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 《奸相丁谓》的历史故事

Posted 太后

篇首语:习惯使我们双手机巧,使头脑笨拙。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中国历史 《奸相丁谓》的历史故事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中国历史 《奸相丁谓》的历史故事

奸相丁谓

和王钦若并称“五鬼”的丁谓也是个很有才能的奸臣,他是个建筑学家,在建筑史上留下了许多功绩。不过这人人品实在不好,所以也没落到什么好下场。

丁谓从小就善于写文章,他和孙何是好朋友,两人曾经一起带着自己写的文章去见当时有名的才子,才子看了他们的文章后连连称奇,大加赞赏,认为自从韩愈、柳宗元以来没见过如此优秀的文章。当时的人将他们俩并称为“孙丁”。丁谓在宋太宗时期考中进士,担任了大理评事和饶州通判。他回朝后上书直言茶盐之政的利害,被任命为转运使。他在任期间很能办事,深受皇帝器重。

契丹进犯的时候,真宗率兵前往澶渊迎战,让丁谓担任郓州等州的安抚使。契丹军队进入内地后,百姓惊慌,纷纷奔赴渡口想渡河,而船夫乘机提高运费,不尽快渡人。丁谓找了个死刑犯,把他装扮成船夫的样子,押到黄河边上杀头。那些船夫害怕了,再也不敢提价,百姓们才全部渡过黄河。丁谓把百姓召集起来,让他们装成士兵,沿着黄河敲锣打鼓喊叫,装成是大军开到的样子。契丹人以为宋朝在此设有大部队,于是引兵撤走。从这件事上可以看出丁谓的应变之才。

寇准像

寇准是宋真宗时的名臣,曾力劝真宗御驾亲征,与辽国订下澶渊之盟。

丁谓为了讨好真宗,盲目纵容真宗的崇道行为。有一次真宗想在宫内营建玉清宫,很多人谏阻。真宗就此事询问丁谓,丁谓说:“陛下拥有天下的财富,营造一座宫室侍奉上天又算什么?况且这是用来向上天祈求皇子。要是还有人反对,就用这个理由来反驳他。”当时王旦正在起草反对的奏章,真宗告诉他自己是为了求子才造玉清宫,王旦就不敢吭声了。后来真宗想去泰山封禅,但开支很大,还没有最后决定。真宗向丁谓询问经费的事,丁谓说:“国家的总收入还是很富裕的。”丁谓被任命为计度泰山路粮草使,专门负责为封禅泰山筹办经费。丁谓理财能力很强,想尽办法搜刮民脂民膏,为封禅筹集了足够的经费,但也苦了老百姓。

寇准担任宰相的时候,丁谓是他的手下。丁谓全靠寇准才能当上参知政事,所以他侍奉寇准十分恭敬。有一次大家一起在政事堂吃饭,寇准不小心把汤弄到胡须上了。丁谓看见后立刻站起身来,用袖子慢慢地为他擦拭干净。寇准笑道:“参知政事也是国家的重臣,怎么替长官擦起胡子来了?”丁谓听了之后非常羞愧,从此对寇准怀恨在心。寇准也从这件事看出丁谓心术不正,很讨厌他。丁谓掌权后多次陷害寇准,真宗打算把寇准贬到江淮一带,丁谓却擅自把寇准贬到条件恶劣的道州去当司马。

官僚机构的膨胀

北宋建国以后,为了建立起坚固的统治基础,通过恩荫、科举、进纳、军功等途径,极力地扩大官僚队伍。以恩荫为例,因父、祖一辈官位高,则子孙也可被授予官职,每逢皇帝生辰和三年一次的祭天大典,高官的亲族子弟和门客等都有得官的机会,恩荫之滥,无以复加。宋真宗时,文武百官为9700多人,宋仁宗时增至1.7万人,英宗时则超过了2.4万人。朝廷制度规定,文官三年一迁,武官五年一迁,只要在职期间没有大的过错者,纵然无功也能够照例升迁,因此官员们袭守成规,无所建树,只等按时加官就可以了,整个官场暮气深重。同时,官僚们竞相兼并田地,也给封建农业经济带来了冲击。庞大而腐败的官僚队伍,给朝廷带来了极大的财政负担和社会危机。

