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获胜后为何主动撤军? 中印战争内幕
Posted
篇首语:君子报仇,十年不晚。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中国获胜后为何主动撤军? 中印战争内幕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中国获胜后为何主动撤军? 中印战争内幕
1962年10月至11月间,中国和印度之间因边界问题展开了一场军事较量。最终,以中国的绝对胜利而告终。但是,中国政府没有就此收复失地,而是选择了主动停火和撤军。几十年来,关于中国政府当时的选择有种种猜测,但是研究学者也只能通过一些回忆录类的文章而进行揣测。上周四的档案公布后,记者进行了查阅,了解到一些这场战争背后不为人知的故事。而国际关系有关专家表示,这部分档案开放后,对于研究中印之间关系将起到重要作用。日前,外交部档案馆开放了1961年至1965年的外交档案。其中,最引人关注的就是1962年中印之战的档案解密。
解密一
战争胜利后为何主动撤军
档案
中印边界问题总是要和平解决的,因此中国采取了包括主动撤军等许多友好步骤
52年前的今天,中国和印度之间的战争仍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在从10月20日至11月21日的这场持续了1个月左右的战争中,中国军队取得了绝对的胜利。可是,此后中国军队主动停火并后撤。至今,仍有一些人表示不理解,认为中国外交过于软弱,当时应当将本属于中国的领土夺回,那样就不会留有后遗症。但是,本次解密的外交档案中,却向我们表明了中国外交的宽宏大量。
1963年1月的一份解密档案,提到中国的主动停火并主动后撤。这份档案里写道:为了争取和平解决中印边界问题,中国边防部队不仅主动停火、主动后撤,而且还把战斗中缴获的军用物资主动交还给印度方面。1962年12月14日和16日,中国政府曾两次照会通知印度政府,中国方面表示,中印边界问题应当通过和平方式而不应当通过武力解决,希望中印边境冲突不要再起……向印方移交军用物资,就是中国政府为了争取和平解决中印边界问题所采取的许多友好步骤中的一个步骤。
可是,“中国方面采取的每一个善意行动,至今都没有从印度方面得到积极的响应。相反,却往往遭到印政府的歪曲和污蔑,称中国的自卫反击战是一场‘侵略战争’。”但是,中国政府也对未来寄予希望:“中印边界问题总是要和平解决的,希望印政府改变蓄意敌视中国的态度。”
解密二
亚非国家对此战持何态度
档案
一些国家从中斡旋,希望和平解决
中印战争发生后,与两国都很友好的一些亚非国家并不是坐视不管,而是采取了积极的斡旋。越南劳动党中央委员会主席胡志明就曾分别公开致书刘少奇和印度总统及总理。在致刘少奇的信中,他表示欢迎和赞扬我国政府11月21日的声明;在致印方的信中称,为了中印的友好、亚非各国团结和反对殖民主义与帝国主义的阴谋,希望印度接受中国和平解决争端的建议。
马里总统凯塔也表示出了同样的愿望。1962年10月24日,他称中印之战为:“亚洲两个兄弟国家之间的敌对行动。”凯塔愿意从中斡旋,以挽救这一不幸的局势。
解密三
为何公布交还印武器清单
档案
印度污蔑中国交还的军事设备多系废品
中印之战后,中国政府并未立即对外公布交还印度武器的清单,而是在战争结束了几个月后才予以正式公布。在此次解密的外交档案中,记者找到了原因。一份档案中记载,印度外交部发言人在1963年1月8日发表谈话称,印度方面从中国方面接收了一批中国边防部队缴获的印军装备,这些装备都已“损坏不堪”,中国方面交还这些装备是为了“宣传的目的”
据档案显示,关于中国边防部队把缴获的武器、弹药和其他军用物资交还印度方面一事,中国政府之前并未予以公布,而且中国报纸也没有做过任何透露。中国政府只是两次照会印度政府通知了有关情况,这无论如何不能叫做“宣传”。“实际上,第一次公布这件事并且就此掀起一场恶意污蔑中国的宣传运动的,正是印度自己。”中国政府现在是“不得不公布有关事实真相”。
在这份档案的后面,列出了所有交还印度的军用物资清单,包括了足有四页纸的内容。“任何没有成见的人都可以看到,中国政府这一行动是一种史无前例的、友好的、慷慨的行动。正如清单所表明的,中国交还的物资,绝大部分是完好的,清单中所列的一部分损坏了的武器和装备,也都是印军在撤退时自行破坏了的和在战斗中损坏了的。”
解密四
战争中印军遗体的处理
档案
遗体由中国红十字会妥为埋葬
一份名为《中国和印度红十字会就收集印军遗体的来往文件》的解密档案记录:1963年4月初,印度红十字会致电中国红十字会,要求到中国境内的奇普恰普河等六个地区收集在战斗中死亡的印军遗体。随后,中国红十字会复电称,印军遗体已妥为埋葬。可对方仍要求来中国境内按习俗处理遗体。
