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 “亚罗”号划艇事件

Posted

篇首语:“善与恶皆为上帝的成见。”蛇如是说。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中国历史 “亚罗”号划艇事件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中国历史 “亚罗”号划艇事件

1854年(清咸丰四年)和1856年,英、法、美三国两度与清政府交涉,要求大幅度修改第一次鸦片战争后所签订的不平等条约,进一步扩大在华特权。清政府坚决拒绝了三国的无理要求,英、法便准备再次武装侵略中国,并处心积虑地为发动战争寻找借口。

1856年10月8日上午8时许,清广东水师千总梁国定率官兵登上了停泊于海珠炮台附近码头上的“亚罗”号划艇,逮捕了被指认的海盗李明太和梁建富,同时拘留了“亚罗”号上另外10名中国水手。英国领事巴夏礼得知以后,马上怒气冲冲跑到码头,指责清水师官兵的行动是对英国的侮辱和对英国权利的侵犯,认为“亚罗”号是英国船,因此人犯应在领事馆审讯。清官员断然拒绝了这一要求。在巴夏礼蛮横地要强行拉走被捕的盗匪时,发生了撕扭。巴夏礼因未能得逞,便立即照会两广总督叶名琛,指责清水师违反了中英《虎门条约》第九款和扯下了船上的英国国旗,严重侮辱了英国。他要求清政府公开赔偿,并蛮横地提出必须由梁国定“把从‘亚罗’号上带走的人”“当着我们的面送回原船”。叶名琛复照表示拒绝。

《虎门条约》第九款与此案有关的内规定大致是这样的:若有华民因犯法避匿英船,凡由英官查出者,应交华官处治;若华官先查而英官尚未查出,“则华官当照会英官,以便访查严拿”。很明显,这一规定只适用于中国罪犯藏匿于英船这一情况。而“亚罗”号不是英国船,而是由中国人苏亚成造于1854年,后来辗转卖给波碌行买办方亚明,由方亚明在香港注册而取得自1855年9月27日起有效期1年的执照的。按照当时英国的法律,英国船必须完全为英人所有,而中国人所拥有的“亚罗”号登记为英国船所依据的香港1855年第4号法令,是与此相抵触的。因此,香港必须按照英国法律所规定的程序,将1855年第4号法令呈请英国王批准,然后将该法令与国王的批准同时于香港公布,法令方为有效。而香港只是在1856年2月才收到一位大臣的通知,说他批准这一法令。这就是说,在“亚罗”号注册时,它所依据的法令就是无效的。用当时英国德比勋爵的话说,香港1855年第4号法令“是未经授权的废纸,充满了缺漏,没有任何权力和作用”。据此可断,“亚罗”号所获得的香港执照是非法的。纵使“亚罗”号取得英国执照是合法的,但由于至1856年9月27日执照已经期满,故10月8日时它也不能再受英国保护了。至于巴夏礼指责清水师官兵扯下了“亚罗”号上的英国国旗,更是无中生有。中国方面至少有60名证人证明“亚罗”号当时并未悬挂英国国旗。一名英国议员也在英国下议院宣称:从“英国高级官员来的消息,当‘亚罗’事件发生时,船上并未悬挂英国旗;同时附有一项明白的声明说,所有在广州和香港的英人,都完全知道事实确是如此”。英国史学家柯士丁也说:按照当时的习惯,“船停在港口时,照例不悬国旗”。因此,“亚罗”号划艇事件完全是由英国无端挑起的,就连许多议员和英政府官员也认为英方理亏。柏塞尔爵士曾警告内阁说,从法律观点看,此案大有疑问。英一些通晓法律的议员也“为之大摇其头”。马尔墨斯白雷伯爵说:“我为我的国家感到羞耻。”议员科布顿问道:“你们的案子是这样恶劣的、这样可鄙的、这样肮脏的‘亚罗’事件,谁还会参加你们这一边?”甚至连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国的侵略干将额尔金也说:“这个恶浊的‘亚罗’问题是我们的一个耻辱。”当时英国非常清楚它无权阻止中国政府于中国的内河逮捕一条属于中国的划艇上的中国罪犯。

