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飞死后主战派宋孝宗的一次疯狂反扑 张浚北伐

Posted 岳飞 宋孝宗 张浚

篇首语:满堂花醉三千客,一剑霜寒十四州。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岳飞死后主战派宋孝宗的一次疯狂反扑 张浚北伐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岳飞死后主战派宋孝宗的一次疯狂反扑 张浚北伐

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五月,高宗回到临安,就立皇子玮为太子,改名眘(shn)。六月,高宗又下诏禅位于赵眘。赵眘就是孝宗皇帝。至此,太祖一脉又得以续嗣皇统。退位后的高宗自称太上皇,移居德寿宫。

孝宗一即位就召见张浚,加张浚为少傅,封魏国公,宣抚江淮。张浚主张进取中原,却遭到史浩阻拦。孝宗竟被史浩迷惑了,打算放弃秦陇三路。虞允文在外劝谏,被罢知夔州,并命吴班师。吴不得已退军回河池。吴收复的大片西部土地又被金人夺去。

第二年,孝宗改元为隆兴,任命史浩为尚书右仆射,同平章事兼枢密使。宋廷又开始了新一轮战和之争。

金主雍称帝后,平定了西北的叛乱。金副元帅纥石烈志宁写信给张浚要求恢复旧约,索要海、泗、唐、邓、商各州土地。

张浚极力主张对金作战,劝孝宗到建康,鼓舞士气。经张浚和李显忠竭力劝谏,孝宗终于决定出兵,将兵马大权交给张浚。

张浚到达建康,派李显忠进军灵壁,邵宏渊进军虹县。史浩被弹劾,罢知绍兴府。

李显忠渡过淮河,在陡沟大败萧琦的拐子马,攻克灵壁。邵宏渊围攻虹县,屡攻不下,李显忠派灵壁降卒去虹县劝降,蒲察徒穆、大周仁、萧琦投降。邵宏渊自耻无功,暗怀妒忌,并与显忠结怨。李显忠又收复了宿州。孝宗任命李显忠为淮南、京东、河北招讨使,邵宏渊为副。邵宏渊要开仓犒劳士兵,李显忠不许,只用现钱赏赐,士兵开始有了怨言。

纥石烈志宁率领十万人从睢阳来攻。李显忠带领将士拼死前进,击退了金将孛撤军。次日,孛撤又增兵来攻,李显忠驻军城外,用克敌弓将金军击退。邵宏渊却对将士说:“天气太热,找个阴凉的地方摇着扇子乘凉都难受,何况在烈日下,披着铠甲苦战呢!”军心顿时动摇,再没了斗志。

到了晚上,李显忠部下纷纷逃跑。金军乘虚攻城,李显忠还竭力抵御,杀敌二千多人。邵宏渊竟然带着自己的部队离开,临行时说:“听说敌人又添了二十万生力军来攻这座城,如果再不退,恐怕会有不测。”李显忠仰天长叹,等到天黑带军退到符离,全军大溃。李显忠到盱眙,见了张浚,交上帅印,等待治罪。

李显忠兵败符离,将所有的物资器械都丢弃了。隆兴元年(1163年)五月,张浚改任刘宝为镇江军都统制,亲自渡过淮河到泗州招抚将士,再返回扬州,上疏自劾。朝中主和派,对张浚议论纷纷,孝宗不为所动。

张浚派遣边将防守,在淮阴会聚水军,在寿春屯驻马军,大规模备战。

不久和议的言论又大行其道,孝宗任命汤思退为醴泉观使,降张浚为特进枢密使,宣抚江淮东西路,贬显忠为果州团练副使,安置在潭州。邵宏渊虽降官阶,仍任建康都统制。思退升任尚书右仆射,兼枢密使。

陈俊卿上疏希望继续任用张浚,孝宗又令张浚都督江淮军马。

金帅纥石烈志宁来信,重申金国的议和要求。汤思退劝孝宗答应金人的要求,参政赵葵也附和汤思退。工部侍郎张阐反对。孝宗派赞成张阐意见,派卢仲贤到金军回信。孝宗叮嘱卢仲贤不能轻易答应割让海、泗、唐、邓等州。汤思退却私自告诉卢仲贤:“如果能和,四州也不妨给金。”

卢仲贤到宿州见金使仆散忠义,被金人吓得不敢说一句话,答应回去禀告。忠义又重新提出和议要求:南北通书,改称叔侄;割让海、泗、唐、邓四州;岁纳银币如旧额;须送交叛臣,并归还中原归附人民。孝宗得知后,将卢仲贤逮捕下狱,夺去他的官阶,除名流放郴州。

汤思退想速和,派王之望出使金国,龙大渊为副,暗中叮嘱王之望答应割让四州,只求岁币减半。王之望走后,右正言陈良翰上奏:“王之望一去,恐怕有辱国家的不只卢仲贤一人。应该将他追回,先派一个使臣去讨论,修改了和约,再派人通问不迟。”张浚又上书请孝宗去建康北伐。孝宗下令王之望在国境上待命,另派胡昉出使。

朝中许多人都反对和议,著名的有虞允文、胡铨、阎安中等。监南岳庙朱熹说:非战无以复仇,非守无以制胜。孝宗不答。汤思退从中作梗,任命朱熹为武学博士,朱熹辞职。陈康伯也上书请求辞职,孝宗准奏,调任汤思退为左仆射,张浚为右仆射,仍都督江、淮军马。

