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 中国近代史·历史事件·虎门之战
Posted 历史
篇首语:与其积攒满箱子的金银,不如积攒满肚子的学问。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中国历史 中国近代史·历史事件·虎门之战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中国历史 中国近代史·历史事件·虎门之战
中国近代史·历史事件·虎门之战
鸦片战争中的战斗之一。虎门一带是珠江口的咽喉要隘,从康熙年间到鸦片战争前,清政府在虎门附近陆续添筑炮台11座,配置大小铁炮330门,且依山峦岛屿自然形成三道门户:最南端珠江主航道两侧大角、沙角炮台为第一重门户;由此向北航3.5千米(7里)设南山、镇远、横档三处炮台为第二重门户;由此再北进2.5千米(5里)设大虎山炮台为第三重门户。林则徐抵广州后与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等在虎门上下横档一带设置两道木排铁链,又购置外国大炮200门,增添炮台炮位。琦善继任两广总督。海防大为削弱。1841年1月英军攻陷大角、沙角炮台后直逼虎山要塞第二重门户。2月25日敌军先攻陷横档炮台,次日敌军向虎山诸炮台发动进攻,62岁老将关天培亲守靖远炮台,督率将士殊死战斗。经半日激战,敌舰3艘受重创,而守兵亦死伤过半,关天培则“身受数十创,血淋漓,衣甲尽湿”,壮烈牺牲,靖远陷落。接着镇远、威远等炮台相继失陷、虎门天险沦于敌手。
相关参考
英勇抗敌的虎门之战 虎门是广州的门户,位于珠江入海口,禁烟运动后,清军加强了虎门的防守,设有三道防线:一道为虎门口端两侧的沙角、大
鸦片战争之前,中国一直是一个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为主的封建国家,对外国商品的需求量有限,在中英正常贸易中一直保持着出超的地位。英国殖民者为了改变其贸易状况,开始大量向中国走私鸦片,来获取暴利。英国的鸦
1841年(清道光二十年)1月7日,英军在虎门外发出登陆信号,攻占沙角和大角炮台。沙角炮台即穿鼻炮台,所以这一战称为“第二次穿鼻之战”。沙角炮台位于虎门口东侧的沙角山上,安有旧式铁炮12门;大角炮台位
虎门之战简介大部分内容都在介绍这次战斗的过程,1841年2月英国以林则徐虎门销烟为由,派遣舰队向广东虎门挺进,身为清军提督的关天培请求朝廷增兵抗击英国舰队,但是清军总督琦善没同意这一请求。23日英国舰
1841年1月7日,大英帝国14艘战舰446门大炮以及舰载的2000多名英军朝珠江入海口进逼,试图溯河西上威胁广州城。虎门要塞首当其冲,驻守此地的是要塞的总设计师兼水师提督关天培,连同8000多名清朝
禁烟运动与虎门销烟 近代中国反对外国侵略的第一页 19世纪30年代以前,中国在与外国的贸易中始终处于出超地位。以中英贸易为例, 1827年以前,英国输入中国的主要是棉毛织品和金属制品(如刀和钟表
1.中国近代史顺口溜(一)中国近代史,七十又九年。鸦片战争起,以此为开端。英美贩鸦片,林则徐禁烟。三元里抗英,虎门炮台战。道光搞妥协,《南京条约》签。赔款割香港,五口通商船。(二)一八五一年,连绵逢大
中国近代史·历史名词·租界资本帝国主义强迫半殖民地国家在某些通商口岸或城市划出由他们直接管理的一定区域,称为租界。1845年英国第一任驻上海领事贝尔福以1843年中英《虎门条约》关于英人得在五口租地建
虎门抗英的关天培 “粤海重关二虎尊,万龙轰斗事何存?至今遗垒余残石,白浪如山过虎门。”这是近代改良派领袖康有为过虎门时为凭吊爱国政
改流行歌曲歌词概括中国历史近代史各派别中华衣冠辉煌灿烂,历史悠久世代相传。满清入关统治中原,鸦片战争近史开端。西夷贸换英商贪婪,输入毒品害民攫钱。林公钦遣虎门销烟,民心所向国威大展。英兵来犯军民抗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