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 刘裕建宋

Posted 皇帝

篇首语:任何事情的发生必有其目的,并且有助于我。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中国历史 刘裕建宋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中国历史 刘裕建宋

刘裕生活在弱肉强食、成者为王败者贼的时代,早在击灭桓玄时,即有觇窥晋室之志。但他看到一个个反叛自立者都先后灭亡了,而灭亡的原因就是遭到天下共诛之。于是,他要充分利用晋室来树立自己的声望,培植自己的正统地位,顺理成章地逐步夺取司马氏的权利,同时也为自己将来的政权创立一个好的局面。

对外,410年灭南燕,收复青州。417年灭后秦,收复长安,并沿途收复滑台、许昌、洛阳等重镇。对内,首先是消灭割据势力,411年灭卢循,收复广州。412年克江陵,杀刘毅。413年灭焦纵,收复成都。415年克襄阳,逐司马休之。东晋境内全部统一。其次是改革政治。东晋初,为安置流亡士族,设立侨郡侨县,凭空增多官职。413年刘裕实行土断法,令北方流亡来的士民,以所居地为土著,与南方土著同等待遇。省去许多郡县,也便于南北方人民融合和政治统一。东晋王朝重要地区用大族作镇将,因而形成割据局面。刘裕改用其子作镇将,特别是荆州、江州,兵甲占全国一半,更非选其子不可,从此朝廷不再受重镇威胁。东晋初,皇帝依靠大族拥戴维持。刘裕排除异己,削弱士族的政治势力,独掌大权,主要辅佐多选用寒门,自己专制的中央集权已经形成。这时,他再也不需要晋皇帝这块招牌了。

于是,刘裕及其臣僚纷纷制造祥瑞和谶言,使东晋大地笼罩上苍天要让刘裕代晋作皇帝的浓烈气氛。有一条谶言说: “昌明之后有二帝。” 昌明是安帝的父亲孝武帝的字号。为着应谶,418年12月,刘裕暗暗派人缢死安帝,立了恭帝,以应二帝之数。420年,刘裕使人暗示恭帝禅让,拟好禅让诏书请恭帝抄录,终于登上皇帝宝座,国号宋,史称刘宋。东晋亡。

相关参考

刘裕代晋朝建宋

  刘裕,字德舆,小名寄奴,原籍彭城(今江苏徐州),据说是刘邦弟楚元王刘交的后代。晋末,伍卒出身的刘裕开始崛起。  刘裕于北府军起步,平定桓玄之乱后而官至侍中、车骑将军,逐渐掌握东晋王朝的军权。公元4

宋武帝刘裕连弑两帝灭晋建宋吗 刘裕篡位

刘裕篡位,众所周知宋武帝刘裕是南朝宋的开国皇帝,那么在当初他是如何登上地位的呢?网上传言他是连弑两帝才建立了宋,这是真的吗?下面就让小编来详细介绍下宋武帝刘裕篡位的经过,对此有兴趣的可以进来了解下。刘

宋武帝刘裕连弑两帝灭晋建宋吗 刘裕篡位

刘裕篡位,众所周知宋武帝刘裕是南朝宋的开国皇帝,那么在当初他是如何登上地位的呢?网上传言他是连弑两帝才建立了宋,这是真的吗?下面就让小编来详细介绍下宋武帝刘裕篡位的经过,对此有兴趣的可以进来了解下。刘

北魏历代皇帝名字

南北朝(公元420---589年,共170年)公元420年,东晋大将刘裕废东晋皇帝而称帝建宋,此后的170年间,南方依次经历了宋,齐,粱,陈4个王朝,史称南朝。北方的北魏于公元439年统一了北部中国,

南强北弱的局面从此被逆转 宋文帝刘义隆北伐失败

...时南北双方战争频繁,规模较大,影响深远。东晋之末,刘裕凭借北府集团的军事力量,先后主动北伐山东与关中,消灭鲜卑之南燕和羌人之后秦,连凶悍之北魏也不得不一度避其锋芒。刘裕北伐的目的显然是为了提升其个人的...

历史人物 南朝宋诗人颜延之简介,颜延之的诗对后世有什么影响吗

人物生平东晋末,官江州刺史刘柳后军功曹,转主簿,历豫章公刘裕世子参军。刘裕代晋建宋,官太子舍人。宋少帝时,以正员郎兼中书郎,出为始安太守。宋文帝时,征为中书侍郎,转太子中庶子,领步兵校尉。后为秘书监,

历史人物 颜延之简介_颜延之南朝宋文学家_颜延之,字延年_秋胡行是谁写的

本名:颜延之别称:颜延年所处时代:南朝宋民族族群:汉族出生地:瑯邪临沂(今山东临沂)颜延之–南朝宋文学家  东晋末,官江州刺史刘柳后军功曹,转主簿,历豫章公刘裕世子参军。刘裕代晋建宋,官太子舍人。宋少

历史人物 刘裕简介北伐 刘裕篡晋 刘裕儿子结局 刘裕怎么死的 刘裕是不是汉朝后裔

  中文名:刘裕  别名:刘德舆,刘下邳,寄奴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京口(今江苏镇江)  出生日期:363年4月  逝世日期:422年6月  职业:皇帝、政治家、军事家  主要成就:

宋武帝刘裕的故事,有关刘裕的典故

  甘露降生  传说刘裕出生时,有神光照亮室内,当晚还降甘露。  国号曰宋  刘裕家族世居彭城,是春秋时期宋国的旧地,所以刘裕建国号为“宋”。  天子之气  刘裕曾到京口竹林寺,并独自躺卧在寺内讲堂内

宋武帝刘裕为何要北伐?刘裕有着怎样的雄心

北伐——刘裕的雄心义熙五年四月,刘裕在建康誓师北伐。进攻南燕,连战连捷。义熙六年二月,晋军攻入广固内城。南燕慕容超率数十骑突围而走,被晋军追获,送至建康斩首,南燕灭亡。刘裕以广固久守不降为由,入城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