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众喝酒竟全部杀头 中国最早的禁酒令

Posted

篇首语:水深难见底,虎死不倒威。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聚众喝酒竟全部杀头 中国最早的禁酒令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聚众喝酒竟全部杀头 中国最早的禁酒令

最严厉的就是防止群饮,因为一旦酒壮人胆,不满情绪会被点燃,人们会闹事儿造**。因此,姬旦说道:“假如有人举报说‘有群饮的’,姬封你不要放纵他们,要将他们全部逮捕,送到王朝首都来,我亲自判决杀掉他们。”

按着司马迁《史记》的说法,商纣王亡国的直接诱因是大吃大喝与放纵情欲。关于大吃大喝还出了“酒池肉林”的说法,即商纣曾“以酒为池,悬肉为林”。比较《史记》与它之前的文献《尚书》,这个说法民间传说的成分较大。

《尚书》的《周书·康诰》一篇,是记载代周成王执掌国政的周公(姬旦)指示侄子姬封在卫国禁酒的公开命令。此篇命令不只是针对姬封的卫国的,也是对整个周王朝包括首都在内的所有辖地区。

这篇文告中总结了商纣亡国的教训,把饮酒无度列为最直接原因,但是并没提及酒池肉林那样具体的细节。然而,作为一个重大历史教训,假定酒池肉林真的存在,姬旦的公开训令就不会不涉及此事。

就当时的现状来说,就算酒池肉林细节只是个传说,而不是历史本真,新建立的王朝对吃喝亡国的教训也是非常惊惧的。第一个,征服者们陶醉于胜利、沉迷于成功,不可能不放情豪饮、甩开腮帮子猛吃;第二个,被征服的殷商旧族得到了征服者的安置,他们以前形成的豪饮狂吃习惯难改,不可避免地要影响征服者的行为。

卫国是殷商旧日腹地,被封于此地的诸侯姬封是周成王同母弟。

姬旦在这篇公开训令中并没有完全禁绝喝酒行为,而是采取三个分级措施:其一,在王朝首都担任各级官职的贵族子弟,不可经常饮酒;其二,在诸侯国担任各级官职的贵族子弟,只有在祭祀时方可饮酒;其三,照顾居住在卫国的殷商旧民,在父母高兴的情况下,他们可饮酒。

政策不可谓不细!既然如此之细,就不免最后有严厉的条款,最严厉的就是防止群饮,因为一旦酒壮人胆,不满情绪会被点燃,人们会闹事儿造**。因此,姬旦说道:“假如有人举报说‘有群饮的’,姬封你不要放纵他们,要将他们全部逮捕,送到王朝首都来,我亲自判决杀掉他们。”如此严厉的条款仍然是区别对待不同的对象的,对于殷商旧族愿群饮的,放一马,不杀他们,给予教育、训诫。但是呢,经过劝说再不改的,同样杀掉。

周公的残酷政策在西周初期确实起到震憾性作用,但是,到了第十代君主姬胡(周厉王)那里,禁酒训令就不大管用了。姬胡的近臣荣夷公贪财好酒,还拒绝任何批评。当时的人说以他为代表的那一类官员“听言则对,诵言如醉”。用现在的话来说:你说顺耳的,我就跟你谈几句;你说不顺耳的,我就装喝醉了,听不见,不搭理你。

厉王一代在荣夷公的折腾下,当然还有他自己镇压不同意见的行为,导致了内部变乱。一场政变把他打跑了,跑到一个叫“彘”的地方,委屈了14年死掉。政变发生后,“共和”二字第一次出现在中国历史文献上。周公与召公两大传统政治家系共同主政,度过了中国历史上非常重要的14年。

这14年始自公元前841,结束于公元前828年。从公元前841年起,中国历史才有了确切的纪年,官方文献记录某年发生了何事。此前的事情只能说个大概,比方说,姬旦写的《康诰》训令只能说是在成王初期、周公摄政之时,而无准确年份。

调侃地说:是周厉王一代的喝酒,给中国喝出一个准确纪年的时点来。

相关参考

历史秘闻 聚众喝酒的全部逮捕杀头

就当时的现状来说,就算酒池肉林细节只是个传说,而不是历史本真,新建立的王朝对吃喝亡国的教训也是非常惊惧的。第一个,征服者们陶醉于胜利、沉迷于成功,不可能不放情豪饮、甩开腮帮子猛吃;第二个,被征服的殷商

喝酒行酒令,那你知道品茶时的茶令吗

喝酒时行酒令助兴,这是众所周知的,那你知道品茶时的茶令吗?茶令一词最早出现在宋代,它是宋代兴盛斗茶的产物。茶会时的游戏。由一人作令官,令在座者如令行事,失误者受罚。茶令是茶事兴盛的宋朝最风靡时尚的茶会

从中国最早的禁酒令《酒诰》入手,分析周公旦的 ”天命”观之进步

从中国最早的禁酒令《酒诰》入手,分析周公旦的「”天命”观之进步文/老张在路上01周公旦,一般称周公,姬姓,名旦,是周文王姬昌第四子,周武王姬发的弟弟。周公一生的功绩被《尚书·大传》概括为:「”一年救乱

历史人物 孔融不喝酒为什么要反对曹操的禁酒令?孔融故意和曹操对着干吗?

孔融是建安七子之一,孔融让梨的故事我们小时候肯定都有听过。但成人后的孔融显得并不是那么好相处,虽然有才但经常口无遮拦,容易得罪人。但是孔融你得罪别人也就算了,偏偏还总喜欢惹曹操,当年曹操颁布禁酒令的时

现在看古代某些律法真奇葩,考试不合格喝墨水、喝酒不能聚众

只要有国家就有法律出现,而各种法律又是根据当时的社会、政治环境需要所制定出来的,在中国历史上有些法律的出台在今人看来可能会觉得奇葩无比,甚至好笑。黥刑乱扔垃圾,脸上刻字。如今我们走在大街上乱人垃圾,最

美国禁酒运动的兴衰----一场失败的社会实验

在中国传统文化里,喝醉更多的是作为一项风度被褒许。虽然也有「”喝酒误事”一说,但谴责的只是「”醉酒去做正经事”,而非醉酒本身。西晋名士山简,镇守襄阳时,常常去当地名胜习家池畅饮美酒,每次喝到不省人事扛

美国禁酒运动的兴衰----一场失败的社会实验

在中国传统文化里,喝醉更多的是作为一项风度被褒许。虽然也有「”喝酒误事”一说,但谴责的只是「”醉酒去做正经事”,而非醉酒本身。西晋名士山简,镇守襄阳时,常常去当地名胜习家池畅饮美酒,每次喝到不省人事扛

历史秘闻 美国禁酒运动的兴衰----一场失败的社会实验

在中国传统文化里,喝醉更多的是作为一项风度被褒许。虽然也有「”喝酒误事”一说,但谴责的只是「”醉酒去做正经事”,而非醉酒本身。西晋名士山简,镇守襄阳时,常常去当地名胜习家池畅饮美酒,每次喝到不省人事扛

戏子竟冒充光绪帝行骗被张之洞杀头

导读: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将光绪皇帝囚禁于中南海瀛台。这期间,在湖广总督张之洞眼皮之下的武昌,竟又出现一个“光绪皇帝”。光绪二十五年,居住在武昌的一位湖北籍候补官

戏子竟冒充光绪帝行骗,揭发后被张之洞杀头

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将光绪皇帝囚禁于中南海瀛台。这期间,在湖广总督张之洞眼皮之下的武昌,竟又出现一个光绪皇帝。光绪二十五年,居住在武昌的一位湖北籍候补官员出租公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