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 为什么说惠施能言善辩?

Posted 庄子

篇首语:知识养成了思想,思想同时又在融化知识。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中国历史 为什么说惠施能言善辩?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中国历史 为什么说惠施能言善辩?

惠施(约前370 —约前310)与庄子同是战国中期的宋国人(也有其他说法)。他比庄子略微年长,生平主要活动在魏、楚、宋等国,曾经当过魏惠王(即梁惠王)的“相”。他晚年回到宋国,与庄子成为好朋友,两人经常在一起讨论各种问题。《庄子》中有一个小故事:有一天惠施与庄子一起外出散步聊天,两人走过濠水的一座桥梁时,庄子看着鱼儿在水中自由从容地游来游去,便心生欢喜,赞叹地说,鱼儿真快乐呀。旁边的惠施立刻说,你又不是鱼,怎会知道它快乐?庄子反问道,您也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惠施说,对呀,我不是你,你也不是鱼,所以我们都不能知道。庄子便说,好吧,我们回到问题的开始,您问我怎么知道的,我告诉您,我就是在这濠水的桥梁上知道的。

从这则小故事里,我们就能看出惠施的学问主要是偏向语言与逻辑方面的。曾经有人问他为什么天不会塌、地不会陷,为什么会刮风下雨打雷,结果惠施想都不想,张嘴就把天地万物说了个遍;别人都听不下去了,他还在无休无止地说,并且觉得自己说的太少了。所以惠施在当时以能言善辩而著称于世,并由此引起了一批人对这种学问的极大兴趣,他也成为后世“名辩学派”的先驱。惠施因为其杰出的辩才和自己的一套政治主张,得到魏惠王的任用。有好事之人嫉妒惠施,看着他整天得意洋洋说个不停的样子,觉得非常不顺眼,于是就跟惠王说,惠施能说,不过是因为喜欢打比方罢了,下次您让他别用任何比喻,看他是不是就没话说了。第二天惠王一见到惠施就说,请您有事直说,不要给我打比方。惠施一听立刻回答道,现在如果有人不知道弹弓是什么样子的,跟他说弹弓就是弹弓的样子,他能明白吗?但如果告诉他弹弓就好像射箭用的弓一样,但是弓是用竹子做的,那么他是不是就明白了?可见,人们说话的时候,都是要借用对方已知的事物来说明未知的,您不让用比喻,这怎么行呢?惠王听后也觉得是这么回事。

以惠施为先驱的“名辩学派”(也称“名家”,其实更早是来源于墨家),后来越来越在语言文字上矫情和纠缠,如公孙龙的“白马非马”和“离坚白”(认为一块坚硬的白石,如果用眼看只知其是白色而不知其坚硬,用手摸只感到其坚硬而不觉其是白色,所以坚和白是分离的,世界上只有白石或坚石而没有坚白石)之论,似乎更接近于诡辩论。庄子虽然与惠施有密切交往而且很敬重他,但对此也不能表示赞同,他认为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是非常有限的,很多东西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最高深、最可贵的东西一定是在语言文字之外的,名辩之学能服人之口而不能服人之心。其实不仅是庄子,他的前辈老子,当年便是独自一人飘然远引,要西出函谷关归隐,如果不是关令尹喜拦下他硬要他留下点话,我们也就根本看不到那寥寥五千言的《道德经》了。而就是那五千言中,老子仍提及他的为难之处,他说,“道”这个东西啊,恍恍惚惚,根本就没法用任何语言来形容,我只是勉强用“道”这个字来称呼它罢了。到魏晋时期,继承了老庄思想的人便相当注重“言意之辩”。起源于印度的佛学思想,后来也演化出类似的思考。相传释迦牟尼在灵山的一次说法大会上,手中拈了一朵花却一言不发,底下的听众都感到茫然、摸不着头脑,只有摩诃迦叶破颜微笑,于是释迦牟尼就认可了他,他由此成为以“直指人心,不立文字,明心见性”为宗旨的“禅宗”西土的第一代祖师。

惠施去世后,庄子曾经到他的墓前怀念故友。他说,自从您去世后,再也没有能和我一起谈论学问的人了。谈及与惠施的友谊,庄子曾给弟子打了个比方:楚国有一人,他的一位朋友在鼻子上用石灰点了个白点,他把斧子挥舞得呼呼作响,一下子就把那个石灰白点刮下来了,而朋友面不改色;楚王听说了,就让这个楚人来表演,他说道,我的朋友已经死了,我是完全可以再把斧子舞得像风一样快的,可又有谁敢站着不动让我来刮鼻子呢?

