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李百药和杨素 李百药评价

Posted 历史人物

篇首语:业无高卑志当坚,男儿有求安得闲?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李百药和杨素 李百药评价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李百药和杨素 李百药评价

李百药出生定州安平(今河北深县),担任过太子舍人、东宫学士、中书舍人、礼部侍郎、散骑常侍等职,曾奉命修订五礼、律令,造福唐朝。 李百药和杨素李德林和杨素同是隋朝的宰相。杨素是功臣,生活豪奢,妻妾侍女上千人。李德林的儿子李百药和杨素宠爱的一个小妾相好,夜晚潜入杨家幽会,被抓了个现行,捆起来就要挨刀。李百药当时还不到二十岁,长得一表人才,杨素看了觉得有点可惜,就说:“听说你文章写得不错,你马上做首诗来看看,做得好我就放了你。”李百药当场作诗一首,杨素看后大为赞叹,不但不杀他,把爱妾也送给了他,另外还给了他一笔银子。>李百药评价>百药以才学和操行闻名于世,受到各方面名流的敬重。他为人沉静寡言,乐于引进青年,提携后进,又不喜聚敛财富,所得俸禄,多散分亲友。百药不但在史学上有突出成就,而且文学上也造诣颇深,尤其擅长五言诗,通俗易懂,“虽樵童牧竖,并皆吟讽”,可见影响之广。>李百药的历史观是较复杂的。《封建论》一文中所反映出的历史观,有进步的一面,如认为历史是发展运动的,郡县制代替分封制是必然趋势,统治政策应随时代发展而变化。但也有落后的一面,即较突出的天命论思想。如“臣以为自古皇王,君临宇内,莫不受命上玄,飞名帝箓”,“祚之长短,必在天时,政或盛衰,有关人事”。

相关参考

历史人物 李百药简介 唐朝时期史学家礼部侍郎李百药生平

  李百药(565--648),字重规,定州安平(今属河北)人,史学家、诗人。其父李德林曾任隋内史令,预修国史,撰有《齐史》。隋文帝时百药仕太子舍人、东宫学士。隋炀帝时仕桂州司马职,迁建安郡丞。后归唐

历史人物 唐朝史学家、诗人李百药简介,李百药的诗有哪些

简介李百药(564--648),字重规,定州安平(今属河北)人,唐朝史学家。其父李德林曾任隋内史令,预修国史,撰有《齐史》。隋文帝时百药仕太子舍人、东宫学士。隋炀帝时贬任桂州司马,迁建安郡丞。后归唐,

历史人物 李百药儿子

李百药别名李重规,是唐朝著名史学家、诗人,代表作有《二十四史》之一《北齐书》、《少年行》等,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也为北齐历史的研究提供文献。李百药简介李百药(564年—648年),字重规,定州安平(今

历史百科 问李百药之事迹

问李百药之事迹李百药,字重规,唐安平人。性疏脱,喜剧饮。初仕隋,后归唐,高宗时累官宗正卿。好奖荐后进,得俸禄,与亲党共之。翰藻沉郁,尤长于诗,樵厮皆能讽诵。卒谥康,承父德林之业,辑有《北齐书》。

历史百科 《北齐书》之概略

《北齐书》之概略北齐书,唐李百药撰;凡五十卷,帝纪八,列传四十二,续其父德林书而成。北齐立国日浅,文宣以后,纲纪紊乱,干戈扰攘,时代既衰,而文章亦因之不振。

揭秘邙山之战中北周死了多少人?齐周邙山之战

按照《北齐书斛律光传》上写“斩捕首虏三千余级,迥、宪仅而获免”而《北齐书段韶传》里写:亦一时瓦解,投坠溪谷而死者甚众。既然是李百药的《北齐书》里写的,那么这三千人的数字应该是可信的,因为是北齐的史书记

揭秘邙山之战中北周死了多少人?齐周邙山之战

按照《北齐书斛律光传》上写“斩捕首虏三千余级,迥、宪仅而获免”而《北齐书段韶传》里写:亦一时瓦解,投坠溪谷而死者甚众。既然是李百药的《北齐书》里写的,那么这三千人的数字应该是可信的,因为是北齐的史书记

揭秘邙山之战中北周死了多少人?齐周邙山之战

按照《北齐书斛律光传》上写“斩捕首虏三千余级,迥、宪仅而获免”而《北齐书段韶传》里写:亦一时瓦解,投坠溪谷而死者甚众。既然是李百药的《北齐书》里写的,那么这三千人的数字应该是可信的,因为是北齐的史书记

历史人物 巫彭

定义《山海经·大荒西经·灵山十巫》:“有灵山,巫咸、巫即、巫盼、巫彭、巫姑、巫真、巫礼、巫抵、巫谢、巫罗十巫,从此升降,百药爰在。”《吕氏春秋·卷十七·审分览·勿躬》:“巫彭作医,巫咸作筮,此十二官者

针灸的发展历史

针灸学起源中国,具有悠久的历史。传说针灸起源于三皇五帝时期,相传伏羲发明了针灸,他“尝百药而制九针”(东汉医学家皇甫谧记载于《帝王世纪》)。而据古代文献《山海经》和《内经》,有用“石篯”刺破痈肿的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