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 中国古代史·历史事件·焚书坑儒
Posted 郡县制
篇首语:只有努力攀登顶峰的人,才能把顶峰踩在脚下。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中国历史 中国古代史·历史事件·焚书坑儒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中国历史 中国古代史·历史事件·焚书坑儒
中国古代史·历史事件·焚书坑儒
秦始皇统一后,在全国实行郡县制。公元前213年,博士(皇帝的顾问)淳于越反对中央集权的郡县制,要求根据古制,分封子弟。丞相李斯予以驳斥,主张禁止儒生以古非今,以私学诽谤朝政。秦始皇采纳李斯建议,下令除《秦记》、医药、 卜筮、种树之书外,民间所藏《诗》、《书》和诸子百家书一律焚毁;谈论《诗》、《书》者处死,以古非今者灭族;禁止私学,愿学法令者“以吏为师”。此即“焚书”。公元前212年,方士和儒生们攻击秦始皇以刑杀为威。秦始皇派人查究,把460余人全部坑杀于咸阳。此即“坑儒”。在今陕西渭南县赤水东岸土丘断崖底部存有厚约30~50厘米灰层的“焚书”遗迹。在今陕西临潼县洪庆堡村南,能看得坑口约30×50米、深约1.8~2米的“坑儒”谷遗址。
相关参考
秦始皇焚书坑儒发生在中国古代的秦朝。在秦始皇三十四年(公元前213年),博士齐人淳于越反对当时实行的“郡县制”,要求根据古制,分封子弟。丞相李斯加以驳斥,并主张禁止百姓以古非今,以私学诽谤朝政。秦始皇
焚书坑儒发生在中国古代的秦朝。在秦始皇三十四年(公元前213年),博士齐人淳于越反对当时实行的“郡县制”,要求根据古制,分封子弟。丞相李斯加以驳斥,并主张禁止百姓以古非今,以私学诽谤朝政。秦始皇采纳李
焚书坑儒基本上就是为了堵住当时读书人的嘴,秦朝本来就是严刑峻罚出名的嘛焚书坑儒是秦始皇从公元前213年开始的焚毁书籍;活埋儒士、方士的事件。焚书坑儒是发生在中国古代的秦朝。在秦始皇三十四年(公元前21
“焚书坑儒”也是因卢生而起。这个骗子担心秦始皇醒悟后他会死得很惨,于是逃走了,逃走前还嘲讽了秦始皇一番。秦始皇知道后,大怒,在群儒中审问同党。审问下来,有463个读书人服罪,“皆坑之”。秦朝两世而亡,
中国古代的这些出名的大官们竟然有如此搞笑的绰号,你肯定想不到
虽然古代有着什么八股文,焚书坑儒等一系列的文化禁锢现象,但是就舆论而言,也是尽量做到了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就连那些执掌着国家权力机关大部分权利的官僚们,也难以逃脱自己羞人的绰号成为别人的饭后谈资。
文字狱和思想犯在我国古代历史上,封建统治者往往禁锢思想,压制舆论,以文字思想为由使许多人获罪,从而维持自己的统治。因为思想和文字而招来罪过的大案和重案时有发生。秦始皇的“焚书坑儒”就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
焚书坑儒的历史背景1.是秦朝建立专制主义政治体系的需要 2.一些儒生和游士引用儒家经典,借用古代圣贤的言论批评时政(只是对于坑儒,史学家们现在仍有争论。一般来说有三种看法:第一是历史上并无焚书坑儒一
专题一:中国古代的思想本单元主题: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儒家思想的产生和发展历程)春秋儒家思想的出现战国孟子荀子发展儒家思想秦朝焚书坑儒西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确立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魏晋南北
中国古代史·历史人物·李斯秦朝丞相。法家代表人物。楚上蔡(今河南上蔡西南)人。曾受业于荀子。入秦后,向秦王政建议对六国采取各个击破政策,得到赏识。秦统一后,力主废分封,设郡县;提出“焚书”,禁私学;以
关于秦始皇的“焚书坑儒”,人们以往多严厉谴责。这主要是出于对秦王朝二世而亡的反思,也是出于“焚书坑儒”对我国古代文化的洗劫和对儒生的摧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