10月11日,包令致函巴夏礼说:“看来‘亚罗’号是无权悬挂英国国旗的,允许它做的执照于9月27日满期,此后它就无权接受保护。”但他们并不因此而稍有收敛,包令一面对巴夏礼说中国人不知道“亚罗”号已不在英国保护之下,要求千万不能把这一点告诉中国人,一面又竭力扩大事端。而当叶名琛令将其中9名水手送还时,巴夏礼却拒绝接受;同时英国军舰则一面扣押中国沙船,一面开到广州城下,蛮不讲理地以武力相威胁。21日,巴夏礼向叶名琛发出了措辞强硬的最后通牒,限24小时接受。至此叶名琛屈服,答应以后尊重英国国旗和条约义务,并在限期前1小时又将全部12名人犯送到英国领事馆,却不做任何防御准备。但巴夏礼仍拒绝接受。23日,英海军便开始向广州进犯,第二次鸦片战争由此爆发。在“亚罗”号划艇事件中最引人注目的一点就是,英国政府的做法异常卑鄙。衣冠楚楚的英国绅士们竟公然使出市井无赖的流氓行径。在这一事件中,英国官员口口声声说中国侮辱了英国,而事实恰恰相反,是英国粗暴地侮辱了中国和中国人民。

相关参考

中国历史 中英《天津条约》

1856年(清咸丰六年),为了进一步侵略中国,在两次与清政府的修约交涉失败以后,英国制造了“亚罗”号划艇事件,并以此为借口一度攻入广州,挑起了第二次鸦片战争。1857年,英国联合法国,派出远征军到中国

中国历史 英法联军洗劫广州

19世纪50年代,列强为进一步扩大在华侵略权益,在1854年(清咸丰四年)及1856年两次修约交涉失败后,便试图以武力解决问题。1856年10月,英国卑鄙地制造了“亚罗”号划艇事件,并以此为借口于10

英国制造“亚罗号事件”

在161年前的今天,1856年10月8日(农历九月初十),英国制造“亚罗号事件”。网络配图1856年10月8日(距今161年),英国侵略者制造“亚罗号事件”。1853年英美等国掀起了“修约”交涉未能得

历史军事 详解:亚罗号事件的经过

触发英国发泄其愤怒的是1856年的“亚罗号”(Arrow)事件。1856年10月初,一艘100吨的中国商船“亚罗号”,自厦门开往广州,停泊黄埔。“亚罗号”是一艘三桅帆船,装备欧式船壳和中式帆篷的混合船

中国历史 中国近代史·历史事件·亚罗号事件

中国近代史·历史事件·亚罗号事件英国为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寻找借口而制造的事件。1856年10月8日,广东水师在停泊于黄浦的中国走私船“亚罗号”上逮捕了两名海盗和十名有海盗嫌疑的水手。英国驻广州代理领事

亚罗号事件是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导火索吗?

亚罗号事件是指1856年10月份的围绕着亚罗号发生的一系列事件。广州水师从亚罗号上逮捕了两名中国海盗和10名船员,后来亚罗号的挂名船员为了让英国广州领事巴夏礼帮助自己要回被捕人员添油加醋描述了整个逮捕

亚罗号事件是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导火索吗?

亚罗号事件是指1856年10月份的围绕着亚罗号发生的一系列事件。广州水师从亚罗号上逮捕了两名中国海盗和10名船员,后来亚罗号的挂名船员为了让英国广州领事巴夏礼帮助自己要回被捕人员添油加醋描述了整个逮捕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导火索——“亚罗号事件”详解

1853年英美等国向中国提出“修约”交涉遭到拒绝。1856年10月8日,英国侵略者制造“亚罗号事件”。“亚罗号”事件是中国近代时期英国一系列粗暴践踏中国主权和损害中国管辖权事件中的一个。 事件背景  

中国历史 英军焚掠广州

1856年(清咸丰六年)10月8日,清广东水师官兵于广州城外登上中国走私船“亚罗”号,逮捕了被指认的海盗李明太等两名中国水手。正在处心积虑地制造侵略口实的英国,立即谎称“亚罗”号划艇是一艘英国船,要求

历史百科 亚罗号事件

?南京条约》签订后,英、法、美等国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于1854年夏提出了修改条约的要求。修约的内容主要有:中国开放内地和沿岸城市,准许外国舰队自由航行长江,鸦片贸易合法化,废除子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