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 明代为什么要花大力气修筑长城?

Posted 工程

篇首语:休言女子非英物,夜夜龙泉壁上鸣。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中国历史 明代为什么要花大力气修筑长城?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中国历史 明代为什么要花大力气修筑长城?

古时候打仗,主要靠的是步兵和骑兵,因此,城墙关隘是防守的重要屏障。我国的长城,是历史上不同时期为抵御北方游牧部落侵袭而修筑的军事工程的统称。长城的规模浩大,东西绵延上万华里,因此又称作“万里长城”。

长城的修筑始于春秋时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当时天下纷争,诸侯并立,各国为了相互防御,就在险要处修筑城墙。后来为了抵御北方匈奴、东胡等族的侵扰,北方的秦、赵、燕三国分别在自己的北部边境筑起了高大的城墙。秦统一中国后,将三国原有的城墙连接起来,并将之加固和延长,由此奠定了万里长城的基础。此后,汉、南北朝、隋、唐、金、元、明各个朝代,都对长城进行过修葺,其中以明代修建工程的规模为最大。今人所见的长城,基本上为始建于14世纪的明长城,它东起辽东虎山,西至甘肃嘉峪关,从东向西行经辽宁、河北、天津、北京、山西、内蒙古、陕西、宁夏、甘肃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根据国家测绘局及国家文物局的考古勘察研究显示,明长城全长8851.8千米,其中人工墙体的长度为6259.6千米、壕堑长度为359.7千米、天然险的长度为2232.5千米,墙体平均高6—7米、宽4—5米。

那么,明代为什么如此大兴土木修建长城呢?

明朝开国之初,北部边境并不太平,退踞漠北草原的蒙古部族不断南下骚扰抢掠。到了明代中叶以后,东北兴起的女真族也不断威胁边境的安全。因此,明政府十分重视用于军事防御的长城工程,从明太祖洪武至明神宗万历年代,前后历200多年,先后对长城进行了20次大规模的修筑和改建,其间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明代前期(约从明朝开国到15世纪中期)。在明代之前,修长城主要不是用砖石,而多是土垣所筑,或因地制宜,借山势、岩石、堑谷,在道路上设木寨、水门为隘口,或筑堡垒为寨守之。洪武年间(1368—1398),朱元璋命大将徐达先后筑居庸城和山海关,垒石为关,以加强隘险。继而在北魏、北齐、隋长城的基础上,增建烟墩、烽堠、堡、壕堑,局部地段将土垣改成石墙。

第二阶段是明代中叶(约1450—1566)。正统十四年(1449)的“土木之变”(明英宗在今河北怀来境内的土木堡被瓦剌军俘虏的事件,可参见本书上文“你知道明朝北京保卫战的故事吗”一题)后,瓦剌、鞑靼不断兴兵犯边,迫使明朝下力气对长城沿线进行大规模的修建,共修建了九个重镇(有“九边重镇”之称),从东至西依次为:辽镇(辽宁沈阳)、蓟镇(河北蓟县)、宣府镇(河北宣化)、大同镇(山西大同)、山西镇(山西太原)、延绥镇(陕西榆林)、宁夏镇(宁夏银川)、固原镇(宁夏固原)、甘肃镇(甘肃张掖)。此九镇形成一个极为绵长的边防体系,沿途设立关塞,并在各段据险增布了碉堡、烽火台等设施。这一宏伟工程,途经莽莽草原、浩瀚沙漠、巍巍群山,直至苍茫的海滨,总长6000多千米,合13400华里,称之为万里长城还绰绰有余。

第三阶段是明代后期(约1567—1620)。当时蒙古族俺答部与明王朝议和互市,北方边境稍微安宁,边患主要是来自东北的女真族。万历初年,辽东镇总兵李成梁主持重修辽东边墙,主要是以砖石为原料建空心墙台(长城的墙台分为实心和空心两种:实心墙台只能用于瞭望、射击;空心墙台则分上下两层,下层可驻兵,上层可用于瞭望、射击)。万历四十七年(1619),熊廷弼主持了修缮长城营堡、加建墩台的工程。

