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擒国军将领赵锡田 刘邓大军学孙膑减灶赚庞涓
篇首语: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生擒国军将领赵锡田 刘邓大军学孙膑减灶赚庞涓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生擒国军将领赵锡田 刘邓大军学孙膑减灶赚庞涓
1946年夏,为牵制国民党军对突围中的李先念部的追击,刘伯承和邓小平率第二、第三、第六、第七纵队和晋冀鲁豫军区部队共5万人,向敌守备相对薄弱的陇海路开封至徐州段出击。蒋介石急忙改变作战计划,调集14个整编师、32个旅共30余万人到冀鲁豫战场,对晋冀鲁豫野战军形成两面合围之势。蒋介石、刘峙要逼刘邓大军与之决战!
在国民党军钳击之势的西线集团,敌整编第3师是进攻的主力,该师师长赵锡田是国民党军陆军总司令顾祝同的外甥。赵自恃是中央军,装备远远强过对手,根本不把刘邓大军放在眼里,吹嘘“不用两星期就占领鲁西南”。而此时,刘伯承和邓小平也把目光盯向了整编第3师,一个战斗构想正在酝酿。
战斗打响后,因受到刘邓的特别“关照”,整编第3师攻到哪里都是我军刚刚撤离的痕迹。战斗进展之顺利令赵锡田十分得意。他的参谋人员提醒说,刘伯承是打仗的好手,如此顺利有些异样,小心中了埋伏。赵锡田来到我军阻击阵地上,看到残留了不少武器和装备,甚至还有来不及运走的粮车,他很自信地说:“共军很少丢弃武器和粮食,说明刘伯承已经溃不成军了!”
每占领一个村庄,赵锡田都要向刘峙报捷。吃过刘邓大军苦头的刘峙对赵锡田的乐观不敢相信,但急于打败刘邓的蒋介石却深信不疑,并特地从庐山发来嘉奖令,并令刘峙和国民党军陆军副总司令从郑州赶到前线视察和慰劳有功人员。最后,刘峙也被胜利的前景冲昏了头,竟然临时改变作战部署,由整编47师单独攻击定陶,整编第3师前去攻击菏泽,加大了整编第3师与47师之间的间隔。
战事的发展大大出乎赵锡田的意料,一路顺利的整编第3师一头钻进了我军的包围圈。短短一天,赵锡田的几个团就被消灭。赵见状急忙呼叫刘峙和友邻部队支援,然而一切都晚了,他的右边是47师,左边是41师,最近的虽不足10里,可就是靠不过来。各个部队都在叫苦:“我们遇到共军顽强阻击,无法前进。”
绝望的赵锡田躲到一辆汽车下面企图继续抵抗,却发现身前身后全是指向他的枪口。被带到刘伯承面前后,赵锡田不解地问:“你们从开始就一路撤退,辎重丢得遍地都是,难道是在骗我?”刘伯承说:“你应该读过兵书,应该知道孙膑减灶赚庞涓的故事!”一句话说得赵锡田满脸通红,羞愧难当。
定陶一战,刘邓部歼敌4个旅计1.7万余人,粉碎了西路之敌的进攻,打破了敌人钳击我军的计划。从此,刘邓大军在晋冀鲁豫战场上完全取得了战略主动权。次年6月,刘邓大军挥戈南进,千里跃进大别山,揭开了战略大反攻的序幕。
相关参考
1946年夏,为牵制国民党军对突围中的李先念部的追击,刘伯承和邓小平率第二、第三、第六、第七纵队和晋冀鲁豫军区部队共5万人,向敌守备相对薄弱的陇海路开封至徐州段出击。蒋介石急忙改变作战计划,调集14个
1946年夏,为牵制国民党军对突围中的李先念部的追击,刘伯承和邓小平率第二、第三、第六、第七纵队和晋冀鲁豫军区部队共5万人,向敌守备相对薄弱的陇海路开封至徐州段出击。蒋介石急忙改变作战计划,调集14个
孙膑减灶灭庞涓——营造弱势,巧妙杀敌孙膑是战国时齐国人,大军事家孙武的后代。孙膑早年曾和庞涓同窗,拜军事家鬼谷子为师,一同学习兵法。后来,庞涓出仕魏国,运用自己的军事所学,在魏国打过不少胜仗,一时间声
第28节《孙子兵法》与军事——孙膑减灶惑庞涓所谓“节”,其实就是一种节奏,一种节制,一种收发由心、快慢相宜的举措。战争中,一味地猛打猛冲,常常不能奏效,相反,以退为进、以守为攻,却往往能收到奇妙的效果
孙膑,战国初期时人,生年不详,卒年不详,是战国时期一位著名的军事家,著有《孙膑兵法》留传后世,他的军事理论影响了后世众多的军事将领和统治者。《孙子兵法与三十六计》剧照历史考证,孙膑的祖上曾为陈国公子,
庞涓误中减灶计孙膑是春秋时大军事家孙武的后代,自幼聪慧好学,胸怀大志。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只身来到魏国,同另一位年轻人庞涓一道,跟一个自称为“鬼谷子”的大学问家学习军事。二人情投意合,还结拜为异姓兄弟
公元前342年,魏国联合赵国共同攻打韩国,韩国急忙向各国求救。齐国以田忌为主将,以孙膑为军师,起兵救韩。田忌采纳孙膑“攻其必救”的计谋,率军直趋魏国首都大梁。魏国主将庞涓听到这
孙膑困庞涓孙膑困庞涓的故事就是著名战役马陵之战的结局部分,孙膑用计将庞涓困在马陵,然后庞涓被乱箭射死。马陵之战遗址孙膑在利用增兵减灶这个计策,成功钓到了自大的庞涓之后,又命一万名弓箭手,埋伏在一个山坡
1946年(民国三十五年)9月,在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中,人民解放军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在山东省定陶地区对国民党军进行的运动战战役。军举行出击陇海路战役后,国民党军于8月下旬迅速在郑州、徐州之线集中14个
解放战争时期,时任晋冀鲁豫野战军司令员的刘伯承,多次给部属讲家乡的一个民间故事。他说:“成都有条坡路,一只狼经常隐蔽在坡路附近,每当有推平板车的人将车推到半坡时,那只狼就一下子跳出来,照准推车人的腿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