相关参考

春秋战国 惠施假楚伐齐妙计可抵十万兵

  公元前341年,齐、魏两国在马陵交战,结果,齐军大胜魏军,杀死了魏国太子申,歼灭了魏国10万大军。>>  魏惠王召见惠施,对惠施说:“齐国是我的仇敌,到死也不会忘记对他的仇恨。我国虽小,但也想调动

九连环的历史来由

传说九连环源于中国古代传统民间,一说发明于战国时代,另一说发明于三国时期,但能确认就是九连环的记载是明代杨慎的《丹铅总录》,并不早于欧洲。在中国,战国时代名家惠施曾著立《连环可解》的立论。惠施所说连环

人物志 惠施主要事迹?惠施的生平简介

【生卒】:公元前4世纪【介绍】:中国战国时期的思想家。名家的代表人物。宋国人。任魏国国相15年。他博学多才,思维敏捷,善于辩论。据说,南方有个怪人,名为黄缭,向他询问上天不会掉下来、大地不会塌陷、风雨

春秋战国 惠施是个怎样的人?惠施的哲学思想?

惠施,宋国人。宋是西周初年由商代遗民建立的一个诸侯国,始封国君为暴君商纣王的庶兄微子开。宋是个小国,国力不强。不过,宋也曾出过一批杰出的人物,如集道家思想之大成的庄子,就是宋国蒙(今河南商丘东北)人。

历史秘闻 九连环的历史来由

传说九连环源于中国古代传统民间,一说发明于战国时代,另一说发明于三国时期,但能确认就是九连环的记载是明代杨慎的《丹铅总录》,并不早于欧洲。在中国,战国时代名家惠施曾著立《连环可解》的立论。惠施所说连环

汉朝历史 汉文帝自身节俭惠施百姓

 汉文帝自身节俭惠施百姓  汉文帝刘恒是刘邦第四个儿子,高祖十一年(前196)被封为代王,是刘氏第二代、汉朝第五个皇帝。公元前179年,刘恒正式即皇帝位,为汉文帝。汉文帝一生节俭,当皇帝二十

汉朝历史 汉文帝自身节俭惠施百姓

 汉文帝自身节俭惠施百姓  汉文帝刘恒是刘邦第四个儿子,高祖十一年(前196)被封为代王,是刘氏第二代、汉朝第五个皇帝。公元前179年,刘恒正式即皇帝位,为汉文帝。汉文帝一生节俭,当皇帝二十

一言可以兴邦

>  如此,一个善于表达的人,必定是一个具有敏锐观察力的人,有些时候,同样的问题,不在于你说了什么,而是在于你是怎么说的。>>  在现代社会,口才也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能言善辩作为一种能力,可谓棋高一

他才是战国真正的高手,仅凭几句话,就让丞相范雎主动让位

如果说战国哪个人最不能得罪,大概就是范雎。成语「”睚眦必报”说的就是他。在魏国的时候,范雎由于能言善辩,招到领导须贾的妒忌,于是须贾就在相国魏齐面前说范雎的坏话,魏齐不分青红皂白,把范雎打的半死,好在

历史人物 张仪的老师是鬼谷子吗

  秦相张仪“连横”策略为秦国拉来了很多的盟友,虽然战国时候,谁咬谁一口还说不准,但是张仪作为一个能言善辩的辩手,他能够在其他两国甚至几国达成和平协议的时候,说服其中一方甚至几方都违背盟约亲近秦国,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