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 中国近代史·历史名词·时务学堂
Posted 历史
篇首语: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中国历史 中国近代史·历史名词·时务学堂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中国历史 中国近代史·历史名词·时务学堂
中国近代史·历史名词·时务学堂
资产阶级维新派创办的影响较大的新式学校。由谭嗣同等发起,得到湖南巡抚陈宝箴、按察使黄遵宪、学政江标的赞助,于1897年10月在长沙开办。熊希龄任提调;梁启超任中文总教习,欧榘甲、韩文举、叶觉迈、唐才常等任分教习;李维格任西文总教习。第一批学生40人,学制定为5年。1898年春,全堂师生达200余人。梁启超拟订《学约》10章,即:立志、养心、治身、读书、穷理、学文、乐群、摄生、经世、传教。教学内容包括经学、诸子学、公理学、法学、掌故学、格算学等。教习经常通过讲课和批改学生作业宣传维新变法思想。对学堂制度的改革和资本主义思想的传播,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成立仅数月,即遭顽固士绅王先谦等的攻击,被迫停办。戊戌政变后,改为求是书院。
相关参考
中国近代史·历史名词·同文馆洋务派创建第一所新式学堂。1861年1月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成立后,为培养翻译和外交人才,恭亲王奕訢正式奏请建立新式学堂。1862年奕訢延请英籍教士包尔腾充任教习,8月在北京正
当京、津、沪的维新运动渐趋高涨的时候,南方的广东、湖南的维新活动也很快开展起来。甲午战争之后,谭嗣同、唐才常便在湖南开始创立学会,宣传变法。谭嗣同(1865—1898),字复生,号壮飞,湖南浏阳人。他
中国近代史·历史人物·蔡锷爱国将领。原名艮寅,字松坡。湖南邵阳人。1898年入长沙时务学堂。1899年赴日。第二年回国参加自立军起事,失败后复去日本,学习军事,并为其师梁启超主办的《清议报》、《新民丛
中国近代史·历史名词·《海国图志》近代中国第一部介绍世界各国历史、地理知识的巨著。清魏源撰。初刊于1842年,共50卷;1847年增补为60卷;1852年又增补为100卷。该书是在林则徐组织译的《四洲
中国近代史·历史名词·瓜分狂潮帝国主义对中国的疯狂侵略。为了确保各垄断集团在华的投资利益,甲午战后,帝国主义各国立即在中国展开了强占“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的斗争。1898年德国迫使清政府签订《胶
中国近代史·历史名词·桂系军阀辛亥革命后统治西南地区的军阀集团之一。以陆荣廷为首,控制两广、湖南。袁死后,接近北方的直系军阀,依附于英、美势力。
中国近代史·历史名词·租界资本帝国主义强迫半殖民地国家在某些通商口岸或城市划出由他们直接管理的一定区域,称为租界。1845年英国第一任驻上海领事贝尔福以1843年中英《虎门条约》关于英人得在五口租地建
中国近代史·历史名词·北洋舰队洋务派创办的近代主要新式海军之一。1874年总理衙门创议筹办海防。1875年5月清政府“著派李鸿章督办北洋海防事宜,派沈葆桢督办南洋海防事宜”。计划在十年内建成南洋、北洋
中国近代史·历史名词·《资政新篇》太平天国后期的纲领性文件。1859年,洪仁玕总理朝政后,向洪秀全提出了一个带有资本主义色彩的建议——《资政新篇》。其主要内容:在政治上,针对革命队伍内部存在分散、离心
中国近代史·历史名词·厘金清政府征收的一种商业税。清政府为筹措镇压太平天国的军费,1853年帮办江北军务雷以诚,派人在扬州仙女镇、邵伯、宜陵等镇“劝谕米行捐厘助饷”。后来逐步推广到全国。起初定厘金为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