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 边塞诗的风采

Posted 边塞诗

篇首语:案头见蠹鱼,犹胜凡俦侣。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中国历史 边塞诗的风采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中国历史 边塞诗的风采

唐朝在经略西域和开拓丝绸之路的事业上投入了巨大的力量。在这个历史背景下产生的唐代边塞诗,具有“史诗” 的显明特征。盛唐之前的边塞诗,大多充满着一种为国建功立业的壮志与激情,这是由唐朝初期开拓丝路的现实决定的。如杨炯、崔融的 《从军行》,王翰、王之涣的 《凉州词》 等,都是和着这一历史时期的脉搏弹奏出的激昂旋律。盛唐时期,边塞诗堪称盛极一时,风格更加活泼多样,题材上也开拓了更广阔的领域。此时的边塞诗人们,有的已开始将关注的目光投向长期的边塞征战、民族斗争给社会和民众造成的灾难,他们以复杂的心情描绘这些画面,抒发忧国忧民的情怀。盛唐时期的边塞诗便是以如此丰富的题材、复杂的思想和悲壮豪迈的情调在诗坛上蔚为一个具有独特艺术风格的流派。高适的 《燕歌行》,岑参的“三杰作” 《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 《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当推这一时期的代表作。

“安史之乱”后,唐朝中衰,中晚唐的边塞诗则往往表现出悲凉沉重的诗风。如元稹、白居易的 《西凉伎》、张泌的 《边上》等边塞诗,既描绘了边塞的萧条景况,又揭示了诗人们随着昔日边塞繁荣的失却而产生的惆怅悲凉心境。张泌怀着彷徨凄怆的心情在 《边上》 诗中是这样悲吟低唱的:

戍楼吹角起征鸿,猎猎塞旌背晚风。

千里暮烟愁不尽,一川秋草恨无穷。

山河惨淡关城闭,人物萧条市井空。

只此旅魂招未得,更堪回首夕阳中。

连塞上那种欣欣向荣的盛唐景象已不复存在,留给诗人们的是无尽的伤感和慨叹。

相关参考

隋朝历史 戎马一生的杨素写过哪些出名的边塞诗

杨素从小饱读诗书,在很多方面都有涉猎,其中就包括诗歌,所以他后来也不只是一个杰出的将领,也可以说是一位诗人。代表作品包括《山斋独坐赠薛内史二首》、《赠薛播州》、《出塞二首》等。中国古代优秀的边塞诗不少

历史百科 边塞诗报

边塞诗报边塞诗派是盛唐时期活跃于诗坛的一个派别,诗歌多描写边塞的风物景色,表现戍边战士的战斗生活。边塞诗的源头可以追溯到汉乐府民歌,到唐代形成高潮。高适、岑参是该派的开创者,此外,还有王昌龄、王之涣、

从没去过战场的书生,却写下这首慷慨的边塞诗,末句开启盛唐大门

唐高宗时期,帝国的边境战事又开始频繁起来了。原因很简单,自从天可汗李世民驾崩之后,周边被打服的强国又蠢蠢欲动,他们要试探唐朝的底线。其中最为活跃的,还是已经被打灭国的突厥余部以及新兴的吐蕃势力。也就在

从没去过战场的书生,却写下这首慷慨的边塞诗,末句开启盛唐大门

唐高宗时期,帝国的边境战事又开始频繁起来了。原因很简单,自从天可汗李世民驾崩之后,周边被打服的强国又蠢蠢欲动,他们要试探唐朝的底线。其中最为活跃的,还是已经被打灭国的突厥余部以及新兴的吐蕃势力。也就在

历史人物 唐代边塞诗的代表人物王昌龄的生平简介,王昌龄的人物事迹

嵩山学道>唐武则天圣历元年(698年),王昌龄出生在山西太原。>唐玄宗开元八年庚申(720年),二十三岁,是年前后,曾居嵩山学道。>唐开元十一年癸亥(723年),二十六岁,约在是年前后,客河东并州、潞

历史百科 边塞诗派两巨匠

高适和岑参都以悲壮豪迈的边塞诗著称于唐代诗坛。高适(702—765),字达夫,渤海蓨(今河北景县)人。“安史之乱”时,随哥舒翰守潼关。潼关失守后,他追随玄宗,累官至散骑常侍,封渤海县侯。他的部分诗作能

三国魏晋 曹氏父子的风采

曹氏父子的风采曹操不仅是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还是一位颇有成就的诗人,是当时文坛上的领袖。曹操的诗,从内容上看,多数和他的政治生涯密切相关。他常常用诗歌表达自己对现实社会和生活的看法,抒发他的政治理想

春秋战国 十谈战国之风采

 十谈战国之风采  偶有闲暇,随意从书架上抽取读物,没想到,一册普及本《史记》却让人读得放不下,时有回到战国之幻觉。对战国纷乱之人事时有心得,随手而记,愿与读者分享。  1  战国时养士成风

春秋战国 十谈战国之风采

 十谈战国之风采  偶有闲暇,随意从书架上抽取读物,没想到,一册普及本《史记》却让人读得放不下,时有回到战国之幻觉。对战国纷乱之人事时有心得,随手而记,愿与读者分享。  1  战国时养士成风

康、雍、乾风采

清圣祖玄烨,年号康熙。其在位六十一年,是我国历史上执政时间最长的、颇有作为的一位皇帝。他曾召天下文人学士著《康熙字典》。康熙皇帝很有文才,十分喜爱对联,常亲自动手题匾联。热河"避暑山庄"门匾就是康熙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