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 中共三大
Posted 历史
篇首语:你今天的日积月累,早晚会成为别人的望尘莫及。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中国历史 中共三大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中国历史 中共三大
1923年6月12日至20日,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蔡和森、张国焘、瞿秋白、张太雷、邓中夏、向警予等30多名代表到会,代表着420名党员。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参加了大会。会议主题是讨论国共合作问题。会议接受了共产国际 《关于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关系的决议》。决定保持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组织上独立性的前提下,全体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指明加入国民党的目的是扩大国民党的组织,推动国民党的革新,“改组国民党为左翼的政党”。为此,与会的多数代表着重批评了张国焘怀疑国共合作,不赞成共产党员和产业工人加入国民党的错误意见; 也不同意马林、陈独秀提出的 “一切工作归国民党” 的右倾观点。大会通过了 《关于国民运动及国民党问题的决议案》以及劳动运动、农民运动、青年运动、妇女运动等决议案,发表了宣言,改选了中央执行委员会,由陈独秀、毛泽东、蔡和森、谭平山、罗章龙5人组成中央局,陈独秀为委员长,毛泽东任秘书。中共三大明确了共产党员加入国民党的目的,正确制定了革命统一战线的方针和政策。它对国共合作统一战线的形成,国民党的改组,国民党的发展和中国共产党自身的壮大,都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然而,这次大会对于无产阶级革命领导权、农民的土地问题,以及革命军队的问题,都没有提出或作出明确的决定。这些不足之处,反映党还处在缺乏经验的幼年时期。
相关参考
从1948年9月12日起,中国人民解放军在连续4个多月中先后发动三次战略决战: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这三大战役,使国民党军队的精锐部队基本消灭,大大加快了解放战争全国胜利的到来。在毛泽东和中共
文/张平均从中国地图上看,北京并不处于全国的中心,也谈不上是地理位置最优越的城市。那么,新中国为什么要定都北京呢?其实,这是中共第一代领导集体在综合考虑其历史、政治和国际背景的情况下,并广泛征求民主人
平津战役是解放战争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三大战役中的最后一个战役。为统一平、津地区的作战行动,中共中央军委决定由东北野战军司令员林彪、政治委员罗荣桓负责统一指挥东北、华北的参战部队。1949年1月10日,中
解读:著名的三大战役中的平津战役是谁指挥的? 平津战役是解放战争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三大战役中的最后一个战役。为统一平、津地区的作战行动,中共中央军委决定由东北野战军司令员林彪、政治委员罗荣桓负责统一指
解读:著名的三大战役中的平津战役是谁指挥的? 平津战役是解放战争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三大战役中的最后一个战役。为统一平、津地区的作战行动,中共中央军委决定由东北野战军司令员林彪、政治委员罗荣桓负责统一指
廖仲恺是著名的国民党人,中国共产党的好朋友。他早年追随孙中山进行反清革命和讨袁、护法斗争。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初期,他鼎力协助孙中山制定和推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为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建立和发
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中华人民共和国名誉主席宋庆龄,青年时代就追随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坚定地执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蒋介石“四一二”政变后,她竭诚拥护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主张,断然拒绝参加国
王荷波是中国工人运动的先驱和杰出代表,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的优秀领导人之一。党的三大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并任中央局委员;党的四大当选为中央候补委员;党的五大当选为中央监察委员;“八七”会议上当选为临时中央
中国革命历史921年中共一大:奋斗目标(用无产阶级军队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实现共产主义)和中心任务(组织工人阶级,领导工人运动);1922年二大的中心任务(制定民主革命纲领);1923年三大的方针(以“
党史上的今天:11月24日,党的历史上发生了10件影响深远的大事。11月24日党史回眸1、1923年11月24日至25日,中国共产党三届一中全会在上海召开。全会按照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给中共三大的指示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