丁谓机智过人,几千字的文章,他看一遍就能背诵,那些繁杂的公案,别人看了头疼,他一句话就能指出其中的重点。丁谓善于谈笑,很爱写诗,琴棋书画无一不精,但他人品太差,还仗着皇帝的宠幸任意妄为。当初他和李迪有矛盾,丁谓想任用亲信林特,李迪不愿意,两人吵了起来。等到拜见皇帝的时候,李迪就揭露丁谓所行的不法之事,并表示愿意和他一起去御史那接受审查。真宗罢免了丁谓宰相一职,然后向他问起争吵的情况,丁谓说:“不是我要和他争,实在是他先来骂我。希望陛下把我留下。”真宗吩咐给丁谓赐座,左右正要给丁谓摆座,丁谓却对他们说:“皇上下诏恢复我宰相职位。”他就是这么桀骜不驯、恃宠而骄。

真宗去世后,朝廷大事都要听太后的意见,经太后批示后才能实行。丁谓居然在太后的批示上动手脚,太后因此很讨厌他,没过多久就免了他的职。丁谓被免职后,经常去他家的女道士刘德妙也被捕。刘德妙招认道,当初丁谓教她说:“你做的不过是些巫术,还不如骗别人说是道术,这样更能迷惑人。”丁谓因此被贬为崖州司户参军,朝廷还抄了他的家,抄出不少金银珠宝。丁谓最终被贬到光州,郁郁而终。

相关参考

历史人物 丁谓简介 丁谓一举三得修复皇宫 丁谓巧送书信的故事 丁谓是哪个朝代的

  中文名:丁谓  别名:字谓之,后更字公言  籍贯:江苏长洲县(今苏州)  性别:男  民族:汉族  国籍:中国  出生年月:公元966年www.cha138.com  去世年月:1037年  职业

历史人物 丁谓一举三得的故事 丁谓寇准

丁谓尽管长得不好看又心术不正,但才华还是有的,而且还非常善于溜须拍马之道,当然他也做出了一些政绩,包括安抚边疆少数民族方面、治理水利等。丁谓一举三得丁谓命人在京城大街取土,将三街九衢挖成壕沟。取土完毕

宋朝 丁谓生平简介?丁谓历史评价?

丁谓宋真宗大中祥符年间(1008—1016),崇奉祥瑞,沉湎于封祀,朝内一班大臣也极意屈奉迎合,希求加官晋爵,以固权势。当时即有“五鬼”之目。其一就是首倡祥瑞封祀之说的宰相王钦若,因状貌短小,项有附疣

如何评价宋朝丁谓?他是怎样的一个人?丁谓的故事

  丁谓是北宋时期宰相,也是当时著名的天才,步入官场之后一路顺风,登上高位。为官作宰,青史留名,大概是旧时代每一位读书人的志向。丁谓的确是青史留名了,但是他的名声却并不怎么好。   丁谓此人

历史人物 丁谓做了什么坏事 如何评价丁谓

丁谓曾任枢密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等要职,封爵晋国公,凭一身本事飞黄腾达,然而最终心术不正之人也难逃追责,他被贬谪抄家,卒于1037年。历史上对于他的评价算是毁誉参半,有能力却不走正道。丁谓做了什么坏事

丁谓是谁?丁谓和寇准是怎么杠上的?

  丁谓是《佞臣传》中的一个人,在北宋朝时,他前前后后共当了七年宰相。在历史上,丁谓最出名的事迹,就是他和寇准的事。  一开始,丁谓和寇准是朋友,互相都非常信任对方,但是最后这对好朋友成为了老死不相往

历史人物 宋朝天才丁谓简介 丁谓是怎么死的

  人物档案   姓名:丁谓   字:谓之   别名:公言   国家:中国   民族:汉族   所处时代:北宋   出生地:苏州&

丁谓造宫一举三得的故事 丁谓是如何被人撵下台的?

  丁谓是谁,可能有些人并不是很熟悉,但是”一举三得“这个成语大家应该都知道。意思就是只出一份力,最后却能有三样的成果,经常形容省时又省力的行为。本文的男主角,实际上就是&rd

历史人物 丁谓造宫一举三得的故事 丁谓是如何被人撵下台的

  丁谓是谁,可能有些人并不是很熟悉,但是”一举三得“这个成语大家应该都知道。意思就是只出一份力,最后却能有三样的成果,经常形容省时又省力的行为。本文的男主角,实际上就是”一举三得“的主人公,正是因为

历史人物 如何评价宋朝丁谓

  丁谓是北宋时期宰相,也是当时著名的天才,步入官场之后一路顺风,登上高位。为官作宰,青史留名,大概是旧时代每一位读书人的志向。丁谓的确是青史留名了,但是他的名声却并不怎么好。   丁谓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