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百科 遥望标符接力信

Posted 视觉

篇首语:真正的强者,不是没有眼泪的人,而是含着泪奋斗的人。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知识百科 遥望标符接力信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知识百科 遥望标符接力信

遥望标符接力信

文字发明以后,人们虽然可以借助书信来互通音讯,但书信传递的速度一直很慢。在近现代交通工具出现以前,最快速度也只能是一匹骏马的速度,每小时平均大约15km左右。

1684年,英国著名物理学家和化学家罗伯特·胡克在皇家学会的一次演说中,首先提出了视觉通信的原理。他们建议,在通信时,把要传送的文字的一个个字母和代表各种各样意义的编码符号,挂在高处的木框架上,让对方看到并接收下来。但这个建议一直没有能够实现。

一直到1790年,法国工程师劳德·查佩和他的弟兄们根据胡克提出的视觉通信的原理,成功地研制出了一个实用的通信系统,这种系统能将报文很快发送到全法国。

整个系统是由许多建在山丘之巅的塔站组成。在这些塔站的顶上,高高竖起一根木柱,木柱顶端安上一条水平横杆,横杆两端还要有两个垂直臂,组成所谓的“托架式信号机”。木柱可以转动,借助绳索,还能使横杆和垂直臂转动,以构成不同的位形。不同位形代表不同的文字和信息内容。所有的塔站都建立在信息传送线路上,一个接一个地构成了“接力系统”;下个站用望远镜可观看到上个站信号机的位形,通过操作,可使本站的信号机也呈现这样的位形;下个站再把它前个站的位形往下传送……就这样,始发站发出的文字信息便会被传递到目的地。

这种视觉通信方式能够在很短的时间里把信息从中央传到地方,或把各地的情报收集上来。

1794年8月15日,这种信号机第一次在里尔和巴黎之间使用,报文的内容是向政府报告军队已夺取莱奎斯诺的消息。据说,1815年拿破仑从厄尔巴岛逃出的消息,也是通过这种托架式信号机很快传到巴黎的。

视觉通报方式一度在欧洲盛行。英国的乔治·默里大臣设计了一个由6扇活门组成的视觉通报装置。每扇活门垂直放置时为“关”,水平放置时为“开”,它们的不同状态组合表示了不同的字母,每个字母又代表不同的意思,如6个活门全部打开,代表字母A,表示停止工作;全部关闭代表C,表示作好接收信号的准备,等等。

视觉通报是当时最快的通信方式,每分钟能传270km。它的最大缺点是受气候影响大,夜间也难以使用,耗费人力、财力多,且不能为一般百姓服务。

相关参考

知识百科 为什么月亮在晚上出现

为什么月亮在晚上出现晴朗的夜晚,我们遥望天空,经常可以看到天幕上出现的月亮。那么,为什么月亮总是在晚上出现呢?其实,月亮在白天也出现。只是因为白天太阳的光芒太强,月亮显得暗淡无光,所以我们才无法看到它

知识百科 以物传意人言信

以物传意人言信古人传递信息的方式有很多,但文字出现以前,传送的是表达一定意义的实物。实物信可以看做人类最早的有形信件。常言道:“口说无凭。”为了更好地取信于对方,同时也为了避免遗忘和差错,便逐步创造了

知识百科 最早的火柴

最早的火柴信不信由你,世界上最早的火柴出现于中国的南北朝时期。根据《北齐书》记载,公元577年北周军队围困北齐都城,城内物资奇缺,后来连皇帝引火烧饭都成了问题。当时的宫女在绞尽脑汁之后,居然有如天助似

知识百科 口信因文字而可信

口信因文字而可信我国的文字至少在6000年前就出现了。当然,文字出现以后,还不可能有今天这样的信件,因为,那时还没有发明纸。那么,在“纸信”出现以前,人们的“文字信”又是用什么来书写的呢?古时候人们把

知识百科 邮政编码的作用

邮政编码的作用邮政是一种古老的、使用最普遍的通信手段。投进信箱的信每天要送到邮局进行分拣。分拣,就是把信按邮寄地区分类。过去邮局一直是用手工来分拣,一个人每小时只能分拣2000件左右,而且劳动强度很大

知识百科 为什么无线电能接收到声音

为什么无线电能接收到声音在著名的谍战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中,观众们最熟悉的镜头,便是报务员用无线电台来发报的场景。那么,无线电究竟是什么?是谁发现的呢?无线电的工作原理无线电技术是通过无线电波传播信

历史人物 独孤信的三个女儿都是皇后,最后的结局好不好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遥望历史的河流,感受历史的沧桑,和小编一起走进了解独孤信的故事。独孤信是南北朝时期西魏、北周将领,他“容貌仪表俊美”。由于太帅,得名“独孤郎”。他的帅到哪种程度呢?

从顺治到乾隆 如何接力打造“盛世”

>整个清朝的统治,共有260多年。其中,顺治至乾隆年间就占了一半,而且奠立了稳定的疆域,达到了强盛的状态。在这一时期的版图内,王朝的政治变化可谓波澜壮阔。顺治在位期间大乱慢慢迈向秩序稳固1644年,明

历史军事 年近百歲的楊振寧,為何堅決反對中國接力這一項目

中國可以在短短70年的時間裡,從一個毫不起眼的落後就要挨打的國家搖身一變成為令全世界都刮目相看的世界大國,除了中國自身具備的不屈不撓的民族氣節以及國家領導人制定的一系列正確政策之外,不得不說在這期間湧

每一座墓碑都向东方遥望

1917年,弗雷德里克接受了一项非同寻常的任务:陪同一批中国工人前往欧洲,援助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协约国对抗德国。启程:踏上未卜的征途当时协约国在战事中损失了大量男性人口,劳工严重短缺。1915年,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