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 中国古代史·历史名词·《唐本草》

Posted 药物

篇首语: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中国历史 中国古代史·历史名词·《唐本草》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中国历史 中国古代史·历史名词·《唐本草》

中国古代史·历史名词·《唐本草》

亦称《新修本草》,唐代官修药物文献。657年(显庆二年),苏敬、长孙无忌等23人奉高宗之命编撰。659年刊印颁行,是中国第一部药典,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国家药典。原书目录1卷,本草20卷,现存残书11卷。另有《药图》25卷, 《图经》7卷,已佚。此书有图有经,博综方术,详探秘要,广验产地,是在梁陶弘景《本草经集注》的基础上加以补充校勘,并新增加药物114种,共收集药物800余种。特别是首创药物自然来源的分类方法,还收集了全国各地新产药物的标本。可以说是总结了唐以前的本草成就,克服了历代私家修本草的片面性,对中药学发展贡献很大。

相关参考

中国历史 中国古代史·历史名词·均田制

中国古代史·历史名词·均田制北魏至唐中叶计口授田的土地制度。鉴于长期战乱,土地荒芜,民多荫附,赋税征收困难,国家财力不支。485年,北魏孝文帝采纳李世安建议,颁布实行均田令。北齐、北周、隋、唐相继沿用

中国历史 中国古代史·历史名词·吐蕃

中国古代史·历史名词·吐蕃今藏族祖先,居住在青藏高原一带。“吐蕃”之称始于唐,其后史籍沿称青藏高原及当地土著族、部为“吐蕃”或”西蕃”。吐蕃作为古代藏族政权,是6世纪来由雅隆(今西藏山南地区)农业部落

中国历史 中国古代史·历史名词·火药

中国古代史·历史名词·火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中国古代炼丹术的最卓越成就就是发明黑色火药。唐代中期的书籍里,就记下了用硝石、硫黄、木炭混合一起制成火药的配方。火药用于军事始于唐末,宋代使用更为广泛。

中国历史 中国古代史·历史名词·回回

中国古代史·历史名词·回回简称回族,是由中国国内和国外多种民族成分在长时期历史发展中形成的民族。唐初期伴随着伊斯兰教传入,大批阿拉伯和波斯的穆斯林商人来华,在广州、泉州和长安等地定居,被称为蕃客。“回

中国历史 中国古代史·历史名词·契丹

中国古代史·历史名词·契丹中国北方古代民族名。源于东胡。北魏以来,在今辽河上游一带游牧。隋唐时,分8部辗转臣服于唐朝和突厥之间。唐太宗时,以其地置松漠都督府,授其首领窟哥为使持节十州诸军事松漠都督。唐

中国历史 中国古代史·历史名词·邸店

中国古代史·历史名词·邸店唐宋时经营存货和售货业务的商行。《唐律疏义》云“邸店者,居物之处为邸,沽卖之所为店”,似有区别,但邸与店两字常连用。唐长安等大都邑,市场四面均设有邸店,少则百余处,多达三四百

中国历史 中国古代史·历史名词·三司

中国古代史·历史名词·三司中国古代官制。东汉时,称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司。唐以御史大夫、中书、门下为三司;唐后期以判户部、制度支及盐铁使为三司,长官各由一人担任,至五代后唐明宗时始合为一职。北宋称盐铁

中国历史 中国古代史·历史名词·崇圣寺三塔

中国古代史·历史名词·崇圣寺三塔在云南大理点苍山应乐峰下崇圣寺内,亦称大理三塔。始建年代约在9世纪20年代唐长庆年间,三塔鼎足而立,大塔方形,共16层,高69米余(或58米余),线条流畅,造型美观。塔

中国历史 中国古代史·历史名词·两税法

中国古代史·历史名词·两税法唐中叶宰相杨炎建议并制定实行的赋税制度。玄宗开元末年,均田制名存实亡,租庸调法已不适用。安史乱起,民户流亡,田地荒废,记录簿册失散不全,赋税收入不足以维持军费。于是,按户征

中国历史 中国古代史·历史名词·北庭都护府

中国古代史·历史名词·北庭都护府唐六都护府之一。702年(长安二年)分安西都护府置,治所在庭州(今新疆吉木萨尔北破城子)。统辖天山北路突厥旧部,辖境东起今阿尔泰山,巴里坤湖,西达今咸海(一说里海)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