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 《陶朱公深谋远虑》的历史故事

Posted 历史

篇首语:勇士搏出惊涛骇流而不沉沦,懦夫在风平浪静也会溺水。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中国历史 《陶朱公深谋远虑》的历史故事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中国历史 《陶朱公深谋远虑》的历史故事

陶朱公深谋远虑

范蠡在帮助勾践灭掉吴国后就走了,他留给文种一封信,信上说:“鸟儿打完了,弓箭就要收起来;兔子杀光了,接下来就要杀猎狗了。越王这个人可以和他共患难,但不能同富贵。你为什么不走呢?”文种读完信后深有同感,但舍不得富贵,不久勾践送了一把剑给他,说:“你曾经教我伐吴的七种方法,我只用了三种就灭掉了吴国。你那里还有四种,你去教我的父亲吧。”文种只好自杀。

范蠡离开越国后,从海上坐船到了齐国,在海边安了家。他和两个儿子白手起家,很快就积累了几十万家产。齐国人认为他很贤明,想请他当相国。范蠡叹息道:“做生意积累千金家产,当官能当到卿相,这是平民的极点了,一直拥有尊名是不吉利的。”他谢绝了齐国人的好意,把家产都分给穷人,到别的地方去了。他在陶这个地方隐居了下来,化名陶朱公,继续做生意。

陶朱公在陶的时候生了个儿子,这样他就有三个儿子了。小儿子长大后不久,二儿子在楚国杀人,被关了起来。陶朱公听到这个消息后说:“杀人偿命是应该的。但是我听说有千金家产的人不应该死在闹市上。”他让小儿子带上一千镒黄金去楚国营救二儿子。大儿子和二儿子感情很深,再加上认为自己是哥哥,有责任救弟弟,所以坚持要陶朱公派他去楚国,但陶朱公不听他的。大儿子生气了,认为父亲看不起自己,就想自杀。他母亲对陶朱公说:“你派小儿子去,不一定能让二儿子活下来,但是大儿子就先死了,怎么办?”陶朱公没办法,只好让大儿子去了,还写了封信给在楚国居住的老朋友庄生,对大儿子说:“你到了楚国就把钱送到庄生那里,随便他怎么做,千万不要和他争论,也不要自作主张。”大儿子就出发了,他怕钱不够,还私自带了几百两黄金。

到楚国后,他听从父亲的话先去找庄生。一进庄生家就呆住了,因为庄生家非常穷,住的房子破得不得了。大儿子虽然觉得奇怪,但还是照父亲的嘱咐把信和一千镒黄金交给了庄生。庄生说:“你马上离开我家,千万不要停留!等你弟弟出来后,也不要问原因,走就是了。”大儿子走了后,觉得庄生不一定靠得住,就用自己私自带的黄金去贿赂楚国的其他权臣。

范蠡像

大儿子不知道庄生虽然很穷,但他廉洁正直的名声早就传遍了楚国,楚王以下的人都用弟子的礼节对待他,称他为老师。陶朱公送给他的黄金他其实并不想要,打算事情成功后再把钱还给陶朱公,把钱留下是为了表示自己一定会帮忙。但大儿子根本不知道庄生的用意,以为这些钱都白花了。

庄生挑了个时间去见楚王,对他说:“最近天象有变,对楚国不利。”楚王一向很信任庄生,急忙问道:“那怎么办呢?”庄生说:“只能用积德来消除这种危害了。”楚王说:“你不用说了,我知道该怎么办了。”马上让人准备大赦的事宜。大儿子贿赂的权贵听到这个消息后对他说:“大王要宣布大赦,你弟弟没事了。”大儿子以为反正都要大赦了,弟弟肯定能出来,那一千镒黄金是白送给庄生了,觉得很可惜,他就去找庄生。庄生见他来了,大吃一惊,问道:“你怎么还没走?”大儿子说:“我为了救弟弟,所以一直都没走。现在听说要大赦了,弟弟肯定没事了,所以来向您告辞。”庄生知道他的意思就是想要回黄金,就对他说:“黄金在屋子里,你自己去拿吧。”大儿子把钱拿走了,庆幸省下了一大笔钱。

