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 刺刀下的交易——中英《停战贸易协定》
Posted 交易
篇首语:知识贵在质,不在量。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中国历史 刺刀下的交易——中英《停战贸易协定》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中国历史 刺刀下的交易——中英《停战贸易协定》
自1841年(清道光二十一年) 2月23日英国侵略者在广东重新挑起战争,到3月3日止,英军连续攻占了虎门、乌涌、定功台等炮台,攻破了广州的前两道大门,兵临广州城下。
先是,当道光帝得知英军攻破大角、沙角炮台的消息后,于1月27日对英宣战,随即调兵遣将,授奕山为靖逆将军,隆文、杨芳为参赞大臣,赴广东协同剿办; 2月26日,又以琦善擅自割让香港和擅准通商之罪,下令革职拿问并抄没其家产。此时,杨芳尚未抵达广州,于是广州知府余保纯亲至黄埔“加略普”号船上,与义律议和。但义律只同意停战3天,实际上,义律是想利用这3天时间来摸清内河虚实,弄清杂乱水道及江流情况,准备进一步军事侵略。
3月6日,英国侵略军在郭富的指挥下,侵占了二沙尾岛上的中流砥柱炮台;同时,义律还发出布告,以武力强迫通商,并威胁说:“若对于现时英军的驻防加以任何危害,则英军即将以武力对付,全城可能惨遭祸害。如果中国商人与英国及外国商人间的自由买卖受到阻止,则广州全城的一切商业,应立即予以断绝。”
当时,虽然清政府官员立即给各国商船颁发通商许可证,但是义律并未停止侵略行动,英军继续攻陷并毁坏了广州城附近的各要塞。3月13日,英船“摩底士底”号、“司塔林”号攻占大黄滘水道上的绥定台炮台。从13日至15日,义律亲自率领“复仇神”号、“萨马兰”号、“阿塔兰塔”号等舰船由澳门出发,骚扰红山河沿岸,连续攻毁磨刀炮台、飞舒阁炮台、上闸炮台、洪后新炮台等,沿途烧毁船舰,并破坏从澳门至紫泥之间的一切公共建筑物及105门大炮。16日,英船欲进省河,由于凤凰岗炮台官兵坚决阻击,击沉敌舢板船二只,击断兵船大桅一支,敌不得不退去。18日,英军大举进攻,上午11时半,“摩底士底”号、“阿吉林”号、“司塔林”号、“青春女神”号、“路易沙”号、“复仇神”号与“马达加斯加”号等舰船,分三队进攻凤凰岗炮台、沙面炮台、海珠炮台、东炮台和红炮台等,夺去大炮120尊,并占领了商馆。在此危急情况下,林则徐顾全大局,立即点验福省壮勇,分布各路,并赴各城上下察看,布置严防。当时参赞大臣固原提督杨芳已经到达广州,英国侵略者便于3月19日致书于他要求通商。
在英国侵略者的武力威逼之下,奉旨前来“剿办”侵略者的杨芳,对敌妥协退让,于3月20日派广州知府余保纯亲带回文赴送英船,答应了侵略者的要求。中英停战贸易协定遂得以成立。停战协定的主要内容是恢复通商。协定规定:广州照常开市,商船到黄埔装货;不得令英人具结;中国照常征收港口税及商税;凡鸦片及其它走私货物,如经查获,应予没收,禁止将人拘留或施以各种惩罚。
英国侵略者如此迫不及待地要求通商,不是没有原因的。这是因为:第一,贸易季节已经开始,英美鸦片贩子都急于将他们从新加坡和印度贱价收购得来的鸦片存货在广州高价倾销。停战协定上所谓鸦片“如经查获,应予没收”,完全是欺人之谈。大量事实证明,“鸦片船只总是紧跟着旗舰而去的”,当英国侵略军一到广州, “装烟船只就云集黄埔”。在侵略者的炮舰庇护下,哪里还谈得上什么查禁鸦片?第二,英国国内市场急需茶叶,而英国政府亦需征收茶税。当时,茶叶已是英格兰人的生活必需品,而茶税在英国政府的国库收入中占有相当的比重。鸦片贩子查顿于1840年2月6日给孖地信的信中说:大臣们很“渴望弄得茶叶,不惜任何手段地去搞,要是再没有来货,十四个月后,税收就要受损失了”。到1841年3月,正好将近14个月,为解燃眉之急,英国侵略者采用了打到广州城下,以武力强迫通商的办法。的确,英国侵略者通过停战贸易得到了实惠。他们使原在封锁中的2万吨船舶得到解放,并且使3000万磅茶叶有可能运到英国,由此,英国财政部可以收到200万镑关税。
参赞大臣杨芳和广东巡抚怡良却没有识破侵略者的掠夺本质,反而上奏朝廷,说英人“志在通商,已可概见”。这种虚假的和平局面,只维持了两个月,就被英国侵略者蓄谋挑起的广州之战所打破。
相关参考
世界条约 《上海停战协定》签订是什么原因?《淞沪停战协定》的影响?
中国和日本签订《上海停战协定》1932年初,上海发生了“一·二八”事变。这是日本军国主义为转移欧美列强对他们炮制伪满洲国的注意力,声东击西,耍弄伎俩而酿成的又一场侵略战争。“九·一八”事变不久,关东军
1953年7月27日参加朝鲜战争的有关各方签字生效的关于“朝鲜停战”的协定。协定的主要内容是:(1)自协定签订后12小时起,双方停止一切敌对行动;(2)以双方实际接触线为军事分界线,双方各后退两公里,
1953年7月27日《朝鲜停战协定》签订《朝鲜停战协定》系结束历时3年的朝鲜战争的双边停战协定,由以朝鲜人民军军队最高司令官和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为一方、以“联合国军”总司令为另一方于1953年7月2
?停战协定》,即《关于停止国内冲突的命令和声明》,是解放战争初期中共和国民党政府达成的关于停止国内冲突的协议。由于解放区军民坚决击退了国民党的军事进攻,取得了自卫战争的重大胜利;也由于全国人民反内战争
1953年7月27日《朝鲜停战协定》签订1953年7月27日,以朝鲜人民军最高司令官金日成和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为一方与“联合国军”总司令克拉克为另一方,正式签署了朝鲜军事停战协定。至此,持续三
一·二八事变爆发后,由于十九路军和上海人民的奋勇抵抗,日本侵略者遭到沉重打击,不得不与国民政府谈判,最后签订《淞沪停战协定》,停止了对上海的军事进攻,将一·二八事变作为
一·二八事变爆发后,由于十九路军和上海人民的奋勇抵抗,日本侵略者遭到沉重打击,不得不与国民政府谈判,最后签订《淞沪停战协定》,停止了对上海的军事进攻,将一·二八事变作为
1918年10月30日《摩德洛斯停战协定》签订《摩德洛斯停战协定》签订于1918年10月30日,是协约国强迫第一次世界大战战败国土耳其所签署的一项多边外交协定。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土耳其曾与德奥集团
1932.5.5上海第一条中国及日本当局既经下令停战,兹双方协定,自中华民国二十一年五月五日起,确定停战。双方军队尽其力之所及,在上海周围停止一切及各种敌对行为。关于停战情形,遇有疑问发生时,由与会友
车厢里的停战协定当第一次世界大战进入第三个年头时,无论是同盟国方面还是协约国方面,都已经处于非常困难的境地了。在凡尔登战役之后,德、奥两国深感力量不足。1916年底,德奥集团在各条战线上连连战败,只能