一世的绰号。法西斯德国以它为代号,制订了侵略苏联的作战计划,史称“巴巴罗萨计划”。该计划起草于1940年8月,12

德国 德国·1990年10月3日德国重新统一

1990年10月3日德国重新统一80年代末,国际环境和东欧国家政局的急剧变化为德国实现重新统一提供了可能性。大批民德人逃往西德是民德政局发生变化和西德走向统一的契机。1989年11月9日,民德政府被迫

德国 德国·1935年1月13日萨尔区重新归并德国

1935年1月13日萨尔区重新归并德国萨尔位于德国西南部,南同法国接壤,是德国重要煤炭基地,长期为德、法争夺的对象。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签订的《凡尔赛条约》规定,萨尔区由国际联盟委托法国代管15年,这期间

德国 德国·1980年1月德国绿党成立

1980年1月德国绿党成立绿党是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有影响的环境保护组织。70年代以来,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环境污染严重,生态平衡失调,加之政府为弥补能源不足而大力发展核能,引起广大群众的不安,环境保护运动兴

德国 德国·1973-1975年德国70年代国内经济危机

1973-1975年德国70年代国内经济危机联邦德国经济在经过60年代后期至70年初期的平稳发展阶段以后,于1973年开始陷入战后第2次全面性的危机。危机一直持续到1975年7月。前后共20个月。19

德国 德国纺织工人起义

德国纺织工人起义19世纪40年代,德国爆发了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作为德国纺织工业中心之一的西里西亚,随着德国资本主义的发展,那里的工人所受的剥削日益严重,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越来越尖锐。40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