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 为什么说《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Posted 儒家

篇首语:与天地兮比寿,与日月兮齐光。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中国历史 为什么说《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中国历史 为什么说《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司马迁(约前145—?)其先祖可以追溯到上古时代五帝之一的“颛顼”(黄帝之孙)时的“天官”重黎氏。那时天官的地位十分重要而神圣,相当于执掌星相历法、医药占卜等工作的大祭司、大巫师,负有人与天沟通的特殊使命。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是著名史学家,有志于恢复自己家族神圣而光荣的传统,在武帝时官至太史令。他去世前拉着司马迁的手说,将来你接替我为太史,一定不要忘了我想完成的事情;自从孔子的《春秋》以后,就再没有人为人间的历史作系统记录向上天汇报了,你一定要牢记我们家族的使命啊。

司马迁后来继任了太史令。受父亲的嘱托和家族使命的召唤,他开始着手整理过往的历史资料。但是没过多久,他遭遇了“李陵之祸”,由此人生发生重大逆转。

李陵是西汉名将李广的孙子,为人正直又不贪财,能为国家奋不顾身。天汉二年(前99),汉武帝命“贰师将军”李广利带领三万军队,到祁连山一带进攻匈奴右贤王。李广利才能平庸,但他的妹妹李夫人受汉武帝的宠爱,汉武帝为照顾他,命李陵带五千人马出征去分散匈奴注意力,以免李广利承受太大压力。李陵在回程中遭到匈奴八万主力大军的围攻,他率领部队竭尽死力拼杀,苦战了八天,杀敌上万人,最后弓箭用尽、粮食断炊、兵士死伤过半,而还没有等到救兵。李陵不得已之下只好暂且投降,想等待机会再回汉朝。但武帝听说此事后,认为他是真投降,把他的家眷亲属都杀掉了。司马迁与李陵本没有私交,只因为替李陵说了几句公道话,武帝怀疑他为李陵辩解,意在中伤李广利,便把他下狱处以宫刑(去掉男性生殖器的酷刑)。

司马迁是一个有远大抱负的人,“李陵之祸”的残酷打击和身受宫刑之奇耻大辱并没有摧毁他,反而使他在悲愤中燃烧起更加强烈的使命感。作为史家的他知道:文王被囚禁而推演出《周易》,孔子遇困境而整理出《春秋》,屈原被放逐而写出《离骚》,左丘明眼睛瞎了而有《国语》,孙膑受刑成为残疾人乃有《兵法》,吕不韦被流放编成《吕氏春秋》,韩非被囚禁完成《说难》、《孤愤》—他们都是心中有所郁结而难以抒发,最终才孕育出这些伟大著作的。司马迁不断用前人饱经磨难的经历来鼓励自己,以常人难以想象的坚忍精神和毅力支撑了下来。他夜以继日地搜寻天下散失的旧闻,将上起轩辕黄帝、下至他身处的武帝时代的全部历史,写成八《书》、十《表》、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共一百三十篇的我国首部纪传体通史著作(后人将之称为《史记》)。司马迁曾说,他的这部书是想要“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所以写成之后,“正本”要藏之名山(自古在名山祭天,以向上天汇报),“副本”则放在国家的首都(为人间的统治者提供指导和借鉴);这些深意和良苦用心则需要后世真正能够懂得他的人才可以理解。

东汉时代的班固在《汉书》中曾评论说,司马迁的书中人物太多、太杂了,很多都是不应该出现的,没有按照儒家经典中的圣人之言来进行取舍:他论述大道,却先说黄、老而后说儒家;他写《游侠列传》,却让那些违法乱纪的奸猾之人出名;他在《货殖列传》里写那些有钱有势的大商人,则让贫贱的人感到羞耻。这些看法,是因为到了班固所处的时代,儒家经学的地位已经至高无上,而班固也不再有司马迁那种沟通“天人之际”的历史观念,他关注的范围已经完全落在人间,落在了儒家的一家之言里;所以他虽然距司马迁的时代不远,却已经不能理解太史公的心了。不仅是班固,后代的史家也基本不能再回到司马迁的世界中—如北宋时代司马光主持编成的《资治通鉴》,虽然也是一部史学上的传世经典,但正如书名所显示的,其主要目的在于为在位统治者治理国家提供借鉴—他们心中只有“人”而缺失了“天”。《史记》中还留下了很多后来失传的上古文献资料,弥足珍贵,而且叙事手法独到,文辞也极尽高妙,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鲁迅先生将《史记》称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相关参考

汉朝 司马迁著《史记》

司马迁著《史记》2000多年前,我国历史上出现了一部伟大的著作,那就是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史记》的作者司马迁,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西南)人。他的父亲司马谈是一位精通天

汉朝历史 司马迁受宫刑是“自取其辱”

司马迁,西汉阳夏(音“甲”)人,中国最著名的史学大家,其《史记》被鲁迅先生成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可以说,司马迁凭借《史记》实现了“立德立功立言”这三不朽中的“立言”,成为千秋伟人。司马迁与《

小学历史课本

1.推荐几本中国历史故事的书(小学生)有那种少年版的,就是全都翻译出来而且删减了一些不太合适的内容的看历史当然要看《史记》,毕竟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资质通鉴》也有上下五千年也不错再有就是《三

伯夷叔齐为什么被司马迁称颂?

司马迁是汉代着名历史学家,他以一己之力撰写了被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着作《史记》,其书受到历代史家推崇,被列为正史之首。《史记》中记载了大量人物,各有其精神特点与性格。而被司马迁放在列传之首

伯夷叔齐为什么被司马迁称颂?

司马迁是汉代着名历史学家,他以一己之力撰写了被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着作《史记》,其书受到历代史家推崇,被列为正史之首。《史记》中记载了大量人物,各有其精神特点与性格。而被司马迁放在列传之首

马陵之战:魏将庞涓并未于马陵自刎

《史记》一书,向称“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代表了史学的最高成就,常令后世史家望书兴叹。但是,就是这样一部著作,也并非毫无瑕疵。有关孙膑与庞涓在马陵大战就属于太史公的失误。明乎此,方知孟子之“尽信书

初中历史 怎样提高学习历史的兴趣

   编者按:古人讲读书是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历史是一门包罗万象的学科,蕴涵了丰富的知识内涵,一本《史记》就有“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rdq

初中历史 怎样提高学习历史的兴趣

   编者按:古人讲读书是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历史是一门包罗万象的学科,蕴涵了丰富的知识内涵,一本《史记》就有“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rdq

历史人物 《史记》的作者司马迁是哪个朝代的人物

  导读:(约前145—前87年),字子长,中国西汉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汉武帝时任郎中、太史令、中书令,所著《》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鲁迅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前145

历史人物 南朝宋史学家裴简介,裴集解是现存最早的史记注本

主要成就司马迁的《史记》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裴为《史记》作注而垂名于中国史坛。他反复研究《史记》,“服其善序事理,辩而不华,质而不俚,其文直,其事秋,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他博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