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 《廉洁自律的郭翻和杨轲》的历史故事

Posted 历史

篇首语:知识是有学问的人的第二个太阳。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中国历史 《廉洁自律的郭翻和杨轲》的历史故事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中国历史 《廉洁自律的郭翻和杨轲》的历史故事

廉洁自律的郭翻和杨轲

东晋王朝政治黑暗,许多有识之士不肯与统治者合作,只好在乡间隐居下来,成为当时的一股潮流。这些隐士用行动来表明自己对社会现实的失望,他们隐居的真实目的还是为了保全自己,这是他们对黑暗社会的一种消极的反抗。这些人大多品行高洁,行为受到当时人们的赞扬,成为当时的道德典范人物,为端正社会风气起到了一定的作用,郭翻和杨轲就是其中普通而具有代表性的隐士。

郭翻字长翔,武昌人。他的伯父郭讷担任过广州刺史,父亲郭察担任过安城太守。郭翻出身在这种家庭里,按说求得一官半职并不是什么难事,但他少年时期就有很高尚的情操和志气,虽然州郡长官有意提拔他,但他还是谢绝了他们的举荐,放弃了成为孝廉的机会。后来他搬到临川,不和官场上的人来往,只以钓鱼打猎作为生活当中的乐趣。郭翻生活比较贫困,也没有正式的职业,只靠开垦荒地种植为生。他每次开垦荒地之前,都会在那块地上插上标志说明,一年之后没有人来认明那块土地的话,他才开垦耕种。有一次他开垦了一块荒地,等到种下的稻子快成熟时,一个人跑来说那块地是他的,郭翻没有和他争辩,就把那些快熟的稻子给了他。县令听说这件事后斥责了那个人,把稻子还给了郭翻,郭翻却没有接受。他曾经有一次乘车外出打猎,走到离家一百多里的地方,在路上碰到一个生病的人,于是把车送给了那个人,自己步行回了家。他钓到的鱼和打到的野兽,如果有人要问他买的话,他就干脆把那些东西送给人家,自己一文钱都不要,也不告诉他自己的姓名。由于这些事情,当地的老百姓都很敬重他。

后来他和翟汤一起被庾亮举荐,朝廷征召他为博士,但他没有去就任。他坐着小船暂时回到家乡给父母上坟,安西将军庾翼以皇帝舅舅的身份前去拜访他,想勉强他出来做官。郭翻说:“人的性格各有各的不同,这不是可以勉强的。”庾翼因为郭翻的船又窄又小,想让他搬到自己的大船上去。郭翻回答道:“您不用因为我的船鄙陋微贱而亲自光临它,它本来就是山野之人乘坐的船啊。”庾翼于是弯着腰钻进了小船里,在里面和郭翻谈了整整一天之后才离开。

郭翻有一次不小心把一把刀掉进了水里,有一个过路人帮助他把刀捞了起来,郭翻就把那把刀送给了那个过路人。那个人不要,坚决推辞,郭翻说:“如果刚才你不把它捞起来的话,我怎么还能够得到它呢?”过路人说:“我如果要了那把刀的话,就会被天地鬼神所责备!”郭翻知道他一定不会收下那把刀了,干脆把那刀又扔进了水里。过路人觉得很遗憾,又跳进水里那把刀捞了起来。郭翻为了不违背他的好意,就把刀收下了,但是却给了那个人十倍于刀的钱作为报酬。郭翻廉洁不愿随便受人恩惠的事都和这件事一样。

杨轲是天水人,年轻的时候喜欢研究《周易》,长大后没有结婚,他学问很高深,有好几百个学生。他经常吃很粗糙的食物,喝冷水,穿粗布衣服和破麻布袍子,别人都不能忍受这样的待遇,但杨轲却悠然自得。他和那些不了解他或者行为怪僻的人从不来往,即使是他的学生,如果不是很有成就的弟子的话,也不能和他说话。杨轲想传授什么东西的时候,一定要旁边没有别人,才会教给他的入室弟子,然后让他们一个个互相教授。

刘曜篡位后,征召杨轲为太常,杨轲推辞掉了,没有前去应征,刘曜出于对他的尊敬而没有强迫他,杨轲随后去陇山隐居了下来。刘曜后来被石勒俘虏,秦地的人都往东迁移,杨轲却留在了长安。石勒登基为帝后,特意准备了征召隐士用的礼物和车马,派人前去召他出来做官,他借口有病推辞掉了。派去的使者强迫他出山,他没有办法,只好上了车。见到石勒后,杨轲也不向石勒行礼,石勒对他说话,他也不搭理人家。石勒下令把他安置在永昌的官府里面。有关部门的官员因为杨轲很傲慢,请求上司按“大不敬”的罪名处罚他,石勒没有同意,下令说杨轲想做什么就让他做什么。

