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 中国近代史·历史名词·总税务司

Posted 海关

篇首语: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中国历史 中国近代史·历史名词·总税务司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中国历史 中国近代史·历史名词·总税务司

中国近代史·历史名词·总税务司

清政府统辖全国海关税务的官员。1853年英、美、法三国乘小刀会起义之机,以代征税金为借口,于9月9日夺取了上海海关管理权。1854年6月29日三国领事与上海道吴健彰订立协定,由三国领事各推委员一人组成关税管理委员会。根据1858年订立的《中英通商章程善后条约》中“各口划一办理”的含混规定,外国侵略者要求上海以外各口也须请外国人帮办税务。1859年两江总督任命英国人李泰国为总税务司;李去职后,1861年奕訢又任命英国人赫德为代理总税务司(1863年正式继任);1865年在北京正式设立了总税务司署,赫德常驻北京统辖全国各海关。在他的主持下,制定了一套完全由外国人支配我国海关税收的制度;总税务司掌握中国海关的一切行政、用人大权,各口税务司只对总税务司负责,海关税务司以下的高级职员全由外国人担任。这样,资本主义各国,特别是英国,就通过总税务司和各口税务司,控制了中国的海关,进而控制了中国的财政,操纵中国的政治,不断扩大在华的侵略权益。

相关参考

中国历史 海关总税务司赫德

赫德继李泰国之后任中国海关总税务司46年,是英帝国主义侵华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赫德于1835年出生于英国爱尔兰,1853年毕业于伯尔福斯皇后学院,1854年抵香港,1855年为宁波副领事助理,1858

进入晚清权力中心的洋人 与曾国藩李鸿章地位相

核心提示:赫德是北爱尔兰人,在中国长期担任海关总税务司,被清廷视为客卿。1863年11月任海关总税务司。1908年休假离职回国,仍挂总税务司的头衔。在主持中国海关的近半个世纪中,赫德不仅在海关建立了总

中国历史 中国古代史·历史名词·《农桑辑要》

中国古代史·历史名词·《农桑辑要》元朝司农司编撰的一部指导全国农业生产的农书。成书于1273年(元至元十年)。元世祖忽必烈重视农业,派人遍求古今农书,责成司农司组织编辑,参加具体编写或修订补充的是孟祺

中国历史 中国近代史·历史名词·日知会

中国近代史·历史名词·日知会清末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原为武昌美国教堂中华圣公会阅报室的名称。1904年武昌革命党人建立的科学补习所被破坏后,其成员刘静庵任日知会司理,利用这一合法机构,公开陈列革命书报,

中国历史 中国古代史·历史名词·三司

中国古代史·历史名词·三司中国古代官制。东汉时,称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司。唐以御史大夫、中书、门下为三司;唐后期以判户部、制度支及盐铁使为三司,长官各由一人担任,至五代后唐明宗时始合为一职。北宋称盐铁

中国历史 中国近代史·历史名词·时务学堂

中国近代史·历史名词·时务学堂资产阶级维新派创办的影响较大的新式学校。由谭嗣同等发起,得到湖南巡抚陈宝箴、按察使黄遵宪、学政江标的赞助,于1897年10月在长沙开办。熊希龄任提调;梁启超任中文总教习,

广学会

  广学会(汉语拼音:guǎngxúehuì),中国清末英、美基督教(新教牘传教士在华组成的出版机构。由1884年设立的同文书会改组,1887年成立于上海。中国海关总税务司赫德任第一任董事长,英国传教

谁将标点引入中国

1866年,大清海关总税务司赫德准备回国完婚,临行前他向清政府建议,带几名同文馆学生到英国开阔眼界,以培养同英国打交道的人。主持“总理各国衙门”的恭亲王奕也早就想派人到欧洲各国考察。可是一听说要去“异

历史百科 中国第一所大学成立

·1903年北洋大学旧貌兴办近代学堂,是洋务运动的重要内容。清光绪十三年(1887),津海关税务司德璀琳,利用外侨和中国官员的捐款,在大营门外梁家园设立了博文书院中西学堂。因为德璀琳与津海关道周馥意见

教士韦廉臣在上海成立“同文学会”

1887年11月1日,英国长老会教士韦廉臣在上海成立“同文学会”(1894年改名“广学会”)。该会是清末在中国的传教士、外国领事和商人组成的最大的出版机构。以海关总税务司赫德为会长,韦廉臣为督办,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