庄生非常气愤,觉得自己被出卖了,就对楚王说:“上次我说天象的事,大王想用大赦来修德。但今天我听见外面的人都说陶朱公的儿子因为杀人被关进了监狱,他们家花了很多钱来贿赂大王的亲信。他们都说大王不是为了楚国,而是为了陶朱公的钱才大赦的。”楚王大怒道:“我虽然不才,但也不会因为陶朱公的儿子而宣布大赦!”于是下令马上把二儿子拉出来处死,第二天再宣布大赦。大儿子只好把弟弟的棺材运回了家。

回家后家里人都很伤心,只有陶朱公笑着说:“我早就知道大儿子去的话,二儿子就没命了。他不是不疼爱弟弟,只是因为他从小就和我一起吃过苦,知道钱来之不易,所以比较吝啬。而小儿子从小在富贵中长大,认为钱来得容易,所以就不会吝惜。当初我要派小儿子去就是因为他不吝惜钱财。你们也不要伤心了,自从大儿子走后,我天天都在等二儿子的棺材回来啊!”

相关参考

春秋战国 陶朱公是谁,范蠡为什么叫陶朱公

陶朱公是谁,为什么叫陶朱公?大家都知道著名的商圣范蠡辅佐灭吴,世人誉之:“忠以为国;智以保身;商以致富,成名天下”。一起来看看范蠡是怎么变成陶朱公的。说法一:相传春秋时期,越国大夫范蠡佐越王勾践打败吴

春秋战国 范蠡陶朱公生意经 陶朱公生意经

范蠡《陶朱公生意经》生意要勤快,切勿懒惰,懒惰则百事废;价格要定明,切勿含糊,含糊则争执多;费用要节俭,切勿奢华,奢华则钱财竭;赊欠要识人,切勿滥出,滥出则血本亏;货物要百验,切勿滥入,滥入则货价减;

陶朱公是谁

陶朱公是谁?范蠡为什么叫陶朱公?陶朱公就是范蠡,春秋时期越国的大政治家。在越国被吴国灭亡时,是他提出降吴复国的计策的,并随同越王勾践一同到吴国为奴,千方百计谋取勾践回国,成为辅助勾践灭吴复国的第一谋臣

富可敌国陶朱公

核心提示:欢迎访问本站网中华上下五千年富可敌国陶朱公的故事。  范蠡在齐国改名换姓,自称“鸱夷子皮”,在海边耕种,做商业买卖。就这样勤劳数年,集聚了许多财产,他成了一个大富翁。齐国人觉得他是个了不起的

春秋战国 范蠡为什么叫陶朱公

  陶朱公就是范蠡,春秋时期越国的大政治家。在越国被吴国灭亡时,是他提出降吴复国的计策的,并随同越王勾践一同到吴国为奴,千方百计谋取勾践回国,成为辅助勾践灭吴复国的第一谋臣,官拜上将军。  但当勾践复

范蠡为何被称为“陶朱公”

范蠡是越王勾践成功复国的一个功臣,是为春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为越王勾践身边的一名谋士,也是一名出色的商人,为人博学多才,谦逊有礼,懂得明哲保身,深受世人好评。公元前536年,范蠡出生在三户邑,虽然家贫

春秋战国 《陶朱公生意经》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今日之问题在古代经典文学作品中,仍然能找到各种的解决方法。如果你想要了解盛衰兴废,看《史记》;想要学习进退方寸,看《孙子兵法》;想要提升思想层次,看《四书五经》;想要驰骋商场

师从陶朱公的猗顿,他到底是怎么成功致富的

对猗顿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了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东周末年,礼崩乐坏,中国的历史上进入到了一个混乱而又繁杂丰富的时代,在这个大时代之下涌现出了一位又一位的能人志士。在春秋末期的时候有这样一个小

历史人物 范蠡的简介 为什么叫范蠡为陶朱公历史名人

  我们最了解范蠡的一个身份是他是一位商人,而在美丽的传说中,范蠡又是与西施泛舟退隐的那位能臣。无论是经商、从政还是治国,范蠡都是一位成功者,他天赋过人,在追求与自然融合的过程中,积极寻求自己的一份广

春秋战国 “商圣”范蠡的致富智慧经典《陶朱公商经》

商圣范蠡的人生范蠡(前536—前448)字少伯,楚国宛(今河南南阳)人。他出身贫寒,但聪敏睿智、胸藏韬略。年青时,就学富五车,上晓天文、下识地理,满腹经纶,文韬武略,无所不精……(这是宇宙全才的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