杨轲住在永昌的时候,石勒每次送东西给他,他都会口授一封感谢信,让学生记下来送给石勒表示感谢,信的文辞非常优美,看过的人都很佩服他的文学功底。石勒想试探出他的真正兴趣所在,于是秘密命令美女半夜的时候跑去勾引他,但是杨轲丝毫没有被打动,表情很严肃,根本就不理睬美女。石勒又派人把他的学生全部赶走,让强壮的武士穿上盔甲拿着刀对着他,还把他衣服都给偷走。杨轲看着他们,并不说话,也没有害怕的神情。杨轲常常睡在泥土垒成的床上面,身上盖着布被子,赤身裸体地睡在中间,下面也没有垫棉絮。荀铺是一个很好奇的人,有一次去杨轲那儿和他谈论经书的问题,杨轲闭着眼睛不回答,荀铺就把杨轲的被子掀开了,结果杨轲的裸体全部露了出来,荀铺把杨轲狠狠地嘲笑了一番,但杨轲的神情很安详,丝毫没有生气和惊讶的样子。当时的人都认为没人能估量出杨轲学问的高低深浅。

后来杨轲上书给石勒诉说自己的思乡之情,请求让他回到故乡去。石勒派人用很舒适的、用蒲草包着车轮的车子送他回去,免除了当地十户农民的租税,让他们负责供应杨轲的日常生活用品。杨轲回到秦州后,仍然没有停止收徒弟。后来秦州人向西逃跑到凉州,杨轲的学生们用牛车载着他逃跑,被当地守卫的军队追上,把他们全部抓住,最后都杀害了。

相关参考

历史人物 历史上真实的郭靖是怎么样的?是蒙古英雄攻占733座城但不爱黄蓉

说到郭靖啊我们想到这个人的感觉就是傻大个的意思,而且憨憨厚厚的非常的淳朴啊,其实在真正的历史上也还是是有郭靖这号人物的,但是真正历史上的郭靖可比金庸老先生笔下的郭靖要厉害了不知道多少倍了,那么真实的郭

历史秘闻 比喻做官廉洁的成语

公正廉洁指廉洁奉公,不循私情俭以养廉俭:节俭;廉:廉洁。节俭可以培养廉洁的作风廉而不刿廉:廉洁;刿:割伤,刺伤。有棱边而不至于割伤别人。比喻为人廉正宽厚摆袖却金比喻为人廉洁,不受贿赂。不饮盗泉比喻为人

历史人物 李百药和杨素 李百药评价

李百药出生定州安平(今河北深县),担任过太子舍人、东宫学士、中书舍人、礼部侍郎、散骑常侍等职,曾奉命修订五礼、律令,造福唐朝。李百药和杨素李德林和杨素同是隋朝的宰相。杨素是功臣,生活豪奢,妻妾侍女上千

历史人物 郭泰的郭泰的生平简介

  中文名:郭泰  别名:郭太、郭林宗、郭有道、郭隐君  国籍:东汉  民族:汉族  出生日期:公元128年  逝世日期:公元169年  职业:学者、名士www.cha138.com  主要成就:东汉

历史人物 忽必烈的郭子仪

  蒙古军队能够横扫亚欧大陆,除了有当时世界上最强悍的骑兵部队外,还有一大批猛将,如投降汉将就有张柔、张弘范、张珪相等。其中更是排在他们之上。>  史家籍贯为永清,的曾祖史祖伦是个盗墓贼。他的父亲史秉

自律程度,自律故事世所罕见

曾国藩是并不是天生就带有光环的人,他的出生极为普通,没有才华没有背景。年少的时候屡试不中,脾气暴躁还好色贪玩。但是在他30岁那年,他对自己进行了全方位的改造,曾国藩开始写日记、开始坚持读书、他日日反省

历史真实的郭靖与蒙古大军西征之谜

金庸武侠小说,大家都耳熟能详。金庸小说的特色就是可以把虚拟情节与历史的真实相结合。我们不妨走出小说,探索小说背后的历史真相。《射雕英雄传》中成吉思汗率大军西征花剌子模的故事,郭靖随蒙古军队西征,这是真

历史真实的郭靖与蒙古大军西征之谜

金庸武侠小说,大家都耳熟能详。金庸小说的特色就是可以把虚拟情节与历史的真实相结合。我们不妨走出小说,探索小说背后的历史真相。《射雕英雄传》中成吉思汗率大军西征花剌子模的故事,郭靖随蒙古军队西征,这是真

唐朝 功德圆满的郭子仪

功德圆满的郭子仪公元697年,郭子仪出生于陕西。他的父亲曾历任五州刺史。郭子仪从小就立定了从军的志向,所以他十分注重锻炼身体,学习兵法。成年之后,他身体健壮,武艺高强,精于阵法,顺利通过了武举考试,以

历史上真实的郭子仪大揭密郭子仪是谁

郭子仪(697年-781年),华州郑县(今陕西渭南华州区)人,祖籍山西太原,唐代政治家、军事家。郭子仪早年以武举高第入仕从军,积功至九原太守,一直未受重用。安史之乱爆发后,郭子仪任朔方节度使,率军勤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