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汤和如何在太祖朱元璋眼下保全自己?
篇首语:虎不怕山高,鱼不怕水深。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揭秘汤和如何在太祖朱元璋眼下保全自己?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揭秘汤和如何在太祖朱元璋眼下保全自己?
伴君如伴虎,这句话在朱元璋身上很好的体现了,和他一起打天下的老朋友,几乎被他斩尽杀绝,徐达、李善长、刘基、胡惟庸等,为何汤和安然无事。
汤和出生于一个贫苦家庭,朱元璋与他是发小,性格沉稳,善于谋略。1352年,汤和参加红巾军,封了千户之职。随后,汤和写信邀请他参加义军。朱元璋入伍后,因功升职,封为镇抚,职位在汤和之上。
1353年,汤和跟着朱元璋进攻大洪山,当时很多将领与朱元璋都是同辈,不肯听从朱元璋指挥,独汤还恭敬地听从朱元璋指挥,朱元璋对此非常高兴。
1368年朱元璋登位,朱元璋并没有像对其他人一样封汤和为公,而故意降他一等为侯。但汤和不贪公,继续兢兢业业做好自己的事。几年之后,被提升为公。
1388年,朱元璋年纪越来越大,心中不愿诸将长期统领军队,而此时汤和意识到朱元璋要对这批老臣下手时,为保全自己,他开始采取措施。
在众多高级将领中汤和第一个自请解除军权。朱元璋同意解除了他的兵权,还下令立刻拨款在老家凤阳给汤和修建府第。
当时明朝所面临的外患主要是倭寇,朱元璋对此很头疼,把汤和召回来,让他前去解决此事。一年后,59座城建好了,汤和便返京复命。这时,凤阳新宅也已建成。汤和带着妻子儿女去向朱元璋辞行,朱元璋赐他三百两黄金、二千两白金、三千锭纸钞、四十多套彩币,对汤和的夫人也是多次下诏褒奖,赏赐物品不断。从此以后,汤和每年一次上京觐见皇帝。
汤和辞官回乡后,朱元璋安排耳目监视他,汤和每天游山玩水,喝酒下棋,不和地方乡绅结交,也不谈论国家大事。他还严格要求子女,遵守法纪。渐渐地朱元璋对他放心了。
汤和懂得急流勇退。在功臣名就、位极人臣时,他选择了归隐,实在不能不说汤和非常聪明。他懂得揣摩皇帝心思,懂得自保,这大概是他能得以幸存的原因
相关参考
朱元璋大杀功臣的理由很简单,无论是先立的太子朱标,还是后来立的太孙朱允炆,都为人仁厚,性格偏软,朱元璋当然不放心自己死后,还留下一帮战功赫赫的老臣,因此在自己交班之前,想方设法把那些旧臣杀掉,以为子孙
朱元璋大杀功臣的理由很简单,无论是先立的太子朱标,还是后来立的太孙朱允炆,都为人仁厚,性格偏软,朱元璋当然不放心自己死后,还留下一帮战功赫赫的老臣,因此在自己交班之前,想方设法把那些旧臣杀掉,以为子孙
汤和是明朝大将,是当初与朱元璋打天下的一拨人中的其中一个,是开国功臣。汤和生于公元1326年,去世于公元1395年,字鼎臣,濠州钟离人。汤和与朱元璋是同乡,而且还是一条街长大的好兄弟,这使得汤和在
汤和是明朝大将,是当初与朱元璋打天下的一拨人中的其中一个,是开国功臣。汤和生于公元1326年,去世于公元1395年,字鼎臣,濠州钟离人。汤和与朱元璋是同乡,而且还是一条街长大的好兄弟,这使得汤和在
汤和是明朝大将,是当初与朱元璋打天下的一拨人中的其中一个,是开国功臣。汤和生于公元1326年,去世于公元1395年,字鼎臣,濠州钟离人。汤和与朱元璋是同乡,而且还是一条街长大的好兄弟,这使得汤和在后来
明太祖朱元璋晚年偏好诛杀,使得一代开国元勋很少有善始善终的。明太祖朱元璋屠戮功臣为何偏偏留下了汤和?朱元璋当了皇帝便大杀功臣,功臣几乎被他杀绝,惟独有个信国公汤和活了下来,其原因何在?伴君如伴虎,这话
明朝皇帝朱元璋,杀了汤和的女儿,他们还是哥儿们,这关系真难懂
导语:明朝开国功臣汤和与皇帝朱元璋,这关系真难懂,朱元璋杀了汤和的女儿,他们还是哥儿「”臣犬马齿长,不堪复任驱策,愿得归故乡,为容棺之墟,以待骸骨”这是汤和在朱元璋取得天下后,眼见天下太平,武将已无用
朱元璋汤和至正十二年,也就是公园1352年,出生在濠州钟离一个农民家庭的汤和参加了郭子兴率领的红巾军,并邀请儿时的玩伴朱元璋一同加入,由此可见朱元璋和汤和的关系并不一般,这两位天煞孤星就注定被按排在了
明太祖朱元璋晚年偏好诛杀,使得一代开国元勋很少有善始善终的。明太祖朱元璋屠戮功臣为何偏偏留下了汤和?朱元璋当了皇帝便大杀功臣,功臣几乎被他杀绝,惟独有个信国公汤和活了下来,其原因何在?伴君如伴虎,这话...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本站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汤和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汤和在历史上绝对是一个奇迹般的人物了,他是朱元璋的儿时伙伴,两个人一起给地主刘德放牛,又一起投奔了郭子兴的起义军。>汤和一路南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