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 祖逖击楫中流

Posted 公元

篇首语: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中国历史 祖逖击楫中流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中国历史 祖逖击楫中流

自匈奴刘渊父子攻陷洛阳之后,北方处于各少数民族贵族的统治之下。偏安江南的司马睿依仗半壁江山,苟且偷安,无心规复中原。面对国破家亡的悲惨局面,统治集团中许多人整日把酒对泣,哀叹物是人非。但是,也有部分有志之士积极主张北伐,驱逐敌人。祖逖就是其中一位具有强烈民族感的杰出人物。

祖逖眼睁睁地看着国家陷入危难,按捺不住心中的愤懑,上书司马睿,请求允许他募兵北伐,为国雪耻。司马睿迫不得已,封他为奋威将军、豫州刺史,另外提供1000人的口粮和3000匹布,其它军用物资由祖逖自己想办法解决。尽管如此,祖逖毫不退缩,毅然率领部曲100多家于公元313年8月渡江北上。当船到江心时,祖逖站在船头神情激昂地敲着船楫起誓: “我祖逖如果不能廓清中原胜利凯旋的话,就象这长江一样有去无回!!”这铿锵有力的誓言,伴随着汹涌奔腾的波涛在江面上久久回荡。激励着众人斗志倍增,奋勇向前。渡江后,他在淮阴一面募兵,一面铸造兵器,到进军中原已成为一支2000多人的军队了。

祖逖的军队由于得到北方人民的支持,经过几年艰苦卓绝的斗争,终于收复了黄河以南全部领土。

正当祖逖准备进军河北,完成统一大业的时候,司马睿却心怀疑虑,担心祖逖功大压主,难以控制。便派戴渊前来充当都督,牵制祖逖。同时,祖逖又听说东晋朝廷有爆发内乱的危险。十分忧虑。公元321年,在雍丘(河南杞县) 含恨去世。

祖逊北伐虽然没有取得最后胜利,但却狠狠打击了外族贵族南侵的气焰。他那种中流击楫的一往无前的献身精神,千百年来始终激励着人们为反对民族压迫而英勇斗争。

相关参考

晋朝历史 中流击楫,祖逖遗恨

  晋元帝司马睿在江南登基后,许多仁人志士一直希望能够征讨北方,夺回故土,祖逖就是其中的一个。年轻时,祖逖闻鸡起舞以励志,到了江南后,他更想实现北伐的愿望。可惜,司马睿是个昏庸的君主,贪享安逸,根本就

晋朝历史 中流击楫,祖逖遗恨

  晋元帝司马睿在江南登基后,许多仁人志士一直希望能够征讨北方,夺回故土,祖逖就是其中的一个。年轻时,祖逖闻鸡起舞以励志,到了江南后,他更想实现北伐的愿望。可惜,司马睿是个昏庸的君主,贪享安逸,根本就

中国军事人物 祖逖

   中流击楫的祖逖   宋代诗人范成大写道:“古来百战功名地,正是鸡鸣起舞时。”诗中引用丁东晋名将祖逖闻鸡起舞的典故。祖逖(公元266年?

历史人物 打天下“祖逖”,丢天下“祖约”,兄弟俩为什么差距就这么大呢

因为“闻鸡起舞”与“中流击楫”两个成语,祖逖永远被大写在魏晋南北朝乃至中国历史的民族英雄榜上。东晋的北伐大业因祖逖忧愤而死最终功败垂成,而祖逖的一世英名,却让一奶同胞的亲弟弟祖约败坏殆尽。>>在祖约看

晋朝历史 闻鸡起舞避乱江淮,略定河南忧愤而死

>祖逖(266~321),东晋名将。字士稚。范阳遒县(今河北涞水北)人。他力主北伐,击楫中流,为实现统一作了积极的努力,他的爱国精神至今为人传颂。>>  一、闻鸡起舞避乱江淮>>  祖逖家是北方大姓,

历史典故 成语典故_中流击楫是什么意思

  中流击楫是什么意思?这个成语出自《晋书·祖逖(tì)传》,比喻立志奋发图强。  公元308年,匈奴人刘渊称帝,建立汉国。公元316年,刘渊的儿子刘聪攻下长安。西晋王朝维持了五十二年,终于灭亡。晋朝

桓温堪称文韬武略,为何数次北伐尽都失败

东晋十六国时期这段历史虽然是中国古代史上最黑暗的一面,但是这段历史比之三国时期也是同样很精彩。因为这时期也是名将辈出:有那「”闻鸡起舞”、「”中流击楫”的祖逖,也有那「”东山再起”谢安,还有那「”金戈

历史人物 闻鸡起舞的意思是什么?成语闻鸡起舞的典故

  出处>  1,《晋书·祖逖传》:「中夜闻荒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  2,《资治通鉴》:「中夜闻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  事例>  击楫誓清,毕竟英雄

历史军事 祖逖北伐的历史背景介绍 祖逖北伐启示是什么

祖逖是从小就有大志向的人,他很勤勉。祖逖生活在政局动荡时期,有报效祖国,光复中原之志。祖逖游说君主,最后他在君主的任命之下,开始北伐。那么祖逖北伐的背景是什么呢?祖逖祖逖是勤勉的,他夜半听见鸡鸣,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