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 借师助剿
Posted 太平军
篇首语:水往下流,人争上游。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中国历史 借师助剿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中国历史 借师助剿
“借师助剿”,就是借外国侵略者的武装力量,围剿太平天国革命运动。1862年初,清朝政府决定向英、法、美等国 “借师助剿”,中外反动势力勾结起来,共同镇压太平天国运动。
早在1860年,李秀成率太平军向上海进军时,英、法驻华公使便发出布告,宣布将以武力 “保卫” 上海。苏松太道吴煦和候补道杨坊,勾结美国人华尔招募流亡,在上海成立 “洋枪队”,华尔 (1831—1862) 自任统领。在青浦之战中,洋枪队伤亡达三分之一,华尔身中五枪,仅免于死。
1862年1月,慕王谭绍光等分兵五路再攻上海。英国参赞巴夏礼在上海纠集反动势力,组成 “中外会防公所”,又把参加第二次鸦片战争尚留在天津的英法联军调到上海,组成1700多人的英法干涉军,由英国驻华海军司令何伯和法国海军上将卜罗德指挥,在上海西南的泗泾镇,毁太平军粮船300余艘。
洋枪队于1862年3月被清政府命名为 “常胜军”,9月,进攻浙江慈溪,华尔被太平军击毙。英国军官戈登 (1833—1885)接任 “常胜军” 统领,于1863年伙同李鸿章攻陷常熟、太仓、昆山等地。
1862年5月,英舰4艘、法舰2艘,陆战队数百人,伙同清军进攻宁波,得手后,侵略者在这里组织了两支中外混合军:一支由法国军官勒伯勒东 (1833—1863) 率领,称 “常捷军”(又称“花头勇”); 一支由英国军官丢东德克率领,称为 “常安军” (又称 “绿头勇”)。这两支部队成为浙江战场上主要的外国武装,与左宗棠的湘军一道,攻陷绍兴、杭州等地,他们的双手,沾满了太平军战士的鲜血。
相关参考
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学习欧美最早的实践者之一,但他并不是一个崇洋媚外的人,他非常注重维护中国的权益。在借师助剿这一问题上,他坚决反对列强深入长江镇压太平天国。在阿思本舰队一事上,他坚决主张解散这一中国完全
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使部分清朝官员认识到了中国与西方相比已大大落后了,深深感到向西方学习的迫切性;而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中,清政府"借师助剿",又使一批握有实权的官僚对西方的坚船利炮有了切身体会。于
鸦片战争中,太平天国的崛起对清廷造成的威胁是巨大的,这一点,当时的咸丰皇帝看得很清楚,但他就是不愿意与列强合作”借师助剿「”,镇压正如日中天的太平天国,但是太平天国对江南的威胁,江南地方官却是深感不安
1861年八月,曾国荃攻下安徽重镇安庆、天京门户洞开。曾国荃部队还没来得及修整,就接到曾国藩命其进攻天京的任务。曾国荃攻下安庆后,放纵部下在城内抢劫三天,全营上下都发了一波横财。在收到进攻天京的任务后
甲午开战前袁世凯曾误判日本出兵规模:仅百余人 上谕军机大臣等:李鸿章电奏已悉。此次朝鲜乱匪聚党甚重,中朝派兵助剿,地势、敌情均非素习。必须谋出万全,务操必胜之势。不可意存轻视,稍涉疏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