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 民权同盟

Posted 民权

篇首语:不怕学问浅,就怕志气短。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中国历史 民权同盟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中国历史 民权同盟

中国民权保障同盟,1932年12月成立于上海,是一个反对国民党政府独裁法西斯统治、争取人民民主权利的进步政治团体。蒋介石南京政府建立后,实行白色恐怖统治,人民的民主自由权利剥夺殆尽,生命安全失去保障。据统计: 1932年以前,被国民党杀害的共产党员和革命者在一百万以上。为保卫人们正当权益,营救被捕的革命者,宋庆龄决定“联合全国进步力量建立营救组织”,“专以保护及营救所有政治犯”。这一“营救组织”就是1932年12月19日在上海宣告成立的中国民权保障同盟。它以宋庆龄为主席、蔡元培为副主席,杨杏佛为总干事。1933年1月,在上海,北平又成立了分会。中国民权保障同盟在 《宣言》 中,阐明了它成立的目的及其任务: 为释放国内政治犯和废除一切酷刑及蹂躏民权之拘禁杀戮而努力。首先致力于释放大多数无名与不为社会注意之狱囚; 给予国内政治犯以法律及其他之援助,调查监狱情况,公布压迫民权之事实,唤起社会注意与同情; 为集会、结社和言论出版等自由民权而奋斗。1932年12月北平特务机关以共产党嫌疑逮捕了北师大教授马哲民、北大教授侯外庐、许德珩等数十人。宋庆龄、蔡元培等致电蒋介石,抗议这一非法逮捕。经营救,许德珩等不久释放。1933年3月,共产党人陈赓、罗登贤,廖承志等在上海被捕。同盟又积极营救,陈赓、廖承志被释放,罗登贤却被杀害。此外,同盟还营救过丁玲、潘梓年等许多进步人士。由于积极营救政治犯,揭露国民党统治的黑暗,同盟被宣布为 “非法团体”。宋、蔡受 “警告”,杨杏佛遭暗杀,同盟的活动被迫停止。

相关参考

中国历史 三民主义的由来

同盟会的机关报——《民报》于1905年11月在东京创刊,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把同盟会的革命宗旨“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16个字概括成“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同盟

历史人物 蒋介石如何刺杀宋庆龄的左膀右臂杨杏佛

  导读:作为中国民权保障同盟的主席>是真正想要除掉的人>那么>既然如此>杨杏佛却又为何成了的刺杀目标呢?心里十分清楚>杨杏佛其实就是的左膀右臂>只要砍掉了这个左膀右臂>的民权保障同盟也就无法有所作为

历史百科 美国内战以来的重要民权立法——美国通过《民权法》

美国内战以来的重要民权立法——美国通过《民权法》1964年6月19日,美国参议院投票通过了《1964年民权法》。这是自美国内战以来最重要的民权立法。民权法,泛指美国联邦和各州立法机关制定的关于保护公民

历史人物 自由民权运动的历史功绩 如何评价自由民权运动

 日本自由民权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政治改革,这场运动在日本历史上意义非凡,其历史功绩是不容忽视的。虽然自由民权运动最终失败了,但我们在评价这场运动的时候依然不能放弃对其历史功绩的肯定。自由民权

历史人物 自由民权运动简介 自由民权运动的历史

 自由民权运动是发生于19世纪70年代的日本的一场政治运动,这场运动被认为是明治维新的继续和发展,对日本政治和社会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本文就为读者简单介绍一下这场运动的历史情况日本自由民权运动

历史人物 自由民权运动产生的背景 自由民权运动的性质和目的

 日本自由民权运动的产生有着极为深刻的历史背景,这还得追溯到日本明治维新。自由民权运动和明治维新一直是史学界研究的重点课题,这两场运动在性质和目的等方面一直存在很大的争议。自由民权运动产生的

历史人物 自由民权运动产生的背景 自由民权运动的性质和目的

 日本自由民权运动的产生有着极为深刻的历史背景,这还得追溯到日本明治维新。自由民权运动和明治维新一直是史学界研究的重点课题,这两场运动在性质和目的等方面一直存在很大的争议。自由民权运动产生的

历史人物 曾共同营救陈赓等人

友谊不贵乎早贵乎长。鲁迅与宋庆龄之间纯洁而绵长的战友之情,堪为“人世楷模”。这两位中国20世纪的伟人结识的确比较晚,已在四五十岁光景。那是1932年底,宋庆龄和蔡元培等人发起成立“中国民权保障同盟”,

历史人物 自由民权运动的斗争方式 自由民权运动的三大纲领

 爆发于19世纪70年代,也就是日本明治时代的自由民权运动其实是一场政治及社会运动,这场运动的斗争方式相对比较温和,减轻地税、修改不平等条约和开设国会、制定宪法是这场运动的三大纲领。>从自由

日本 日本自由民权运动

日本自由民权运动十九世纪七、八十年代,日本爆发了一场以要求开设国会、制定宪法、减轻地税、改订不平等条约和确立地方自治为主要内容的全国规模的群众性政治运动,史称“自由民权运动”。自由民权运动是继明治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