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法是啥?回族人在历法上又有什么具体研究
Posted 回族
篇首语:知识为进步之母,而进步又为富强之源泉。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法是啥?回族人在历法上又有什么具体研究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法是啥?回族人在历法上又有什么具体研究
推算年、月、日的长度和它们之间的关系,制订时间顺序的法则叫“历法”。“历书”是排列年、月、节气等供人们查考的工具书。历书在中国古时称通书或时宪书,在封建王朝的时代,由于它是皇帝颁发的,所以又称“皇历”。人们根据地球自转,产生昼夜交替的现象形成了“日”的概念;根据月亮绕地球公转,产生朔望,形成“月”的概念,根据地球绕太阳公转产生的四季交替现象而形成了“年”的概念。这三个概念所依据的物质运动是互相独立的。根据精确测定,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的时间约为365.2422平太阳日,这叫一个回归年。而从一次新月到接连发生的下一次新月的时间间隔为29.5306平太阳日,这叫一个朔望月。
以回归年为单位,在一年中安排多少个整数月,在一个月中又安排多少个整数天的方法和怎样选取一年的起算点的方法就叫历法。历法问题的复杂性全在于回归年和朔望月这两个周期太零碎,它们同“日”之间的关系,不像公里同米之间的关系那样简单;而且,它们彼此之间也不能通约。所以,历法总是顾此失彼,不能同时协调两个周期。由于这两个原因,历法一般地分为三类;太阴历、太阳历和阴阳历。侧重协调朔望和历月关系的叫太阳历,简称阳历;兼顾朔望月和回归年、历月和历年的叫阴阳历。
无论哪一种历法,都有一个协调历日周期和天文周期的关系问题。在原则上,历月应力求等于朔望月,历年应力求等于回归年。但由于朔望月和回归年都不是整日数,所以,历月须有大月和小月之分,历年须有平年和闰年之别。通过大月和小月,平年和闰年的适当搭配和安排,使其平均历月等于朔望月,或平均历年等于回归年。这就是历法的主要内容。
最早的回族历算可以追溯到唐朝,据《新唐书》记载:“《九执历》度法六十,周天三百六古度,无余分。”这与中国历法中贮存器天三百六十五度有出入,根据明清两代天学文学家的考证,《九执历》就是回回历法。因此可以说,《九执历》是唐朝来华的穆斯林对中国历算的首次贡献。
到了公元961年的宋朝时期,安徽回族马氏的先祖、天文学家马依泽应宋朝皇帝的邀请从西域来到中国,编修新历法以纠正中国原有历法,并将阿拉伯占星术中黄道十二宫的方位及太阳入宫日期的推算方法引进中国天文学,经过两年多的时间,于963年四月修成《应天历》。《应天历》包括历经、算经、五更中星历成、昼夜日出入立成、晷影立成等六卷,这是第一次系统地将阿拉伯历法引进中国的尝试。
元仁宗皇庆二年,回族各国穆斯林通用的阿拉伯太阴历,即伊斯兰教历在中国穆斯林中流传通用。在明代,马沙亦黑与马哈麻兄弟二人翻译阿拉伯天文学着作《回回历法》与《明译天方书》,这两部书使阿拉伯的许多天文要领首次传入中国,对中国天文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后来成为中国天文名着。《回回历法》中所运用的许多天文数字都有达到了当时世界先进水平,成为明朝天文学的一部重要着作。《回回历法》的参用达270余年,这是马沙亦黑等天文学家对中国历法的重大贡献。
回族在历法方面的成就直接影响了中国历法的发展。元朝科学家郭守敬编制《授时历》时就直接参照了回回历法并参考了由回回人引入中国的《积尺诸家历》48部、《速瓦里可乞必星纂》4部、《海牙剔穷历法段数》7部等众多的天文历法资料。为此,后人曾评价说:“郭守敬所凭的实测大部分是回回的遗产,实集中回历之大成”。正是由于吸收了回放天文学家引进和创造的历法成果,《授时历》能够实用360多年,这其中也包含着回族天文学家的心血。
20世纪以后,丁子瑜、马以愚、黄明之、胡继勒、马复初、马坚等回族穆斯林学者又着述了《寻月指南》、《回回历》、《天方历源》、《环宇述要》、《伊斯兰历源详解》、《回历纲要》等众多的天文历法着作。这些着作的问世,是新的历史时期回族穆斯林对中国天文历法史做出的重大贡献。
相关参考
维吾尔族的天文学知识源远流长。喀喇汗王朝时期的哈斯·哈吉甫在其《福乐智慧》一书中介绍了当时的许多天文学知识,并在第五章《论七曜和黄道十二宫》中以诗歌的形式描述了七曜和黄道十二宫。作者介绍了七曜的名称、
水书水书直接或间接地记录了水族先民和至今水族人民在日常生活中仍被广泛应用于天文历法、生产、防卫、营造、婚丧、生育、祭祀、出行等等,也要依照水书的规定择吉避凶。端节水族有自已的历法,每农历九月初一为岁首
回族人回族具有强健、勇武、好锻炼、不畏强暴的民族性格。崇尚武勇是回回民族历史文化的一个显着特点,几百年来,这一特点已逐步演进成了回族的民族体育传统和人文精神之一,至今仍被许多地区的回族群众保持并继续发
油香的分类与制作分布各地的回族在油香制作的原料上分为普通油香、糖油香、肉油香三种。口味上有如“西北回族中有发酵面咸味油香、淡味油香、甜味油香、烫面油香,发酵面油漩子等;泉州、扬州等地的南方回族有糯米油...
作者:杨培超,宁波大学历史系研究生,季我努学社青年会会员《乾象历》是东汉末年刘洪所编撰的历法,在三国东吴的黄武二年(223)颁布施行,直到天纪三年(280)孙吴灭亡才停止施行,总共施行了将近60年的时
彝族的天文历法也在博大精深的毕摩文化中体现,毕摩们为了给人生属性一个完整的诠释,同时也为了占卜测算的需要,对天文历法进行了仔细的观察,于是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天文历法。在美姑地方,彝族传统的方法是用与汉民
藏族的传统历法简介与特点藏族在一千多年前创造出了自己的历法,藏族的历法是以月亮的圆缺来计算时间,到了十九世纪之后,藏历的编订也越来越趋于完善。那么,藏族文化中的传统历法有什么特点呢?藏历的简介藏历是阴
彝族的天文历法也在博大精深的毕摩文化中体现,毕摩们为了给人生属性一个完整的诠释,同时也为了占卜测算的需要,对天文历法进行了仔细的观察,于是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天文历法。在美姑地方,彝族传统的方法是用与汉民
藏族的传统历法简介与特点藏族在一千多年前创造出了自己的历法,藏族的历法是以月亮的圆缺来计算时间,到了十九世纪之后,藏历的编订也越来越趋于完善。那么,藏族文化中的传统历法有什么特点呢?藏历的简介藏历是阴
傣族历法有两种,分别是大傣历和小傣历。大傣历是傣族最早使用的历法,是傣族先民在汉族农历的基础上创造的历法,现今只有民族意识比较浓厚的大傣(泰)人仍然坚持使用这种历法,因而被称作“大傣历”。大傣历以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