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朗族民歌有何特色?又有多少种类

Posted 布朗族

篇首语:读书是易事,思索是难事,但两者缺一,便全无用处。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布朗族民歌有何特色?又有多少种类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布朗族民歌有何特色?又有多少种类

布朗族具有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其中,布朗弹唱是深受布朗族喜爱的民歌演唱艺术,弹唱内容渗透到布朗族悠久历史和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劳动歌、礼仪习俗歌、情歌、生活歌、儿歌等,是布朗族优秀历史文化传承和发展的载体。布朗弹唱的表演形式为男女对唱、独唱、一人领唱众人合唱,演唱时以四弦琴伴奏。

布朗族民歌,内容丰富,曲调繁多。每逢结婚、迁新居、过年节或劳动之余,年轻人都爱对歌。布朗弹唱旋律优美动听,不仅受到布朗族同胞的喜爱,也深受各族人民喜爱,多次在全省及全国性的民族文艺会演中获奖!但是,由于受到现代文化的冲击,大多数年轻人不再学习布朗弹唱,而原有的民间艺人随着时间的逝去也一天天衰老,布朗弹弹唱面临失传的危机。

布朗族民歌十分丰富,按其音调大体可分为“索”、“胜”、“宰”、“拽”、“脱麻”等几种。这些曲调也因地区差异而各具特色。除劳动歌、风俗歌、迁徙歌、恨歌、颂歌、情歌、儿歌等短歌外,还有长篇抒情诗和长篇叙事诗,如《苦情调》、《新年调》、《艾□》、《砍柴的依拉》等。

《道高朗》流行于西双版纳景洪县,是一部唱述布朗小伙子与傣族小姐恋爱悲剧的长篇叙事诗,哀婉动人。布朗族故事包括山川风物传说、迁徙与建寨传说、爱情故事、动植物故事等,在近代还产生过反剥削压迫和反侵略的故事。

关于布朗族首领“四眼四耳王”的种种传说(《广景》等);一日三变的美女朗三飘的故事;机智人物艾掌来的一系列笑话、讽刺故事,也极富于民族特色。

布朗族的音乐绚丽多彩、曲调优美。虽然各地的音乐曲调稍有差异,但各有很浓的特色,西双版纳一带的布朗族的布朗调分为“甩”、“宰”、“索”、“缀”四类。演唱时,各类曲调几乎不变,内容根据不同场合,即兴编唱。

“甩”调由小三弦伴奏,以歌唱青年男女爱情的内容为主,唱起来充满激情与富有青春活力。

“宰调”,也是用小三弦伴奏,大多是以生产、生活及爱情为题材,采取男女青年对唱的方式。

“索”调,也仍用小三弦伴奏,主要多歌唱民风民俗为题材。

“缀”调,是在节日或欢庆的日子里对唱,多歌颂历史英雄历史人物事迹。

其他地区的布朗族曲调,有民歌调、山歌调、打歌调、灯调和唢呐调。民歌调简短有力,活泼轻快,唱时以葫芦笙伴奏。山歌调曲牌较多,主要是青年男女在山野劳动时对唱的。

打歌调曲牌具有简短、轻快的特点。灯调,调子轻松愉快,节奏感强,多用二胡、小三弦伴奏。唢呐调,习惯上是双手同奏,当地布朗人称为“吹打”。主要用于办婚丧事。

相关参考

德昂族民歌有何特色 德昂族音乐

德昂族主要聚居在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各县,其余散居于保山、龙陵、镇康等县。多数分布于山区,与景颇、傈僳、汉、佤等民族交错聚居;少数住坝区,与傣族为邻。德昂语属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佤德语支。德昂族有

布朗族音乐文化概述 布朗族文化

布朗族民歌,内容丰富,曲调繁多。每逢结婚、迁新居、过年节或劳动之余,年轻人都爱对歌。布朗族民歌十分丰富,按其音调大体可分为“索”、“胜”、“宰”、“拽”、“脱麻”等几种。,些曲调也因地区差异而各具特色

布朗族饮食 布朗族有何饮食习惯

  布朗族饮食布朗族有何饮食习惯  布朗族以大米为主食,辅以玉米、荞麦、豆类、薯类、小红米等副食品。喜吃糯食。多数人家日食三餐,中午习惯吃冷饭,米饭多采用蒸和煮两种方法,布朗族男子的竹筒煮饭尤具特色,

布朗族有何饮食习惯 布朗族饮食

布朗族以大米为主食,辅以玉米、荞麦、豆类、薯类、小红米等副食品。喜吃糯食。多数人家日食三餐,中午习惯吃冷饭,米饭多采用蒸和煮两种方法,布朗族男子的竹筒煮饭尤具特色,清香可口。蔬菜品种繁多,主要有白菜、

壮族山歌:壮族山歌有什么特点又有多少种类

壮族人无论男女,从四五岁的童年时代就开始学唱山歌,父教子,母教女,形成幼年学歌,青年唱歌,老年教歌的传帮带习俗。在农村,无论下地种田,上山砍柴,婚丧嫁娶,逢年过节或青年男女间的社交恋爱等,都用山歌来表

白族木雕是怎样的一种艺术?又有何特色

作为装饰艺术之一的木雕,在白族人的现实生活中,大至住宅、庙宇、牌坊,小至生产工具、家具和生活用品,处处都可看到精湛的木雕杰作。白族木雕,以体现吉祥文化为主旋律。它反映的内容多为祥花、瑞兽、瓜果和民俗文

什么是哈萨克族“阿肯弹唱”?其又有何风格

阿肯弹唱,大体有两种形式。一是阿肯怀抱冬布拉自弹自唱,这种弹唱,多是演唱传统的叙事长诗和民歌。从这些诗歌中,我们可以看出哈萨克族的宗法社会制度,生产方式的演变,阶级关系在氏族部落之间的变化;婚丧嫁娶,

什么是哈萨克族“阿肯弹唱”?其又有何风格

阿肯弹唱,大体有两种形式。一是阿肯怀抱冬布拉自弹自唱,这种弹唱,多是演唱传统的叙事长诗和民歌。从这些诗歌中,我们可以看出哈萨克族的宗法社会制度,生产方式的演变,阶级关系在氏族部落之间的变化;婚丧嫁娶,

哈尼族音乐有何特色 哈尼族音乐文化简介

民歌主要有“哈巴”(叙事歌)、“阿哧”(玩的歌)、“然咕差”(儿歌)、“阿尼托”(摇儿歌)、“然咪比”(婚礼歌)、“迷煞维”(丧歌)和“莫丕差”(祭祀歌)等6类。哈巴亦称“拉巴”,是古老的叙事歌。逢年

哈尼族音乐有何特色 哈尼族音乐文化简介

民歌主要有“哈巴”(叙事歌)、“阿哧”(玩的歌)、“然咕差”(儿歌)、“阿尼托”(摇儿歌)、“然咪比”(婚礼歌)、“迷煞维”(丧歌)和“莫丕差”(祭祀歌)等6类。哈巴亦称“拉巴”,是古老的叙事歌。逢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