对于印方的再次要求,中国红十字会表示,为了照顾印度习惯,与有关当局联系后,将派出工作人员于1963年8月15日分批前往上述六个地区。1963年8月30日左右,结束清理和焚化遗体,在这项工作完成后,将把骨灰和遗体送给印度红十字会。中国如此周到的安排,印方红十字会却不领情,声称将直接派出几个小组乘直升机飞入中国境内。中国红十字会最终致电对方称,中国政府已要求印政府停止印度红十字会的上述行动。后来,印方再未就此事致电中国红十字会。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的博士李巍分析称,中印关系目前是中国对外关系中最复杂、最有可能爆发潜在冲突的一对双边关系之一。
中印边界问题最远可以追溯到1914年英国殖民代表与西藏地方政府划定的“麦克马洪线”,它把东段原本属于中国的9万平方公里的领土划归英属印度,当时的中华民国政府一直未予承认。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之后,印度乘机取得了对“麦克马洪线”以南中国领土事实上的占领。1962年10月,印方挑起中印边界战争,印度军队在“麦克马洪线”以南的地区溃逃,中国军队本来已经接管了原本属于中国的领土,但为了表示和平的诚意,退回到“麦克马洪线”以北。印度此后又逐渐将军事力量推进到“麦克马洪线”附近。现今,“麦克马洪线”问题一直是困扰中印边界谈判的关键性症结所在。中印几次边界谈判都因此无功而返。
在一个经济全球化的时代,作为新兴工业化国家的两个重要代表,中国和印度正受到国际社会越来越多的关注,并要求中印两国在解决全球性问题中承担更大的国际责任。不仅如此,中国和印度在政治和经济发展模式上有很多可以相互借鉴的空间,同时在文化交流上有着广阔的合作前景。总之,中印合则两利,斗则两伤。外交部开放的档案表明,早在1962年中印战争期间,中国为了维护大局就做出了很多建设性的举动。今天,中印双方更应捐弃前嫌,面向未来,以更加广阔的胸怀和前瞻性的勇气,解决双方有争议的领土争议问题。这不仅有利于两国人民的福祉,也是对世界和平与稳定所作出的贡献和榜样。
相关参考
2008年11月12日,外交部解密了从1961年到1965年期间的外交档案。在本次开放的档案中,有相当一部分是涉及1962年10月至11月间当年中印边界冲突的机密文件。 胜利后为何主
1962年中印自卫反击战之后,周恩来代表中国政府发表声明,呼吁:“中印两国政府都应该以中印十一亿人民的根本利益为重,以两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斗争的共同利益为重,以亚洲和平和亚非团结的利益为重,竭尽一
1962年中国和印度在藏南边境发生了一场战争,中国称之为中印边界自卫反击战,印度则称其为瓦弄之战。事情起因是中国解放军在进入西藏之后,和印度领土接壤所产生的一系列领土纠纷的问题,在双方会谈破裂之后,中
资料图:中印军人在边境线上。>印度是中国的重要邻国,中印关系是中国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处理好两国之间历史上遗留的边界问题,是促进中印关系发展的重要一环。新中国成立后,为妥善处理中印边界问题,毛泽东和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近五十年来总共发生了三次边境冲突,其中一以1962年的中印战争和1979年的中越战争规模最大。然而,这两场战争的结局和影响却是完全不一样的。60年代初期的对印反击自卫战,我国取得了辉
史迪威公路即中印公路,抗日战争时期,由中印缅战区美军司令、中国战区参谋长史迪威将军督建。太平洋战争爆发前,滇缅公路一直是中国接受国际援助物资的陆地通道。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入侵缅甸,1942年3月,
1962年10月12日,印度总理尼赫鲁发表声明,印度将驱逐所有其声称的领土上的中国人。毛泽东等中共领导人视其为向新生不久的中国宣战,没有经过任何战争洗礼的印度前线官兵在那年的被命令向有着丰富战争经
1962年中印边境战争以中国完胜告终。今年适逢中国对印自卫反击战60周年,本刊特别选取其中一个战例,文中资料大部分来自印度方面,并对照中方资料写成,供有兴趣的读者参考。1962年10月20日拂晓,中国
1.中国和印度历史上发生过什么战争中印战争中印边境战争是1962年6月或10月至11月间发生在中国和印度的藏南边境的战争。在中国被普遍称为中印边界自卫反击战。一、英国种下中印边界纠纷的祸根1911年,
1.中国与印度在历史上发生了几次战争一次,即1962年中印战争。中印边境战争是1962年,中国人民解放军驻西藏、新疆边防部队在中印边境地区对侵入中国领土的印度军队进行的自卫反击作战,印度则称之为瓦弄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