隆兴二年(1164年),得到消息,说使臣胡昉被金人抓去,孝宗叹息说:“和议不成,大约是天意吧。”召回王之望等,命张浚巡视江、淮备战。汤思退非常焦急,请孝宗禀告太上皇,再做决定。孝宗批复:“金人如此无礼,卿还想议和吗?况且现在敌人的势力,不是秦桧时可比,卿还天天要议和,连秦桧都不如。”汤思退非常害怕。

金人放胡昉回来报告宋廷,妥善商量和议,汤思退又振振有辞。他唆使王之望、钱端礼上奏说军备不坚固,国库空虚,希望以符离之战为鉴,应该议和。孝宗派王之望、钱端礼宣谕两淮,召张浚回朝任职。

张浚正大造战船,号令两河豪杰,一心北伐,并派降将萧琦去请辽人声援。钱端礼到了淮上,竟上奏说:“名曰守备,守未必备,名曰治兵,兵未必治。”张浚得知消息,连续上表请求退休,孝宗授他为少师,兼保信军节度使,南判福州。孝宗下令撤退两淮边备。张浚在中途积忧成疾去世。

张浚一死,太学生张观等七十二人又上书,请求诛杀汤思退、王之望、尹穑以谢天下。汤思退听到消息,在恐惧中死去。孝宗重新任命陈康伯为尚书左仆射,钱端礼签书枢密院事,虞允文同签书枢密院事;命王之望到长江犒军。

王之望和钱端礼都是汤思退的党羽。他们秉承了汤思退的衣钵,坚持割地给金,以求得和议。十一月,金军接连攻下楚、濠、滁等州,气焰逼人。十二月,宋金和议达成两国境界如前约;宋以叔父礼事金,宋主称侄宋皇帝,金称叔大金皇帝;岁纳银币,照原约各减五万,计银二十万两,绢二十万匹。

相关参考

宋朝 宋代·孝宗北伐

孝宗北伐绍兴三十一年,金军南侵之势遭到南宋军民的抗击而受挫折,金朝改变策略决定以战促和。宋廷内部主战与主和的斗争非常激烈。宋孝宗还是皇子时就主张抗金,即位后随即任命主战派张浚为江淮宣抚使,统一指挥江淮

历史人物 宋孝宗的北伐大业 宋孝宗北伐为何没能成功

  的北伐:是南宋时期难得的好皇帝,对义父高宗赵构至孝,上台伊始就为岳飞等主战派平反,清除主和派,锐意北伐,收复中原故土。然而,就是这样一位一心有大作为的皇帝,在众多主战派谋臣的帮助下,北伐大计却没有

宋朝历史 宋朝的皇帝那个是最好的

孝宗赵昚(shèn),宋孝宗登基后,定年号“隆兴”,立志光复中原,收复河山,遂恢复名将谥号“武穆”,追封岳飞为鄂国公,剥夺秦桧的官爵,并且命令老将张浚北伐中原,但在符离遭遇金军阻击,大败。接着金军趁胜

历史人物 如果宋孝宗有岳飞,北伐结果会怎样?

岳飞之死,一直都是一个令人们痛惜的结局,一代名将却惨遭这样的下场,对岳飞有多同情,对秦桧就有多少恨。而后世,宋孝宗时期,意欲北上收复北宋失地,却没有成功。这个时候,一定有人不由得联想,如果岳飞没有被冤

宋高宗一生最为痛恨的人 南宋北伐名将张浚

...家军(张俊)、刘家军(刘光世)、韩家军(韩世忠)、岳家军(岳飞)等等。远有老祖宗赵匡胤陈桥兵变的先例,后有他亲身经历的“苗刘兵变”,他

宋高宗一生最为痛恨的人 南宋北伐名将张浚

...家军(张俊)、刘家军(刘光世)、韩家军(韩世忠)、岳家军(岳飞)等等。远有老祖宗赵匡胤陈桥兵变的先例,后有他亲身经历的“苗刘兵变”,他

历史人物 张浚是怎么误国的

主战书生也误国!张浚害死名将,三战三败,毁掉恢复中原希望,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南宋初年,朝廷内部分成主战派、主和派,在人们的印象中,似乎主战派

宋朝 宋代·隆兴和议

隆兴和议隆兴元年五月宋孝宗北伐失利后,张浚布置魏胜守海州,陈敏守泗州,戚方守濠州,集中水军于淮阴,马军守寿春,以防金军的南侵。此时,汤思退为相主和,张浚遭谗降职。八月,金朝来书索要海、泗、唐、邓四州,

历史人物 宋孝宗的皇后是谁

  是谁?赵慎被普遍认为是南宋最杰出的皇帝,他专心理政,从而百姓富裕,五谷丰登,太平安乐,史称「乾淳之治」,而成肃谢苏芳当然也功不可没。她积极支持宋孝宗平反岳飞冤狱,起用主战派人士,锐意收复中原;整顿

212 陆游临终留诗

宋孝宗刚刚即位的时候,决心改变屈辱求和的政策,很想做一番恢复中原的大事业。公元1163年,他任用了一名很有名望的老将张浚(音jùn)做枢密使。张浚决定出兵北伐,并请朝廷发布诏书,号召中原人民奋起抗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