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 古文运动两主将
Posted 古文
篇首语:金鞍玉勒寻芳客,未信我庐别有春。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中国历史 古文运动两主将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中国历史 古文运动两主将
韩愈在古文运动中的突出贡献,是奠定了古文运动的理论基础。为了一反数百年来的骈体文,他特别强调文章要从形式到内容都进行革新,力图在古代散文的基础上,创造出一种更适合表达思想、“言之有物” 的新散文体。他把自己所倡导的新散文体广泛应用于政论、传记、书信、序言、墓志铭等各方面,先后创作了三百多篇具有高度艺术价值的散文。如 《师说》、《张中丞传后叙》、《毛颖传》、《进学解》及《祭十二郎文》等,都是十分精彩的名作。他的散文感情深沉,气势磅礴,语言简洁生动,极富感染力。韩愈“文以载道” 的主张虽有强调形式为内容服务的正确一面,但基本出发点是为复兴儒道而写文,这就使他的许多作品在思想内容上带有不可避免的局限性。
柳宗元对古文运动的最大贡献,是在古文创作上的成就。他留下的四百多篇散文,许多都成为脍灸人口的名作。如《天说》、《封建论》、《非国语》、《捕蛇者说》、《段太尉逸事状》、《宋清传》、《梓人传》、《黔之驴》及《永州八记》等,都有很高的思想价值和艺术价值。柳宗元主张“文以明道”,反对片面追求华丽的辞语,他强调作家的行为和品德是进行创作的首要条件,提出作品的社会功用主要在于 “褒贬” 和 “讽喻”,文章应该写得“词正而理备”。
韩愈、柳宗元在唐代古文运动中,能够作出重大贡献,除了时势造就了他们的特出才能外,也与他们的努力读书和笔耕不懈分不开。韩愈 “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手不停披于百家之编”,柳宗元“读百家之书,上下驰骋”。二人都是刻苦学习、勤奋创作的典范。
相关参考
古文运动 欧阳修在文学上有自己的见解和方向,得益于他的地位他发动并领导了一场关于古文的运动,称为北宋古文运动,这场运动对古文作出的贡献不可磨灭。 古文运动 古文运动是指提倡古文、反对骈文为特
中唐时期,文坛兴起了一个改革文体、文风和文学语言的浪潮,史称“古文运动”。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坛流行的骈体文,主要缺陷是单纯追求声律、词藻和典故,形式僵化,内容空洞,文风萎靡,已经不能准确表达思想和反映
欧阳修领导的运动是什么欧阳修领导的运动把古文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对古文作出的贡献不可磨灭,后人应当记住欧阳修领导的运动,接下来为大家详细介绍欧阳修领导的运动。欧阳修的画像这场运动让文学变得更加有意义,
汉代的儒家经籍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师徒传授,用汉代隶书(今文)写成的本子,通称今文经,如伏生所传《尚书》,齐鲁韩三家《诗经》;高堂生所传《礼》(《仪礼》),胡毋生所传《春秋公羊传》,田何所传《易》。一类
公元前269年,秦军借口赵国违反互换城池的协议,攻击赵国阏与。随后赵国派出援军,救援阏与。这本是一场不被看好的战争,连赵国成名已久的名将廉颇也认为阏与难救,但是有一个人认为两军相逢勇者胜,这个人就是赵
公元前269年,秦军借口赵国违反互换城池的协议,攻击赵国阏与。随后赵国派出援军,救援阏与。这本是一场不被看好的战争,连赵国成名已久的名将廉颇也认为阏与难救,但是有一个人认为两军相逢勇者胜,这个人就是赵
欧阳修的古文内容丰富,体裁多样。他的议论文可分为史论和政论两类。史论文主要是他的历史著作中的序论,文笔简练流畅,体现了深刻的史学见解和政治思想。《五代史伶官传序》写得最为出色,明人茅坤称它是“千年绝调
...安石、曾巩(曾经拜过欧阳修为师)。韩愈、柳宗元是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欧阳修、三苏等四人是宋代古文运动的核心人物,王安石、曾巩是临川文学的代表人物。他们先后掀起的古文革新浪潮,使诗文发展的陈旧面貌焕然一新...
唐宋八大家“唐宋八大家”是唐代韩愈、柳宗元,宋代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的合称。“八大家”最早见于明初朱右编的《八先生文集》。八位文学家并提,是因为他们都是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实践者。古文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欧阳修与北宋诗文改革1(备考10月自考)
诗文革新运动——北宋中叶兴起的古文运动,不仅确立了古文在散文领域的正宗地位,而且影响到诗歌创作,作诗也讲究「”气格”,产生以「”以文为诗”的现象,所以人们又习惯于将发生于北宋中叶的这场文学变革称为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