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至一兵一卒亦向常德挺进 国军抗战英烈孙明瑾
Posted
篇首语:学新温故,学以致用,总结提高。。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战至一兵一卒亦向常德挺进 国军抗战英烈孙明瑾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战至一兵一卒亦向常德挺进 国军抗战英烈孙明瑾
孙明瑾,1905—1943,江苏宿迁人,牺牲于湖南常德,时任预备第10师少将师长
孙明瑾,字玉轩,出生于一户基督教家庭,自幼教育极严,中学毕业后做过两年小学教员。1927 年考入南京金陵大学,但因经济条件不允许,只读了一个学期。此时,正好军事交通技术学校在南京招生,孙明瑾眼前一亮,顺利考取无线报务系。1928 年9 月,军事交通技术学校并入黄埔军校(是年3 月已由广州迁入南京),孙明瑾的学籍转为军校第六期交通兵科。1929 年5 月,学有所成的孙明瑾分派到国民政府警卫团担任无线报务员,随着警卫部队扩编,他在第87 师逐步升任排长、连长、营长等职。
1935 年12 月,孙明瑾考入陆军大学正则班第十四期,淞沪会战期间,他和部分学员在校方安排下前往上海战场考察,历时两个多月。1938 年7 月,孙明瑾以优异的毕业成绩获得留校资格,担任上校兵学教官,不久又跨进兵学研究院深造。抗日战火燃遍大江南北,孙明瑾不甘心长期呆在教育机关,他多次请缨赴前线参战,终获校方同意,调任第三战区司令长官部参谋处第一科上校科长。1940 年3 月,孙明瑾升任预备第10 师少将参谋长,与方先觉师长相处甚欢。预10 师后来从第三战区调到第九战区,孙明瑾升迁副师长。1941 年12 月,日军第三次进攻长沙,第10 军负责守城,预10 师担任岳麓山防务,孙明瑾勉励官兵说:“打仗是我们军人的本职,此次作战,我们以逸待劳,具备利条件,要坚定信心,沉着应战。”经过四昼夜血战,守军炊事兵、饲养兵、号兵都参加了白刃肉搏,终于保住长沙核心阵地不失。第三次长沙会战取得重大胜利,方先觉升任第10军军长,孙明瑾递升预10 师师长。
1943 年11 月,日军发动“ 常德作战”,逐次击破第六战区国军的抵抗,渐渐包围常德。23 日,蒋介石下令刚从衡山开至湘潭的第10 军,经益阳速向桃源方向搜索前进,兼程向常德以南地区前进。25 日,预10 师按时到达常德以南的马迹塘,奉命掩护全军左侧背,逐次推进常德城。27 日,第10 军猛攻德山、常德方面之敌,预10 师一度攻至二里冈,后因受到桃源方向日军威胁,退据放羊坪附近。常德守军连日苦战,迭电层峰请求救援,第九战区司令长官薛岳严令限期克复德山。但因日军在常德以南层层阻击,解围战斗进展缓慢,孙明瑾准备转向右翼钻隙挺进,他斩钉截铁地表示:“本师已抱定不成功便成仁之决心,打到一兵一卒亦向德山方向突进!”30 日傍晚,预10 师进抵赵家桥,方先觉示意明日拂晓再兴攻势。孙明瑾担心白天行军目标过大,决定连夜开始行动。或许是警戒搜索有所疏忽,预10 师没有发现敌人在赵家桥西北隘路上布下的伏兵。12 月1日晨,日军突然猛袭而来,时任预10 师副师长兼政治部主任的李拔夫回忆说:“师部和直属部队所选的行军路线有一段是小丛林地带,道路狭窄,搜索、瞭望均感困难。行至上阧山附近山隘时,遭遇日军伏击,官兵非死即伤。随后的直属部队无法展开,各自脱离阵地。”孙明瑾临危不惧,收容残部组织最后的反击,不幸遭到日军机枪扫射,身中数弹当场阵亡。
收复常德后,方先觉派人找到孙明瑾的遗骸,厚葬南岳衡山。1944 年2 月,国民政府追晋孙明瑾为陆军中将。1956 年12 月,人民政府追认他为革命烈士。孙家后人现居江苏宿迁,孙瑞星是孙明瑾最小的儿子,他认为自己的名字蕴含着对父亲的纪念:“ 我出生才三个月,父亲就在常德会战中殉国了。父亲的壮烈牺牲,就像是天上的一颗星陨落了。”
相关参考
赵家桥,只是常德一个很不起眼的小地名,小到在地图上都难以找到它的坐标。然而,在72年前,英勇的中国将士曾经在这里与日本侵略者进行了一场激烈的战斗,国军陆军第十军预十师师长孙明瑾就牺牲在这里。近日,在当
孙明瑾,中国国民党爱国将领,著名抗日英雄。曾参加北伐战争。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率部转战各地,屡挫强敌,以战功升任陆军第十军第十预备师少将师长。>>1943年12月初,在日军再次发动大规模进攻之际
中国和印度历史上最早的一次兵戈之争,发生在距今1300多年前的唐朝太宗年间。当时中国派往印度的一个小小特使,没费唐朝一兵一卒,便大败印度军队,灭了中印度古国,令东印度国王折服,声势威震整个印度次大陆,
此人不用一兵一卒就,三年时间只买鹿,就将一个国家搞垮?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政权的更迭绝对少不了战争,而一旦发生战争就肯定少不了流血事件。所以无论何时,能够不费一兵一卒就可以攻城略地的战
中国和印度历史上最早的一次兵戈之争,发生在距今1300多年前的唐朝太宗年间。当时中国派往印度的一个小小特使,没费唐朝一兵一卒,便大败印度军队,灭了中印度古国,令东印度国王折服,声势威震整个印度次大陆,
中国和印度历史上最早的一次兵戈之争,发生在距今1300多年前的唐朝太宗年间。当时中国派往印度的一个小小特使,没费唐朝一兵一卒,便大败印度军队,灭了中印度古国,令东印度国王折服,声势威震整个印度次大陆,
大家好,今天是2015年10月12日,历史上的今天――-新四军正式组建。知古今事,行天下路,这里是文天下。今天我们讲春秋。子贡洞察形势,利用各国之间的矛盾,因势利导,投各国国君之所好,摇唇鼓舌,纵横捭
光绪身边的变法集团在政治上的幼稚,集中体现在康有为身上。而康有为的不成熟,则体现在他的狂之一字上。极端固执是康有为最显着的性格特征,这对于一个政治家来说则是致命的缺陷。这导致康有为目光狭隘、行事偏激,
英国侵略者第二次占领定海城之后,为了达到长期占领、掌控浙江海域的目的,接着又出兵镇海、宁波。镇海军民奋起抵抗,直至城陷;宁波守军不战溃逃,被英军轻易得手。这两次战役的失败,表明清政府在浙江战场上已
618年(武德元年),为了对于薛举,李渊派使者出访凉州(即武威)与李轨结盟,称其为堂弟,李轨十分愉快。与李轨结盟,只是李渊的权宜之计,为的是对于西秦。西秦被覆灭后,李渊下旨封爵李轨为凉州大总管、凉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