长城是世界历史上最为艰苦卓绝的浩大工程之一。但是,这道不惜人力和物力修建,旨在对付外来民族入侵的军事防御巨阵,实际上并未发挥预想中那样大的作用。清兵入关之后,长城更是完全失去其军事上存在的意义。不过,就像古代许多伟大工程一样,当其实用的意义随着时间流逝而消失以后,其历史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却日显珍贵。今天的长城,作为人类建筑史上的奇观被列入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在许多人的心目中,长城已成为中国的标志。 (董佳贝 撰)

相关参考

中国历史 中国古代史·历史名词·明代长城

中国古代史·历史名词·明代长城中国的长城是世界历史上伟大的工程之一。始建于春秋战国时代,为了互相防御,于险要处修筑城墙。秦统一六国后,连贯为一,俗称“万里长城”。明代,北方的鞑靼、瓦刺和女真崛起,为加

秦始皇修万里长城放到今天需要花费多少钱

提到古代中国的伟大工程,长城无疑是最巨大的工程之一,现在大家看到的长城多修筑于明代,其实古代中国人修筑长城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西周时期。西周时,周幽王“烽火戏诸侯”的故事大家都听说过,这说明当时就已经修筑

修筑万里长城

修筑万里长城  在月球上能用肉眼看得见的人类伟大工程  万里长城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力量的结晶,是人类建筑史上罕见的古代军事  防御工程。  许多人以为修筑长城是秦始皇开头的,其实,早在战国时期,

秦朝修筑长城,阻止匈奴南下

  匈奴被驱逐后,如何建设永久性的国防保障,亦即秦始皇巩固边防的谋略,为北击匈奴的后续步骤。修筑长城,移民实边,二者为巩固边防谋略的主要内容,当然还包括修筑直道等配套工程。>  有关秦长城的工程布局,

修筑万里长城

   万里长城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力量的结晶,是人类建筑史上罕见的古代军事防御工程。  许多人以为修筑长城是秦始皇开头的,其实,早在战国时期,这项浩大的工程即已开始。春秋战国时期,列国纷

秦始皇为什么要修筑长城

导读:长城,不仅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也是世界建筑史上的一大奇迹,作为世界七大奇迹之一无人不感叹它的浩大与伟岸,但是你否是直到秦始皇修筑长城的真实原因?如果说秦始皇修筑长城只因一句荒唐谎言,你信吗?作者张

长城的修筑并非始于秦始皇

许多人以为修筑长城是秦始皇开头的,其实,早在战国时期,这项浩大的工程即已开始。春秋战国时期,列国纷争,各诸侯国都于险要据点兴建单个的防御城堡及用于传递军情的烽火台等设施,随后逐渐在边境上修筑城墙,把这

秦始皇为何要修筑长城

如果说秦始皇修筑长城只因一句荒唐谎言,你信吗?作者张永廷和张馨文在《秦始皇为何要修万里长城》一文里,告诉我们这看似令人啼笑皆非的理由是真实的,皆因一句“亡秦者胡也”的谎言而修建。“亡秦者胡也”,万里长

秦始皇为什么要修筑长城?长城有什么历史意义?

  中国古代历史上,秦朝和隋朝都没有逃过二世而亡的命运,究其原因不过是统治者大兴土木,征战四方,透支了当时国家的国力。秦朝修筑的长城,隋朝开凿的大运河,它们哪一个不是为后来的统治者和百姓谋取了福利?那

秦始皇修筑长城死了多少人 以人肉堆起来的长城

至少是数百万人。万里长城的修建是中国历代王朝修建的结果。所以具体会累死多少工人,历史没有记载。据记载,秦始皇使用了近百万劳动力修筑长城,总占全国人口的二十分之一。北齐为修长城一次征发民夫一百八十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