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 辽朝历法
Posted 历法
篇首语:正因为生命有限,时光匆匆,所以才要加倍努力,不然以后拿什么来回忆。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中国历史 辽朝历法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中国历史 辽朝历法
辽朝历法
辽朝采用的是中原的历法。大同元年(947年),辽太宗耶律德光败石晋军后,“自晋汴京收百司僚属、技术、历象,迁于中京,辽始有历”。这次从晋传入的是《乙末元历》,《辽史》说:“晋天福四年(939年),司天监马重绩奏上《乙未元历》,号《调元历》,(辽)太宗所收于汴是也。穆宗应历十一年(961年),司天王白、李正进历,盖《乙末元历》也。”圣宗统和十二年(904年)六月,可汗州刺史贾俊进新历,改用《大明历》。贾俊所制作的《大明历》,其中如推算节气、闰年、朔望等方法,都是继承中原的历法加以订正改制的。河北宣化辽墓出土了一幅彩绘星图,中心是一面铜镜,镜的周围绘莲花。莲花东北绘北斗七星,四周绘有五红星、四蓝星。东为太阳,内画金乌,大致按东南西北方向分布着红蓝四星。中间一层绘二十八宿,以东苍龙,西白虎,南朱雀,北玄武的四方各七宿。最外层画的是黄道十二宫图。一宫三十度,十二宫三百六十度为一年。显然,这是继承中原天文学的成果。
相关参考
彝族的天文历法也在博大精深的毕摩文化中体现,毕摩们为了给人生属性一个完整的诠释,同时也为了占卜测算的需要,对天文历法进行了仔细的观察,于是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天文历法。在美姑地方,彝族传统的方法是用与汉民
藏族的传统历法简介与特点藏族在一千多年前创造出了自己的历法,藏族的历法是以月亮的圆缺来计算时间,到了十九世纪之后,藏历的编订也越来越趋于完善。那么,藏族文化中的传统历法有什么特点呢?藏历的简介藏历是阴
彝族的天文历法也在博大精深的毕摩文化中体现,毕摩们为了给人生属性一个完整的诠释,同时也为了占卜测算的需要,对天文历法进行了仔细的观察,于是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天文历法。在美姑地方,彝族传统的方法是用与汉民
傣族历法有两种,分别是大傣历和小傣历。大傣历是傣族最早使用的历法,是傣族先民在汉族农历的基础上创造的历法,现今只有民族意识比较浓厚的大傣(泰)人仍然坚持使用这种历法,因而被称作“大傣历”。大傣历以公元
黎族的历法与农事关系比较密切,和汉族的农历相似。一年共有360天,也分大小月。年份和日期都按“十二地支”来计算,用十二生肖来称呼年份和日子,以十二日为一个周期日,以十二年为一个周期年,周而复始。二个半
推算年、月、日的长度和它们之间的关系,制订时间顺序的法则叫“历法”。“历书”是排列年、月、节气等供人们查考的工具书。历书在中国古时称通书或时宪书,在封建王朝的时代,由于它是皇帝颁发的,所以又称“皇历”
苗族历法使用十二生肖记时、日、月岁外,还用1、2、3、4、5、6、7、8、9、10、自然数相辅助记时、日、月、岁,为老人祝寿:“祝120岁高寿”。十二生肖来源,与中国远古十二个氏族有关。用十二生肖记时、日、月、岁,一岁...
古埃及历法是怎样的呢?是以什么依据来记录的呢?说起起源这部古埃及历法比我们的“二十四节气”还要“资深”。古埃及人制定了自己的历法。马克思说:“计算尼罗河水涨落期的需要产生了埃及的天文学。”古埃及历
中国古代天文历法至唐代走向成熟,其主要标志是历法进一步规范,历术进步,发现历法与实际天象出现较大误差后能及时编造新历,并出现了许多很有特色的历法。李渊建唐之初,沿用隋《大业历》。武德二年又颁用傅仁均的
我国自十三世纪以后一直到明代,均采用元代郭守敬之《授时历》,由于时日渐长,误差不断增大。利玛窦看到中国历法存在着严重的不足,开始着手制定新历法。明朝末年,中国士大夫徐光启、李之藻,采用西方科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